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番外.朱科篇(25)南城嫁女风俗
第413章番外.朱科篇(25)南城嫁女风俗温公爵一家,宁家人都隔天到了海城,与朱科他们一起。
鲍尔一家与陈天一家都先来了南城,与尚家人一起。
海城这边的人吃过早餐,部分要送嫁的亲人就要去南城集中。
男方接亲,新郎、伴郎,以及一个引路(带嫁)的妇人一大早坐专机来南城。
南城娘家这边主要负责招待这些“亲家郎”吃早餐。
南城的风俗,出嫁女出嫁时,要把收的金银首饰戴上,戴的首饰越多,收到的祝福也越多。
吉时出发的时候,朱晴好从头到脚,都挂满了金银珠宝。
其实,大家送的首饰新娘子一个人根本戴不过来。
奶奶梁琳与宁家外婆商量决定,说可以分些让伴娘戴上或者拿着。
不然,朱晴好戴的太多太重,脚都迈不动。
于是,不但穿着凤冠霞帔的新娘子浑身上下都是闪着光的珠宝首饰,就连那些着粉红色裙子的伴娘,也个个珠光宝气的。
一行人从尚家老宅出来,围观的邻里双眼发光,大家都忙着拿手机拍照,想要把这难得一见的场面拍下来。
北城没有这些规矩,一群伴郎见到浑身闪闪发光的新娘与伴娘,也有些傻眼。
只有苏宇帆,眼里只有娇妻,那贵重的镯子、项链什么的,他一概看不到。
上了车,蒋寒好奇地问身边的伴娘吴凤,“你们,你们怎么会戴这么多首饰?”
对,坐在身边的伴娘正是阿俏的高中同学吴凤。
阿俏与朱科的婚礼,吴凤是伴娘之一。
在阿俏的撮合下,蒋寒在这场婚礼里原本不是伴郎人选,却也成了伴郎。
当然,蒋寒对这个安排也是乐见其成,
“北城四少”三个已经成双成对,就剩他一个落单。
他正想着要加把劲,把自己推销出去。
朱科在海城举行婚礼,娶的还是苏城的小姑娘。
海城苏城,都是南方,自古就有苏城美女多的说法,何况他做梦都想找个娇小玲珑的南方姑娘。有机会去南方与美女打成一团,他怎么肯错过?
他不知道的是,阿俏婶子的伴娘之一吴凤,还真是冲着他来的。
也许是先入为主,在阿俏特意指出哪个是蒋寒,说了一些蒋寒的事情,特别说他喜欢南方女孩之后,吴凤还真就看上蒋寒了。
不过,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毕竟太短。婚礼过后,便一个南一北,又少了在一起的机会。
而吴凤毕竟是女儿子,脸皮薄,不敢大张旗鼓地倒着追男人。
阿俏看出她的意思,觉得一次巧合不够,那就来两次。
正好晴晴的婚礼紧跟而来。
三哥苏宇帆结婚,蒋寒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伴郎。
于是,阿俏便又帮吴凤争取到了做伴娘的机会。
人家说事不过三,说女孩子做伴娘不能超过三次,不然不嫁不出去了。
吴凤这是豁出去了,下决心要与蒋寒来一个难忘的开始。
这不,机会来了。
蒋寒同学不耻下问,吴凤自然得耐心解释。
对于南城这边的风俗,在阿俏结婚的时候,她已经了解清楚了,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吴凤看着蒋寒,笑盈盈地道:“蒋大哥,新娘子身上的挂的,不是纯粹的首饰,而是亲人朋友对新娘的祝福。我们身子戴的,也是新娘子收的礼物。
只不过,新娘子身上挂不了那么多,就分开让我们这些伴娘也戴一些。我还好,你看那边,那个是晴晴的初中同学,她手里还捧着一盒呢,全是大家送的。”
“她们给新娘子送嫁都送这个吗?不可以送红包?”蒋寒抚额,八个伴娘还戴不下这些珠宝首饰,这也太夸张了吧?
“也不是都送这个,是亲近的人才送这些。普通的亲戚朋友包个红包就行,就像我们这些伴娘,知道晴晴自己就是设计师,自然不会送这些。
但长辈与亲人就不同了,除了别的礼物,只要买得起的,都会送些金银首饰。特别是金手镯,老人觉得那个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意。晴晴今天手上挂了八对手镯,全是长辈送的。
一般来说,金手镯是父母或奶奶送的。但奈何晴晴的长辈个个都疼爱她,像朱家奶奶、宁家外婆、晴晴爸爸、舅舅、还有公爵夫人,阿俏等等,好像都亲自给她戴上了手镯。据老人说,这是出嫁女的底气,是真正的嫁妆。”
蒋寒听了,心里已明白了大半。
他觉得南城的风俗还不错,起码对出嫁女有一定的保障,比其他地方的风俗要合理得多。
送首饰,这些东西就全是女方私有,好比古代妇女的嫁妆,即使是婆婆,也没有权利处理。
但好些地方的风俗,送的大多是电视冰箱车子之类的。这些东西是损耗品,用几年就坏了。
嫁妆没了,新娘老了,男人也渐渐忘记了当初娶亲的初衷。或许,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只记得自己曾经掏过的聘礼,觉得娶个老婆不容易,把家里的积蓄都折腾没了,对老婆生出了怨气。
从尚家老宅到机场,从南城机场到北城机场,蒋寒从吴凤那里把南城、苏城的风俗了解了个遍。
吴凤声音清脆,语气温柔,偶尔插入一些关于南方婚礼的趣事。毕竟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知识丰富,说起话来风趣幽默。
蒋寒听得很入神,不时也插几句,说一说北方与南方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