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九州风雷四方皆动 - 复唐 - 寻香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复唐 >

第355章九州风雷四方皆动

第355章九州风雷四方皆动.

上了船,刘冕背剪着手站在船头,迎着湖风眺望九州池的景致,心情颇为放松。反倒是他身后的武三思、明珪等人满脸的郁闷,恨不能将刘冕推到湖里淹死了干脆。一直到走进御史台监狱,武三思等人也未有多言,恨恨的瞪了刘冕几眼扬长而去。

刘冕所住的,可是关押‘高级政治犯’的单独囚室。四周皆是厚实无比的石料彻成,粗壮的铁柱监栏,非常结实。室内只有一张石板床,固定在地上的。床上铺了些破败的棉絮和稻草,光线比较昏暗。

刘冕摸了摸鼻子暗自想道,时隔七年再度光临这样的鬼地方了……还真有点怀念啊!

正在这时,过廊上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牢前走来一人。刘冕打量了一眼,是个身着绯袍的宫员,看着有点眼熟应该是在朝堂之上见过,只是一时想不起名字应该是御史台的官儿。

那官员走到牢门前,都没有抬头正眼打量刘冕,反倒是拱手弯腰拜倒下来:“卑职左肃政台监察御史万国俊,见过晋国公。”

“哦,万大人。”刘冕点了一点头,“有何伺教?”

“万不敢当。”万国俊偷着空儿瞟了一眼刘冕,马上又移开了视线,卑恭的说道,“得闻晋国公来了御史台,卑职特意前来伺候。不知晋国公有何需求,不妨向卑职提出。卑职一定竭尽所能满足晋国公。”

刘冕稍事一愣:还有这种好事?我可是来坐牢的,不是公费旅游的。

“那……”刘冕也就装模作样的环顾了一眼囚室内,说道,“先给我弄一副舒服点的软榻来,垫在那石床上。那些破絮烂草都清理一下。最好是派两个人来给我打扫一下,薰一点檀香。一股子霉味,闻得难受。”

刘冕以来,自己这样的要求已经很过份了。岂料万国俊毫不犹豫满口就答应了下来:“是,卑职马上去办。晋国公还有何要求?饮食消谴方面的,都可以提。”

“嗯……近日吃得太油,饮食安排得清淡一点。小菜清汤即可,酒也要清淡的。不要腻肥的食物。”刘冕心里直犯乐,却又一本正经道,“还有,给我弄点书来。最好是轻松娱乐一点的轶志杂谭,最近天天看那些兵法圣言,都要看得头疼了。”

“好,这个容易,卑职马上去办。”

刘冕轮了几下眼珠子:“最好是能叫个人来,会下棋的。有空陪我下两盘旗解解闷。”

万国俊马上道:“那晋国公看,卑职可不可以?只要晋国公不嫌卑职旗艺粗陋,卑职非常乐意奉陪。”

“行哪!”刘冕呵呵的笑了起来。这万国俊可是和来俊臣一样,出了名的杀人不眨眼的酷吏魔王。没想到今日在我面前如此乖巧恭顺,就跟兔子似的。

“晋国公还有何吩咐,卑职可一并去办理?”

“嗯……”刘冕很想试探一下底线,说道,“你安排两个色艺俱佳的艺伎或是宫廷伎师,来唱个小曲弹个琵琶来听听,让我解解闷吧!”

“这……”万国俊终于是犹豫了一下,吞吐的低声道,“只要不让她们在此过夜……其他的,都好说。”

刘冕真想大笑,可是忍住了,一脸严肃的道:“你当我是何等猥亵之徒?我只是想听听乐曲罢了!”

“是是是,是卑职糊涂了。只要晋国公想听,卑职就马上去安排!”

“唔,暂时就这些。你去吧!”

万国俊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退走了。负责看守的狱卒都离牢门十步开外,没人靠近来吆五喝六摆威风。刘冕坐到了囚床上,一阵发笑。

万国俊走出了监室,马上叫来了几个属下安排他们去办刘冕交待的事情了。其中一个下属疑惑的道:“万大人,咱们丽景门什么时候变成了消闲享福之地了?那刘冕可是来坐监的,不是来作福的!”

