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沉溺
第122章沉溺
樊锦和迟婉凝回头,见是贤妃娘娘和瑜王一起进来,走在前面的贤妃娘娘正含笑看着二人。二人急忙起身跪倒,给贤妃娘娘请安。
“不必多礼了,起来吧。”
贤妃温声细语地说道。
“谢娘娘。”
“贤妃娘娘,庶妹小产已月余,照理说不应该还如此虚弱,从未听闻庶妹有旧疾,侯府内周大夫日常就为府中女眷诊治,更了解庶妹身体有何差异,令其为庶妹诊视,或许恰能事半功倍呢。”
樊锦笑得春风化雨,话里却暗含机锋。
“世子妃果是机敏,竟然说得本宫都不好推辞,本宫不过是惭愧没有看顾好自家媳妇,还要劳动侯府大夫入宫诊视,虽是侧妃,如今却只有她伴着琪儿……那就多谢世子妃体恤池儿了,不必劳烦楚侯,本宫这就去奏请圣上。”
贤妃娘娘有些凄楚,拿帕子沾沾眼角。
“那就多谢贤妃娘娘了!我们姐妹这就回府,请周大夫早做准备,随时候旨。”
樊锦笑眯眯的眼,波光流动。
待那妯娌二人出了寝殿,瑜王看向侍候楚瑶池的宫女,那宫女摇摇头。
“就让侯府的大夫诊视一番也好,两下都放心,以后真若出了什么事,也说得清楚,莫平白找我们的晦气。”
贤妃宠溺地劝着瑜王,斜睨了一眼楚瑶池,
“琪儿,母妃也劝你一句,你们夫妻玩闹,不可太过,若是侯府大夫看到些什么,乱说出去,怕是那楚侯夫妻不肯善罢甘休。”
“母妃教训得是,我与池儿少年夫妻,难免不知轻重,倒叫母妃担心了,若是侯府大夫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儿臣自会与岳父岳母解释。”
瑜王恭谨地垂手而立。
“我儿素来谨慎谦和,从不行差踏错,若不是……又怎会落得如此!”
贤妃目光中隐隐愤恨,
“本宫也知我儿冤枉,不过却要暂时忍耐,从长计议,只要坐上了那个位子,再回头清算旧账,岂不水到渠成?”
贤妃娘娘温言相劝。
“是,儿臣不敢妄思妄念,只安守本分,唯父皇之命是从!”
瑜王垂头。
贤妃叹口气,圣上的心思谁都猜不到,也只能顺其自然了,迈步去皇帝的御书房。
翌日,周大夫奉旨和慕夫人樊锦一起入宫。
楚瑶池的精神似乎好一些,只是穿得十分厚重,有些胃寒。
周大夫隔着丝帕为楚瑶池诊脉。
看着周大夫微微皱眉,也来瑜王宫中探视的贤妃攥紧帕子。
“周大夫可知池儿为何久不痊愈?”
见周大夫收回手,贤妃娘娘急忙问道。
“王妃最近可受过伤?”
周大夫问道。
“并没有!”贤妃娘娘急急回答,感觉自己有些失态,讪笑着说道,
“我也只是问了琪儿,并未听说池儿受过什么伤,许是小产所致,与受伤失元气病症相像?”
周大夫摇头,
“妇人小产之症与外伤之症截然不同,既然王妃不知,或许是有其他原因吧。”
周大夫起身净了手,为楚瑶池开了方子,樊锦在贤妃娘娘之前接过去,并且一一念着药名。
“哎呦,母亲,看我,又犯了老毛病,见了药方就想记住有多少味药,都是些什么。”
说罢掩嘴一笑,把药方递给贤妃娘娘,
“娘娘也看看,可能记住?我可是记住了,回头对对妹妹的药渣,看看我可能辨出来?儿时我倒是常玩这个呢!”
樊锦堂兄樊卓是少年神医,十岁时就能辨识几百种草药,可惜天妒英才,十六岁早丧,樊锦却和他学会了一些粗浅辨药的本事。
贤妃接过方子的手一抖,抬头盯了樊锦一眼,把药方递给身后宫女,
“好好的去御药房领了药,煎了送过来,可不要让世子妃找出了错处,你们的脑袋可就不稳当了。”
贤妃说得咬牙切齿。
慕夫人看着楚瑶池久久不语。
婆媳二人这次在宫中耽搁了许久,果然看着楚瑶池喝下药,才带了周大夫离宫回府。
楚侯把周大夫请入书房。
转眼到了新年,皇后位空缺,虽然几位妃子都眼巴巴盯着,皇帝却丝毫没有立后的意思,新年朝拜,命妇们只去拜了太后。
楚侯府的女眷被皇帝允准,去探视了楚瑶池,几天不见,她看上去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红润,迟婉凝松了口气。
楚瑶姬却到了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