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扩张之路 - 大唐:史上最牛古董商 - 苍狼五号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82章 扩张之路

第二天晚些时候,李世民收到了两份来自洛阳的上书。

一份是唐闲的,一份是李承干的。

李承干的这一份李世民暂时先放在了一边,他拿起唐闲的那一份看起来。

唐闲在这份奏疏中提出了剿灭吐谷浑,高丽,倭国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细节。

对付哪一个要用什么人,该如何进攻,这些都有了规划。

一份奏疏看下来,李世民心中算是有底了。

如果按照唐闲的战略设想,哪怕是现在手上没有如此先进的武器,同样能够取得战役的胜利。

李世民反复将奏疏看了几遍,在其中一些地方进行了批注,毕竟李世民也是这个时代最卓越的军事家,唐闲虽然是占了信息的先手,可是要说到实战,忽略武器装备的对比,大兵团作战,唐闲真不敢说就稳盈李世民。

将唐闲的奏疏看完之后,李世民这才拿起李承干的奏疏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看完之后李世民打死都不相信这是自己的那个儿子能够写出来的东西。

整份奏疏看下来逻辑非常清楚,其中某些地方不全面的还有批注,很明显这是唐闲加上去的。

这样的话,这一份奏疏就必然出自李承干的手笔了。

这一下是彻底惊艳到了李世民。

李承干以前的上书他也看过,有板有眼的,很多时候都是刻意追求辞藻的华丽,在表达意思方面却欠缺了火候。

当时这一份奏疏看下来,风格与以前完全不同,整个奏疏可以说是用最简单直白的话在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且意思表述非常清楚。

不仅是李世民,哪怕是随便来一个人,也都能够看懂里面写得是什么。

“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太子竟然进步如此之大,看来朕这一步算是走得无比的精明,之前那些老学究还担心太子被唐闲带坏了,终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唐闲的才能岂是这些整天只知道咬文嚼字的老学究可以丈量的,洛阳府经过唐闲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整个城市变得生机勃勃,也需要不了多久,洛阳城的规模将会超过长安也说不一定。”

看到这一份奏疏,李世民那是心里非常的欣慰的。

他的皇位是如何来的,在大唐基本上人尽皆知,正是因为有这种情况,所以接班人的问题一直都是李世民心中压着的一块大石头。

现在李承干的成长,让李世民看到了希望,假以时日自己能够顺利交班。

让大唐的江山传承下去,自己必然也会青史留名吧。

第二天的朝会上,李世民将唐闲的战略扩张计划拿到朝堂上进行了讨论。

其实说是讨论,也不过是走一下过场而已。

如今的唐闲已经是整个大唐非常超然的存在。

对于朝中的大臣而言,以前怕打仗那是因为一旦战端开启,朝廷就会巨额支出,这样会极大的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一旦继续恶化就是百姓揭竿而起,政权风雨飘摇。

但是将战争交给唐闲去打,就省事多了。

虽然战利品这一块没有了,可是朝廷也不需要额外的付出大笔的金钱。

既然是这样,唐闲愿意去打,就让他去打呗。

扫灭了周边的那些强敌,大唐的环境更加安稳,他们这些老家伙也才能过几天安稳日子。

不像以前,今天担心突厥南下,扰我边关。

明天又是吐谷浑在边境附近大肆劫掠,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更有甚者,高丽,新罗,倭国等弹丸小国也敢在大唐趾高气扬。

这些老家伙虽然涵养功夫不错,但是并不代表他们能够忍受外敌的嚣张跋扈。

现在好了,大唐出现了一个唐闲。

虽然唐闲的某些举动,也让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但是唐闲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直观的就是,上次阅兵式之后,那些外国使馆人员在长安城都不敢嚣张跋扈了。

而且这些家伙动不动就被唐闲的人请去喝茶,现在搞得这些家伙都成了惊弓之鸟。

哪怕是睡觉都得担心是不是什么时候不小心惹到唐闲了,自己的小命就没有了。

讨论完唐闲的扩展计划之后,李世民将李承干的那份奏疏传着给朝中的一些大臣看了,特别是太子府的一些旧臣阁老。

李世民的用意也很简单,就是要帮唐闲正名。

现在唐闲可是上天派来为他打天下的一张王牌,而且唐闲一点不贪恋权势。

“不得不说,这个唐闲在培养人才方面确实有一手,老夫倒是看走眼了。”

一位阁老看完李承干的奏疏之后,虽然对于这样直白的奏疏有些看法,可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这份奏疏确实完美至极。

这些老爷子都是人精,自然是善于揣摩上意的,既然皇帝陛下要打自己的脸,自己只能是把脸伸过去呗。

老爷子也是狠人,直接就承认了自己技不如人,让李世民感觉自己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面。

“阁老不必妄自菲薄,您老有您老的过人之处,唐闲也有他的可取之处。”

这位老爷子点了点头,回到了队列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