“放肆!闭嘴!”万国俊大怒,粗眉倒竖怒目而瞪喝道,“晋国公的名讳也是你叫的?人在御史台,就要多做事、少说话。否则脑袋搬了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众人吓得一阵惊颤,作鸟兽散去办事了。

万国俊长吁了一口气,暗自摇头。他想起了刚刚觐见皇帝时的情景。刘冕要被押来御史台监狱,皇帝特意秘密招见了他,给他交待了几句话:刘冕要什么,就给他什么。现在你就当他是到你家里做客了。除了放他离开和会见未经允许探监的人,其他的要求都要满足。

还有御史台的头儿来俊臣,离开神都外出公干的时候,也特意交待过他。说,假如哪一天刘冕被押到了御史台监狱,可千万不能得罪他,得像爷爷一样的伺候着。

万国俊连叹数声,自言自语道:“得,得,得。我就当一回孙子好了……”

.

与此同时,万象神宫的一楼鸾凤阁里,武则天正对着一群臣子发愁,非常头疼。

关于刘冕一案,为了谨慎起见,暂时还没有拿到朝堂之上进行公议。今日,她也是卯足了精气神大胆的将阁部宰相与一些重臣们召集起来,准备用一个推举的方式,挑选一批人来组成团队对刘冕进行公审。

这既是为了表现她的‘公正无私’以挽回之前失掉的颜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管是谁,也无法独力承担审理此案的重责,这几乎是无须证明了的事实。梁王武三思现在已经是当朝第一红人了,可他拿刘冕一点辄都没有。其他的人当中,还有谁能独立扛下这样的重担呢?

阁部的宰相们除了留守西京的狄仁杰,其他的都到齐了。武三思、李昭德、岑长倩、宗秦客、魏元忠等人,外加六七名北门大学士和数名重要的将军,一共二十余人汇集一堂。

虽然没有挑明了说,可这已经是一次实际意义上的御前会议。向来,御前会议只是皇帝明文召集宰相重臣们参加,专门讨论事关社稷江山的重大事宜。没想到今日却专程用来讨论一个刑事案子。

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是政见相对的,其间自然免不得有些争论。二十余人七嘴八舌,每人说一句都够人受的。召开这种会议时皇帝也不能拿出君威来不让人说话,只好任人畅所欲言,武则天感觉自己的头都要被吵炸了。

这真是糟糕。

“众卿、众卿!”武则天终于忍不住,拍了两下龙桌,“稍安勿躁,安静一会儿。朕的头都要裂了!”

吵得正欢的众人这才稍事安静下来。

武则天轻吁了一口气,说道:“朕刚才听了众卿的议论,发现难以讨论出一个结果来。在众卿推举的人当中,从阁部宰相到地方刺史都有提点。朕粗摸估计了一下人选至少有五十人。这可如何是好?既然如此难以挑选,就不如让朕来乾坤独断,拍板定案。”

皇帝都这么说话了,众人自然也无话可说。于是都静悄悄的竖起耳朵来听。

“刘冕一案,牵扯到皇亲国戚,又是杀人凶案,不得不慎重对待。”武则天说道,“因此,朕挑选两名宰相领头来办理。这两名宰相,就是武三思与李昭德。众卿可有意见?”

“臣等无异议。”这是意料之中的决定。刘冕的敌人、朋友各挑一个,以示公允。

“那便好。”武则天接着道,“既然是凶杀案,就需要大理寺的协助勘察。朕就提点大理寺卿参加进来;另外事关皇亲和朝臣,那宗正寺和肃政台(御史台)也有职责。因此就让宗正卿和左右肃政大夫一同参与审理此案。另外为了以示公允,可令鸾台(原门下省)谏议大夫从旁监督和史官秉笔旁录。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臣等无异议!”众人一起附合。这可是最公允、最符合章程的做法了。谁还能提出异议呢?

“那就议到这里吧。”武则天摆了摆手,“朕累了,众卿且退。”

众人退出了鸾凤阁走出万象神宫,马上三五成群聚到一起讨论起来。

“你说奇怪不奇怪,皇帝居然用这样一个极度公开公正的方法来审理刘冕一案了?”

“是啊……那她此前为何要将他软禁私审呢?莫非现在是迫于压力的无奈之举?”

“皇帝的用意很深啊,我等且能轻易揣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