第3章国家家居地理
下午2点,五层大会议室。
椭圆的长桌两侧,一边红姐带着冯修他们几个新编辑坐一侧。另一侧则是首席编辑鄢颇,带着两个老编辑,还有三个美编,广告部的几个人,人数倒比这边多。
中间坐首位的,自然是集团副总编罗总
“情况大家上午都知道了吧。我们这两个资深编辑都离职了。原因,后果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讨论一下,下期杂志缺出来的几个选题怎么办。”
罗总今年40多岁,但依然妆容精致,风采依旧。
她说完话就直接仰身靠回椅背,眼神两边一扫,等着大家发言。”
冯修偷偷看红姐,这位正低头托腮,手里转着圆珠笔,好像那里有个万花筒。
他又看向斜对面的鄢颇,这家伙长得倒是挺帅,就是接触几个月下来,人很垃圾啊,就是个小白脸,放古代就是个标准的奸臣。据说他从服饰美容那边调过来,目标就是家居杂志的主编,跟红姐直接竞争。
这事儿可不能让他得逞了。
冯修这边看着鄢颇,还在琢磨。没想到他倒是第一个发言了。
“缺的这几个原创选题,我是这么想的。干脆就把三个人家,外加两个搭配,合成一期特别策划。就做法国主题。其中,拍三个再法国的人家,另外以法式风格为主,拍摄风格搭配。”
鄢颇说到这故意停顿一下,意思是给大家消化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大家知道,我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所以做这个选题,资源方面不是问题。”
其实他之所以提这个选题,是因为他有个同学毕业留在了巴黎当了设计师,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设计工作室工作。工作室本意想拓展下中国的业务,巴不得杂志这边,能介绍下他们在法国那边的案例呢。
至于两个资深编辑跳槽的事情,他自然更清楚。那边前些天也找过他,是《精品购物指南》,给他的职位是下面一个分刊的主编。这让他有些纠结,他之前申请从《瑞丽服饰美容》调到《瑞丽家居设计》,不就是图它目前主编位置空缺吗,当下编辑部,谁能比自己更有资格?
他看了眼对面的红姐,想着大概也就这位了吧,傻大姐一个。
红姐当然感受到首席小白脸的目光,但是依然岿然不动,继续编织万花筒。
鄢颇旁边两个老编辑眼睛可就亮了。这主意好啊,这是要去法国拍摄,能出国玩一圈啊。我们跟着鄢颇老大混,有肉吃啊。
冯修看着对面,心里感叹道这小白脸还真的有两把刷子,可惜碰到了我这个刚更新升级的。
“额,不能叫法式风格。我们可以更专业一点,叫洛可可风格!”鄢颇继续卖弄,“这样不光是可以拍摄家具的搭配,也可以把很多洛可可风格装饰品,比如灯具,首饰盒,装饰画也包括进去。”
罗总听着听着,也坐了起来,看来被这个选题吸引了。
问道:“去法国拍摄,要多少经费啊?”
还没等鄢颇回话,卢晋桐抢先道:“这么大的选题,得去好几个编辑,加上摄影师,那不得几万法郎啊。”
鄢颇瞥他一眼,说道:“欧盟都成立好几年了,今年正式开始发行欧元。费用方面,除了编辑,摄影师,因为要找同学帮忙,所以估计还得有些额外的费用。算下来,大概确实需要几万欧元。”
说完他就专心看向罗总,只等她点头。
罗总听了数字明显为难。几万欧元,换算下来几十万人民币啊就是。这个已经超出月度预算了,现在广告还没跟上来。杂志本来就是亏损的状态,这么做选题的话......
罗总的身体又靠了回去,没给答复。
冯修一看不能等了,说道:“鄢首席把家居内容跟国家概念结合,这个想法确实好。而且我觉得可以做成系列,今天我们做法国,下下期就可以是英国,然后意大利,希腊......
可以给这个系列起个名字,叫做‘国家家居地理’。”
“我们还可以把思路拓展一下。国内不少城市,它们那里的家居风格因为历史原因,地理因素,也是各具特色的。比如成都、苏州、厦门等等。这个系列,可以叫做‘家居城市地理’。”
听到国家家居地理,城市家居地理这两个概念,众人纷纷抬头。都在想这冯修刚来几个月不吭不响,今天这是咋了,憋了大招啊。
可这两个概念确实好啊,如果说鄢首席提的建议还是局限于杂志的一期内容,相当于起了个燕山山脉。冯修这个就是整了个昆仑山啊,把全年选题都快策划出来了,这是要绵延千里啊!
不过还是有个老编辑反应过来了,说道:“按照这个思路拍摄,那就不是一期费用几十万了,而是每期如此啊!”
冯修笑了笑:“所以我们做内容可以增加些新的思路。就比如要拍摄法国选题,为什么要自己出钱呢?
我们可以这样,搞个长期的活动:全球设计之旅。编辑部牵头,带着国内的一些年轻设计师,去国外参观学习。当然,要收费,国内现在这么多的设计公司,工作室。每期几十个报名的,一人3万,那就是100多万。肯定可以覆盖我们拍摄的费用了。
这个,就叫运营。”
众人听着有点晕菜,在当下,用运营的方式做内容,思路确实有点超前。
连转万花筒的红姐也不玩了,两只眼睛贼亮,盯着冯修看。
冯修继续说道:“其实,我们拍摄国家家居地理,也不一定所有的资源都是出国拍摄。就比如法国选题,我们可以拍摄法国驻中国的大使馆啊,这可是正宗的法式风格,额,洛可可风格。
我们还可以考虑拍摄大使或者大使夫人。额,大使夫人的拍摄可以用作《瑞丽服饰美容》的选题。我们可是在京城。别的不说,联系大使馆肯定最方便啊。”
冯修说完有点渴,停下来喝咖啡。
等了一会,见没人接话,只能继续说道:“拍摄各国的大使馆还有两个好处。第一个,现在国外的那些家居品牌,正在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他们确实需要做宣传,打广告,这个大家都明白。”
冯修专门看向广告部几位同事:“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个法国品牌,有一本家居杂志,这期有向中国读者介绍法国的专题,还参访拍摄了法国大使,最后,大使还会向中国读者推荐靠谱可信的法国品牌,你们说,品牌会不会感兴趣呢?”
“嘶~~”
广告部的几个同事个个直着身子,脖子都抻长了三厘米。
“第二个好处,”冯修又望向罗总:“我们做这个大使馆肯定也是系列的。这属于文化交流范畴,我们毕竟属于轻工业出版社。这类选题,应该也有更大的意义吧!”
罗总听到这里也终于坐直了身体。
冯修发言完毕,会议室里半晌无话。
一个小美编弱弱的说话了:“下期杂志1月25号出刊,我们最少需要一周的排版时间。再算上印刷,发行,那拍摄撰稿时间只有10多天了,你们来得及吗?”
冯修只能补充道:“上面说的这些,2月刊肯定来不及。现在启动,也是4月刊才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