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回宫
第86章回宫
大殿外传来低斥声,隐隐有压抑的哭泣,脚步沙沙,军靴踢踏。凌毓轩躺在皇帝寝殿的御榻上,身上盖着锦被,只露出一张脸面色苍白,更如玉雕。
宁院正又为他施了一次针,这次不是止血,而是为了理顺经脉,调理气血,使之归脏腑。
皇帝不知何时站在御榻前。
静静凝视凌毓轩有如精心琢磨的五官,似乎透过这张脸看到了另外一个人……
留春廊下繁花似锦,人比花娇,低头嗅蕊,姹紫嫣红里如玉琢成的粉腮上,一点梨涡浅浅,却让人不由深陷……
“五皇子伤势虽危重,万幸剑刺在肋间,不至穿透脏腑,只需悉心将养,应无大碍。”
宁院正收拾了银针,抬头看见皇帝。
“有劳贤亭了,你难得在京中,不曾外出游历,也是他的造化。”皇帝说得缓慢,转身步出寝殿。
是他的造化?宁院正沉吟。
楚瑶姬还在慕夫人房中。
虽已过亥时,母女两人却哪里睡得着,焦急听着外面动静。
啸天焰尖锐的声音满城皆能听到,两人对视一眼,默默无言。
直到子时过后,楚侯爷才带着楚氏兄弟回到侯府。
父子四人知道慕夫人母女定然不安,回府后就先来到慕夫人房中。
楚瑶姬见父亲和哥哥进房,惊喜地站起,在四人坐下后,却仍不见凌毓轩进来,不由心往下沉。
楚侯爷看了一眼楚瑶姬,将宫中发生的事说了一遍,说到凌毓轩时,轻描淡写地只说受了伤,留在宫中了。
“唉,只为坐上那个位子,手足相残,父子反目,何至于此!”慕夫人叹息。
这个结果对于凌毓轩来说是最好的,有了重回皇宫的机会,又少了一分危险,当年的事韩国丈参与在内,韩皇后与凌毓轩也是深仇,濂王怎么能脱了干系……
“瑶姬,你身子已大安,过些时日圣上或许就要传召你进宫,切记谨言慎行。”
楚侯爷凝神看着女儿,
“后宫之事,朝堂之争,不可妄议。”
“女儿知道。”楚瑶姬颔首。
回到房中歇下,楚瑶姬心中忐忑,凌毓轩临行前深深凝视他的眼神时时浮现,那句不出声音的“等我”更让她辗转反侧。
皇子大丧,濂王在府中停灵二十一日出殡,超度法会要做七七四十九日,出殡这天,满朝文武素服相送。
皇帝精神本就不济,那日之后更是一蹶不振,除了大朝会,平日竟然上朝的时候都少了,许多事务,自然而然交给了四皇子凌毓琪。
瑭王虽说私用军令借周国大军,但是意在护驾,宫变时那大叫立二皇子为储的已经查明是濂王的人,只为濂王师出有名。
濂王已死,皇后神智受损,不能让她再受刺激,所以只是让瑭王闭门思过,将其圈禁。
直到濂王出殡后两日,楚瑶姬才奉诏入宫。
皇帝倚在书案边,明黄袍子不显庄严,只映得他的脸更显微黄憔悴。
“瑶姬,这一向倒让你受苦了!”
皇帝和煦地看着楚瑶姬。
“圣上言重了!瑶姬做的都是应做的事,有些意外也是寻常,并不觉辛苦。”
御书房里只有一位老内侍,此时垂首如入定。
“前些时日已收到奏报,琼州水库建成,蓄水引洪,灌溉良田,汴南凌患自此无忧,瑶姬郡主居功至伟啊!”
皇帝赞许地看着楚瑶姬。
“瑶姬不敢居功!琼州在五皇子治下已经连年阔堤养田,水库不过锦上添花而已。”
“哦?原来他在琼州还有些作为……”
皇帝沉吟。
“五皇子殿下通河运筑堤岸养良田,令琼州百姓生计安稳,是琼州百姓之福。”
楚瑶姬面色沉静,点到即止。
“汴南凌患得以治理,汴水水运通畅,助益农桑,瑶姬郡主当居首功,想要什么封赏?”皇帝有了些精神。
“瑶姬不过出些主意,是子恒哥哥统领全局,还请圣上封赏子恒哥哥就好,瑶姬并无什么功劳,不敢要封赏。”
“你这丫头倒是不争!若是都如你这般……”
皇帝神色又转黯淡。
“圣上,五皇子殿下护送瑶姬回京,如今瑶姬已大安,还没好好谢过五皇子殿下呢。”
楚瑶姬咬咬牙,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见到凌毓轩了。
“毓轩如今住在轩和宫,前些时日……受了风寒,今已大好。”
回身叫那内侍,
“刘和,传毓轩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