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月刊再现 - 似锦华歌 - 浅色线条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似锦华歌 >

第437章月刊再现

第437章月刊再现

关于马银武,她没在乎那么多,至于黎宥谦和许浪,她暗自记在心中。

从马银武那里一共得到三份契书,其中一份正属于死去女子,她到底是不是贱籍,这件事还得再找人查一查,因为契书上的身份有可能不实。

此外,想要联系上京兆府尹,她发现自己根本接触不到对方,经打听,京兆府尹是一个精明的老头子,长安城内一匹大官,居然过得是深居简出的日子。

真要找他也不是找不到,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反正,要等到明年秋天,张五黑才能去黄泉见他兄弟一家三口。

先忙兰陵书局的事情。

铺子就在平康坊,没她出面,董吴偶尔帮个小忙,孙小猴和贾碧云两人忙上忙下,书局已经正式开业。

几人分工明确。

孙小猴负责印刷工作,印刷出来的线装书,先交给贾碧云审核,无误后开始批量印刷,成品书由大勇运送到铺子,孙小猴培训出八个年纪大一些口齿伶俐的孩子,在铺子里介绍、卖书等,贾碧云则负责铺子里的事宜,收银交给了小黑,小黑动作慢些,却是耐心、细心,他要是外出联系用纸、用墨方面的事情,小黑碰上难处理的事情,就去请董吴来临时处理下。

一切俨然有序。

“印刷的地方在哪儿来着?”

她除了交手稿,其余啥都不知道。

尤其是印刷的“工厂”。

孙小猴搞得那叫一个神秘:“上次的事情,那简直就是耻辱!耻辱啊!”

他指的是被肆忠抓走的事情。

孙小猴认为他们的大本营,完完全全就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那么容易被发现,意味着随时可能会被“抄家”,对于这两个字,孙小猴可是紧张得很,所以这件事,贾碧云和小黑也不知道“工厂”的具体位置。

到底有多少个孩子在干活。

他们依旧是不知道。

只需要报出数量,孙小猴说能不能按时交货。

关于连载小说。

起先是准备跟先前一样,分为几册售卖,虽说以前是小小销售员的方式,但确实是存在线装书或钱被抢的可能性,同时,想要买书的人,他们找不到小小销售员,因此,有书局自然是好事。

可书局成立后,里面能卖的产品只有《西厢记》和连载中的《长生殿》,孙小猴觉得产品不够丰富——用户粘稠度不够。

《长生殿》已经印刷完,换其他形式有些浪费。

所以,他们找到她,希望能够像在淮安那样,办一本月刊:“每月出一次,除了诗词什么的,把新的杂书附在后面,等一个故事出来完整,咱们就单独印刷出来,作为收藏版,对了,咱们以前那些,是不是也可以重新印刷出来?”

月刊的形式,确实是比单一的连载小说要好,向用户邀稿,赋予一定的活力。

而且没有对于“月刊”的限制,毕竟,这是一种新兴的模式。

第一期月刊,将以前淮安出现过的诗词歌赋都印刷出来,后面连载一部分《长生殿》,外加一个白话形式的狗血爱情故事,末尾添上一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有偿,可匿名。

先印刷好的《长生殿》作了调整,等整个完结,再作为收藏版出来。

等王子京拿到这本《长安志》,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上面的诗词歌赋确实是叫一个好,书坊里也有各种手抄本,但总是不全,有些记载有误,还能看杂书,此外,最令他高兴就是“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在长安生活并不容易。

他立即拿着《长安志》去找刘谨。

刘谨却一把将月刊扔在了地上:“你看了吗,最后那几页?简直是可笑!”

一本《长安志》当真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许多文人跟刘谨一样,因为最后那几页,扔了书,也有人因着最后几页,偷偷躲在被子里,借着微弱的烛光,一边看一边傻笑一边落泪,其中多为女子。

为啥?

最后几页是狗血爱情故事嘛。

现在的女子又不考功名,识字的就爱看些闲书,像这种赤裸裸的讲爱情故事的闲书,根本没得几本,有的多为“禁书”。

《长安志》上的爱情故事可没有禁止内容,只是曲折一些罢了。

争议越大,月刊越是火热。

起先有书坊出了手抄本,后面却卖不出去。

书坊掌柜的抓住读者:“诶,来我这儿买啊,比那书局的要便宜,手抄的一样清晰,也有图,有图的啊!你想看什么,我找人画上去!”

该读者表示:“可以投稿耶,要支撑正版!我不买,谁给我发稿费啊!做人要讲良心,是不是?”

很大一部分人都对投稿感兴趣。

连李清曼都找到了李婉:“婉儿,你要不要试试投稿?倒不是图那几个钱,能让那么多人见到咱们作的诗词,天呐,我要是作古,得将有我诗词的《长安志》一同带进去。”

李婉“噗嗤”笑出声来:“你听听自个儿说了些什么?”

“嘿!有什么好笑话的,我偷偷同你说,我已经让小厮送了一封去。”

“真的吗?要是给人知晓……这多不合适?”

“可以匿名。我给自己取了个名儿,你猜猜叫甚?”

“叫什么?”

李清曼神秘一笑:“不告诉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