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临江国碰壁 - 何处望神州 - 盖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何处望神州 >

第一百五十九章:临江国碰壁

后宫选秀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刘简他们又有了新的烦恼。自从做了皇帝,刘简就没睡过安稳觉,倒不是怕有人刺王杀驾。

而是一堆堆琐事逼得他喘不过气来,综合到一起,就是没钱。

军需粮草要钱,地方治安维护要钱,赈灾要钱,大小官员雇员要钱,修水利要钱,修补城墙要钱,祭祀节日要钱,刘简这皇帝当得活像一个抠门的土财主了。

朝堂上议了几回了,说是要开源节流,节流的倒是说了一堆,开源的全是空话,什么广施仁政,什么广开商道,什么陛下以身垂范等等。

陈宏义等人武略有余,但治国不足,而书院这帮人就更是张口圣言闭口古训,总之是税不能再加,但又要国用宽裕。

刘简实在忍无可忍便私下里召来向小宇:“这国库的岁入为何如此之少?”

“陛下知道几年前各大世家捐献制钱布帛金银给朝廷的事吗”

“朕当时在场,当然知道,明帝继位一无所有,为了维持朝廷运转,只好向各大世家伸手要钱。但朕不是明帝,现在也只有崔陈两大世家了!”

“陛下英明,断不会直接伸手找崔陈两家要钱,只是我们如今的版图不及从前一半,大的世家没有了,可他们过去的土地又被一些当地大姓大户占据。大姓大户如今又都是各地的地方官吏,按照本朝祖制,做了官便不纳粮了!要收税只有向小老百姓收税了,再就是商人!”

“你说的我有点懂了,你是说这天下的官吏占据了无数土地却不向朝廷纳税。朕看这祖制也该改一改了!”

“陛下此时若要改制,就得做好应对地方叛乱的准备!到嘴里的肉他们是不肯吐出来的!”向小宇有些担忧起来

刘简也沉吟了一会儿:“看来此事还得召集朝会商议才行!要么不做,要做便做绝!”

“陛下,臣以为,现在朝中的大部分重臣的利益也牵扯其中,要是骤然实行,必遭他们反对。陛下须得派人在几个郡国试行,逐步推广全国!”

“嗯,朕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朝中,陈老将军本就是出身世家,他虽不会反对朕,但也不会全力支持。书院中人早已经是荆襄一带最大的门阀集团了,眼下也只有李小飞一人手中有临江国的兵马在手又是国相,只有他所在的临江国可以先试试了!”

却说李小飞到临江国就任之后,就把红蕊和慕容青这两位主子也接了过来。

红蕊把小小的临江郡王刘甫安带在自己身边识字读书,慕容青则时不时教李小飞剑法,或是带着手下三十名侍女出城打猎。

李小飞表面上成了临江国的一国之主,训练兵马要靠他,维持江陵城内治安,征收赋税都是挂在他的名下。

按照大梁旧例,封国的国相是没有人事权的,也就是无法在封国任命官吏。

而江陵城里的太守司马等人又直接听命于朝廷,根本不会理会封国国相的号令。

李小飞接到朝廷送来的诏书后,打开一看,诏书内容非常宽泛,长篇大论许多其实只有两件事,一是收税,不分男女老幼以及家世背景都要交税,二是练兵,半年内要练出三千可以和鬼羊骑一战的新军。

李小飞只好暗自摇头,试行新政,如果不授予人事权的话,基本上无法实行。

而且要练兵的话,除非把已经返回吐谷浑的八百鬼羊骑借来,可能才有希望。

李小飞手下无人!

来临江国一个月,除了江陵郡守宴请了他三次,基本上没人来拜见这位国相。

这一个月里,朝廷给临江国配置的司马、都尉、少府、长史、参军、功曹、仓曹、计曹陆续到任。

这些人一半是书院中人,另一半则是刘简从民间选拔的新人。

五十六名临江国属官,就是李小飞能够勉强调动的官员,但同样这些人的手也伸不出王府和相府。

在李小飞看来,有了这一套班子,就足以去和江陵郡守谈一谈新政了。

李小飞特意让长史司马珂给众属官讲了讲朝廷准备推行的新政,以及接下来的计划。

众人都应允,表示要与国相一起在临江国推行朝廷的新政。

“敢问国相,我们是不是要先把新政的具体方略写出来送去郡守府,让他们去办?”少府曹无新问到

“方略是要的,但我们必须先去和他们谈谈,要拿到这临江国的户籍档案,要去丈量出临江国的田亩山林才行!不然新政如何推行?”

“这件事属下去郡守府走一趟,把这些数据抄写回来,不就能办了?”功曹史桑青阳觉得这件事很简单

“如果是这般容易,还要我们这五十七人来这临江国作甚?郡守府的档案只能做参考,你要是当真了,怕是我们将来只能喝西北风了!”李小飞对这种书院里出来的人很是头疼,但又不能责骂,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哪怕是书呆子也得先用了再说。

李小飞又看向仓曹:“刘正清,你说说,咱们临江国的府库还剩下多少物资?”

刘正清掏出一份清单不慌不忙地看向众人:“朝廷拨付的三万石粟米一万匹布帛,到今年岁末怕是各位的俸禄都发不齐!修缮王府与国相府以及各官住所,还倒欠了三千贯制钱!”

一听到俸禄都有可能发不出来,立即就炸锅了

“赶紧征税啊!国相大人!”

“我等愿随国相大人一起去和郡守谈推行新税制征税的事!”

“不能再拖了,我早就说过必须快速推行新政!”

李小飞扫视了众人一眼:“好,诸位能这样想,我很欣慰,事不宜迟,咱们一边走,一边想想如何去谈收税的事!”

在去之前,李小飞已经派人去通传了。

郡守王庆之本来想避而不见,理由都已经找好了,司马罗安劝他还是留下来见见李小飞,再怎么说李小飞也是皇帝的亲信。

王庆之只得带着僚属在府外迎候李小飞,面子做的极其到位,众人都吃惊起来,王庆之从来都是看不起李小飞这种出身贱民的人的,今天却把礼数作的极其周全。

国相府众属官见王庆之如此礼遇,便都松懈了下来,国相把这郡守想的太坏了。

主客之间一番寒暄,李小飞便开门见山了

“郡守大人,在下受朝廷委托,在这临江国试行新政,还望郡守大人鼎力支持,今日来便是与大人商议重新核查临江国境内田亩山林以及人口的数目!”

“朝廷新政,王某人自当鼎力支持,只是这些年连年战乱,这江陵郡人口大量流散土地荒芜,这核查起来也十分困难,许多田亩山林原来的主人还在外地避祸,可这些田亩又有人在耕种。李大人有所不知,王某这里天天都会有各县报来的因争夺田亩闹出命案的文书。实在是棘手的很啊”

李小飞眉毛动了一下,看来这王庆之根本不支持新政,看起来是说的合情合理,实际上却是自相矛盾,既然是人口大量流散土地荒芜,为何又会去争夺田亩。

可李小飞不能直接戳穿:“原来是这样,辛苦郡守大人了!既然如此,我们相国府愿意帮大人分忧,李某的想法便是带着人和郡守府的档案,逐县逐乡逐里逐亭的去调和。郡守大人意下如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