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及笄
第128章及笄
皇帝十分高兴,重重奖赏了前三名龙舟赛手,其余参赛的也给有奖励,待凌毓轩更衣后上了楼,皇帝让刘公公端了一杯酒递给他。“出了大力,喝杯酒解解乏累,朕有时批阅奏折倦了,也会小酌一杯。”
皇帝似乎颇有兴致,难得地聊起家常。
“多谢父皇赏赐!”
凌毓轩举杯过头谢过皇帝,才将那杯酒一饮而尽。
贤妃笑容更冷。
“皇上体恤五皇子,真是慈父心肠,看得臣妾都好生感叹,可惜了那几位皇子没有这福气,领受皇上这片爱子之心。”
贤妃叹息一声,然后似乎是突然惊觉说错话,急忙停下看皇上,
“臣妾无心失言,万望皇上不要责怪!”
皇帝的笑容微滞,随即摆摆手,
“无妨,朕深知即便是真命天子,也不能与天争这命中的子女之缘,又何必拘泥言语之失呢。”
“多谢皇上不怪之恩!”
贤妃款款下摆,嘴唇紧抿。
端午过后,凌毓轩重回朝堂,与凌毓琪一起共理朝政。
凌毓琪之前曾一度独揽辅政大权,自然对协理朝政驾轻就熟,一个多月足以让他再度恢复了昔日辅政时的从容自若。
慕子恒的理政风格更加凌厉强势,与老慕相截然不同,朝臣们开始还有微词质询,都被慕子恒当堂驳回,无人能敌得过他引经据典的舌战,渐渐只能屈从。
慕子恒将之前六部松散的各自为政,改变为由他一人统帅的中央集权,而他直接受命于皇帝。
朝堂上虽然百官还要奏报,但是基本上都是由慕子恒来解释应对,并且对皇帝说出解决的办法,同时为此事负责。
皇帝只要慕子恒拿出处理方案,和最后达到目的的处理结果就可以,省去了很多朝堂上为众臣判官司的时间,他需要做的只是按照慕子恒的处理结果,给出自己的决定,并下旨执行。
这样的集权方式,精简了许多流程,皇帝的工作量少了很多,慕子恒的事务却大大增加了,他夜以继日地流连于案牍,似乎不知疲惫。
因为这样的集权,调度权也在向慕子恒集中,甚至包括军权。
楚侯掌控的楚家军和陈国的各驻地军营,因政事集中调遣,而统归慕子恒调动,边关布防,各地换守,剿匪灭寇,哪里需要调动只有服从慕子恒的派遣,因此皇帝给了慕子恒调兵的军令。
这军令原来只有楚侯一人掌管,如今慕子恒同样有权利调动兵马了。
六月十七,是楚瑶姬的生辰,这日也是她及笄的日子。
早在半月前,慕夫人已经为楚瑶姬请了吕夫人做正宾,有司就由迟婉凝担当,而赞者本想请慕思芸,却没想到明溪公主让人传话给楚瑶姬,她要为她做赞者。
尽管明溪公主在宫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可是身为公主主动请求为她做赞者,也是不能拒绝的,何况楚瑶姬并没有想拒绝,她对明溪的遭遇十分同情,这个女孩子虽然曾刁蛮骄横,可是从不掩藏自己的喜恶,坦率耿直。
众观礼者齐聚祠堂。
及笄时辰将至,楚瑶姬于帷幕后盥洗更衣,在果儿和蝶儿的搀扶下,身穿彩衣走进大堂,跪坐在大堂中间的锦垫上,由正宾为其束起双鬟。
楚瑶姬拜谢后回到帷幕后,换上素白里衣,再次走出跪坐于锦垫,吕夫人为其加上深裾衣,散开长发,梳起发髻。
楚瑶姬再次拜谢,到帷幕后脱下深裾衣,重新走回跪坐在锦垫上。
吕夫人为楚瑶姬穿上郡主翟衣,系腰带,拿起迟婉凝举着的托盘上一枚翠玉点凤簪,为其簪在发髻上,赞者明溪公主朗诵了一段赞礼诗,礼成。
明溪公主走到楚瑶姬身边,
“恭喜你成年,从此后就要担起无论愿与不愿的悲欢。”
明溪公主的声音清澈澄明,仿佛是清泉流过,却有与她年龄不符的成熟和了悟。
楚侯和慕夫人在案前端坐,楚瑶姬跪地三叩首,感谢父亲母亲将其养育成人。
楚侯面上平静,慕夫人却无法自持,忍不住落下泪来。
观礼的亲眷,朝臣家眷们纷纷送上贺礼。
一个小厮走过来,
“禀三小姐,府外有人送来贺礼,说是林慕楠林公子贺三小姐及笄之礼。”
小厮递过一个一尺见方的锦盒。
“知道了。”
赏了那小厮,楚瑶姬命果儿手下放在一边。
楚侯和慕夫人请宾客们入席,酒宴开始。
楚瑶姬回到翠微院。
这一场仪式下来,实在是累坏了。
楚瑶姬先脱下翟衣,又拆了发髻,这才穿着里衣歪在锦榻上。
忽然想起林慕楠送的贺礼,让果儿拿过那个锦盒。
打开盒盖,里面是一个乌漆漆的木匣子,用一把精致的小金锁锁着,拿起木匣子,一把金钥匙就在匣子下面。
这样的包装勾起了楚瑶姬的好奇心。
拿起金钥匙打开小金锁,里面是一个卷轴,卷轴下面还有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