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代班
第159章代班
话落,寒玉虚握成拳的手掌猛然收紧。 虽说先前说过鱼城匪患,不能留下一个活口。
但柏南和柏氏终究没有沾染过血腥。
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实在有些为难。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可惜寒玉还要跟随大军北上,分身乏术。
只能从别人那里获取最新的消息。
“交手的情况如何?二者谁的赢面大?”
周远之锁眉思考片刻:“依照势头来说,鱼城攻势猛,极占优势。但北疆城那位蓝衣的公子足智多谋,鱼城占不到什么便宜。”
“蓝衣的公子?”
“是个气质温润的公子,负手站在城门上颇有仙风道骨的味道。”
寒玉想到了柏氏,虚白的面孔上蓦然多了几分笑意:“是孤小看师兄师嫂了。”
“若是从西木城往西,打下依兰、春风、闻风三座城池,宁国大军和北疆城成夹击之势,拿下鱼城也不过是一个月的功夫。”
寒玉好心情的站起身,捏着手里的平安扣甩来甩去:“这个方法孤与李将军商量过,但比起继续北上,还是后者比较合算。”
“比较合算?”
“春风城依山靠水,不是一个月能攻下来的,与其僵持在那处,不如继续北上,务必要在严冬来临前到渭江。”
寒玉一边说着,抬起手边的长枪倒过来当做棍子指着墙上的地图给周远之看。
作为南北分界线的渭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渭江以南,四季如春。
渭江以北,气候多变。
而寒玉将渭江作为目标,不是为了要拿下永国多少城池。
而是因为渭江周边的城池物资丰富,有足够的度过严冬的储备。
二十万大军,只有到了渭江那边才能安然无虞的度过寒冬,继续北上。
之前李将军一直在着急也是因为即将要到来的寒冬。
寒玉说要北征的时机太过突然。
大军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和优渥的粮草储备。
仗着突发的优势,没有留给敌军反应的时间,边走便训练,抢夺对方的粮草,这才打到了这里。
但匆忙毕竟是匆忙,若是中间因为其他的事情,粮草中断,或者遭到了对方强有力的抵抗。
对于宁国大军来说,都是很不好的消息。
原先的时候,李将军也考虑过先驻扎在西木城,好生的操练兵马,将已经占领的城池牢牢的抓在手里再说。
但是后来李将军发现,每个攻下的城池都已经被宁国的军队把守住。
从出发时,寒玉已经陆陆续续从宁国往这边派兵。
等新的城池拿下后,攻城的将士便守在城中。
后续的将士们则替补上,成为新的生命力注入军队。
所以,二十万大军打到现在,李将军从南方带来的人几乎已经换了大半。
震惊之余,李将军不由得感叹寒玉在宁国的威信。
这样的想法,李将军也曾想过,可是后来由于没有足够的威信,调不来这样多的兵马。
早三十年前,有位皇子也试过,可惜后来局势不好,被驻守的将军劝着放弃了。
现如今,这事情竟然被寒玉做到了。
李将军猛然有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感觉,是以才会那样不遗余力的北上,想要一洗多年来被永国欺凌的耻辱。
也多亏寒玉在背后鼎力支持,近半年的征战没有受到一点来自于朝堂的压力。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怕就是李将军现在的心态了。
殊不知,为了这场北征,风仲翡和寒玉在朝堂上顶着多大的压力。
奏章原先如雪花一般飞入御书房,但是风仲翡视若无物,每天准时上下朝,之后再也找不见影子。
先前长公主在南方的消息一传开,本就没人敢探听的公主府更是无人问津。
先前如落雪,如今如雪崩。
奏章一箱接一箱的从京城运到南方,愁的寒玉直皱眉。
最后直接上书给风仲翡说,她不喜欢看奏章,让上书的大臣来南方当面跟她讲。
此书在朝堂念完之后,各位上书的大臣纷纷哑了口。
倒也真有驾着马车来的,直接让寒玉留在了各个被打下来的城池中处理后续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