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灾情 - 似锦华歌 - 浅色线条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似锦华歌 >

第535章灾情

第535章灾情

前来辅佐“监察御史”的两人,闻言,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见了鄙夷之色,他们就知道,张家老三是个草包,肚子里没有半点东西,他们是从长安周围出发,一路向东治理蝗灾,而不是游山玩水,这能有什么好事?

要真是陪他游山玩水,两人哪怕是辞官回乡,也不会作陪。

皇帝昨晚吩咐了,张三公子只是幌子,有什么事情,他们同永泰县主商量,听从她的意见。

这位“神通广大”的天星阁传人,韩治和成干两人,早有所耳闻,在陛下寿辰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国争光,随后又治好太后多年的眼疾,对了,还有东北盐场一事,这件事由黄文典负责,黎家出事后,铁盐使正式更换了人,黄文典才将制盐一事的始末同韩治说起。

韩治是黄文典的外侄。

他虽无法想象,但他相信黄文典的话。

永泰县主懂得如何制盐,并且将制盐的法子无偿传授给了他们。

两人看向张泽易身旁的永泰县主。

柳微一擡手,对着他脑袋瓜子就是一巴掌:“严肃点!事关百姓生计,蝗虫飞过之地,不会给百姓留下一丁点口粮,没有粮食,他们就活不过今年冬!”

张泽易捂着脑袋:“那该怎么办?”

“捉蝗虫啊!”

“不是……”他退后两步,指着田地里的人:“他们不是在抓吗?蝗虫能飞,谁赶得上啊?”

杨二庄和大禾村是两个地方,面对蝗虫的方法,极其具有代表性。

杨二庄比大禾村的地势稍低,蝗虫较多些,农民为了保护自家粮地,纷纷举起扫把等物挥舞,在地里来回奔跑,可人不是充上电的机器,粮食给蝗虫吃了,他们根本就舍不得吃家中口粮,为了驱赶蝗虫,他们还得奋力奔跑,越跑越饿,蝗虫却仿佛越来越多,索性,许多人就坐在地里哭,眼泪哭干了,粮食也没了。

稍微条件好些的,就去买鞭炮,差点的就去找竹子,放地里烧,烧得噼里啪啦,试图闹出巨大的噪声来吓跑蝗虫。

再者,去借锣或者鼓,敲锣打鼓,努力吓跑蝗虫。

杨二庄的农民主要就靠着这法子对抗蝗虫。

再看大禾村那边。

大禾村临近九道岗,河流一条分支,弯弯曲曲绕到大禾村来,那边的蝗虫较少。

村民们得知附近闹蝗灾,纷纷帮忙去修建寺庙,听说菩萨管这事儿,村民诚心跪拜,祈求菩萨帮帮忙,驱散大禾村的蝗虫。

得知大禾村这边的蝗虫少一些,杨二庄的人也准备修寺庙,毕竟,大禾村离东城更近些。

“一定是大禾村的菩萨显灵,不然,大禾村怎么都得比杨二庄的情况严重!”

张泽易说这话,韩治和成干两人暗自点头。

“菩萨?”柳微看眼天,在心中“呵呵”。

“怎么,你不认同?”

“大兄弟,记住四个字。”

张泽易盯着她,忽然一抱拳:“请赐教!”

“人定胜天。”

“好!”张泽易撸起袖子,一副即将大干一场的架势:“我就不信捉不完这些飞蝗了,它们还能活得比我久?”

见着张泽易的样子,她忍俊不禁。

言归正传。

“大禾村情况稍好,杨二庄却是迫在眉睫,再拖上几日,蝗虫怕是能越过城墙飞进皇宫里去。”她看向韩治和成成干两人:“二位,如今我们都在一支队伍里,说得通俗点,现在我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有劲就要往一处使,陛下信任我们,我们就不能辜负他的信任。”

两人抱拳:“县主尽管吩咐。”

“杨二庄和大禾村的蝗虫治理,须得同时进行。”

他们二人,一人去杨二庄,一人去大禾村。

“杨二庄这边得抓紧组织农人捕捉蝗虫,大禾村那边别再修寺庙,安排人挖池塘。”

“挖……池塘?”

“近河流的地方,挖个大坑出来,后面再引流进去。”

“县主,为什么要挖水坑?”

“蝗虫会在枯燥、暴露的地面产卵,就是没有植被的地方,一来是为了消减蝗虫的产卵地,二来为了弥补一些他们的生计,后面引流投鱼苗,往池塘里养鱼,增加农人的收入,或者至少还有鱼可以吃。”

成干去了大禾村。

韩治留在杨二庄,却有些心存疑虑,县主治理蝗虫的法子,也是捉蝗虫吗?

只是靠捉蝗虫,效果并不理想。

张泽易先举起手来:“那我做什么?”

“我交给你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她先留在杨二庄,把搞突袭的蝗虫先解决掉,既然蝗虫搞突袭,她也要对它们来一波袭击。

傍晚时分。

吩咐下去的大坑已经挖好。

刚吃过晚饭,她就招呼着韩治往地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