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不贞的妾室(一) - 金手指工作手记 - 穆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不贞的妾室(一)

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不贞的妾室(一)上辈子小金给柳宛力大无穷的金手指,本来想的是她一个弱女子想要逃出侯府,武力其实最好用。没有想到柳宛只要知道了情况,即使不晓得未来也可以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强大的武力她最后也没浪费,竟然靠着那武力闯下了偌大功业,并且真正做到了照抚一方百姓。

小金因为宿主所做的善事也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并且对自己给金手指的判断力忍不住又有些自我怀疑……似乎每次都给不了恰到好处的金手指呢?

+++

安家坐落于榕树村,村口有一棵大榕树。安家老太太生了二子一女,老二家里只生了一个女儿安宁,老二媳妇生孩子的时候年纪还小,大概因此伤了身子,所以多年都没有消息。

反而是老大媳妇比较晚开怀,第一胎就是儿子,叫做安文;第二胎又添了小女儿,叫做安芙。

安宁是年纪最大的,平日也是干活最多的,安文是第三代唯一的男丁,在家里的地位无庸置疑,五岁上家里凑钱把他送进了私塾,到了十五岁的时候他就考上了童生。

在村里就算只有个童生功名那也是很了不得的,并且因为他年轻,再努力一下至少也是个秀才,因此安家所有的指望更都是在他身上。

老二没有生儿子,因此对侄儿总是好一点。毕竟要是以后真的都生不出来,还得要靠侄儿养老,因此在这个家里,老二家三人总是做得最多,吃得最少。

老二媳妇长年操劳,身子都没养好呢,又哪有可能再孕呢?

大概在安芙十岁的时候,她发了一场高烧,然后睁开眼睛就发现自己不但重生了,而且还有了一个灵泉。那灵泉很奇妙,是从她一个茶壶形状的项链中流出来的。

那茶壶项链也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只是当初她在山脚玩耍时捡到一个花纹跟形状看起来像茶壶的小石头,因为喜爱,她娘就串了红绳给她做项链。

安芙重生回来以后,对二房一家子的态度变得更差了,虽说安芙本来对二叔二婶就没多少尊重,但以前至少还是嘴甜讨喜的姑娘。

但是在安芙重生以后,对二房的敌意不要太明显,其中对大姐安宁的态度更是犹若仇敌,两句话里头必有一句含酸带刺,甚至还故意挑拨的家里所有人都厌恶安宁。

她会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在安芙的上一辈子,家里为了给安文筹措赶考路费,所以把安宁嫁给了临镇富户刘家的小儿子刘鸣冲喜。

刘鸣本身就是秀才,跟安文是同一间书院的同学。刘家会知道安宁,也是安文拉的线。

当时刘鸣突发急病,真真是只剩一口气了,刘家父母兄长听了偏方,说只要有八字相合的姑娘冲喜,说不定还能有一丝希望。

问题是要去哪里找八字相合的姑娘呢?八字可是挺隐私的东西,打听也打听不来。结果安文跟许多同窗上门探望刘鸣之时就晓得了这件事,并且想起了家中大姐安宁。

就这样巧,安宁的八字就是几个相合八字当中的一个。

就跟安文是安家的希望一般,刘鸣也是刘家的骄傲。他突然生了重病,刘家的父母兄嫂都非常着急,知道安家急缺银子,他们就立刻找了媒人下聘,并且跟安家签了断亲书。

如果三少爷病死,安宁就必须殉葬,因此这高昂的聘礼就算是断绝了安宁跟安家的亲缘,从今以后无论富贵贫穷双方都不得有牵扯。

这其实是刘家使的一点心眼,他们看出来安宁在家里显然并不受宠,安文也不像是个可靠的样子。不管冲喜结果如何,好歹是跟自家小儿子结缘一场,要是人死了把安宁放回去,转头再被卖了,那小儿子的脸又往哪放呢?

安家当然是不晓得刘家没有要让安宁殉葬的意思,安老二夫妻还因为这个迟疑了两日,最终拗不过安家二老跟兄嫂恳求,还是签了这断亲书。

安宁知道以后,那当真是心丧若死。她没想到父母为了隔房的弟弟竟然连自己亲女儿的性命都能舍。

不过大概就是好人有好报吧,本来所有人都以为安宁嫁过去就是死路一条,谁晓得婚礼当日刘鸣竟然就醒了。大夫说刘鸣挺过了生死关,从此以后好生调养就没有大碍,刘家都感念安宁的福气,也因此安宁正式成为了刘家的三少奶奶。

安家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还上门想要攀亲,但安宁早就冷了心,根本不愿意见安家人,好在安文很争气的一鼓作气考上秀才,自此安家人真的再也没把安宁放在心上。

刘鸣调养好身体以后,很快的考上了举人,又过两年考上了进士。毕竟刘鸣家里富裕,学习资源尽有,况且刘鸣的年纪也比安文大一些,所以当安家还在为安文考举人的路费苦恼时,刘鸣已经在京中入了翰林院。

安家不是没想过厚着脸皮去安宁跟前放赖打滚,但刘家又不是他们可以拿捏的人家,最后是安芙被嫁给了县里富商王老爷为妾,得了好大一笔钱,才算解决了安文路费跟在京居住求学等等问题。

身在农家,却能年纪轻轻就考上功名,安文在读书上的确是有天赋的,有了这一笔钱,安文很顺利的一路考到了进士。

王家知道安文考上了,立刻就将安芙给扶正,虽说王老爷比安芙大了十岁,但安芙对自己的生活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彼时安文跟安宁同样在京,一开始安文还想着去跟刘鸣套近乎,但安宁早就跟刘鸣说过自己跟娘家早已断亲,所以刘鸣就没有理会安文。

刘鸣一开始只是怜惜安宁,但后来两人相处之后幸运的个性相合,刘鸣甚至还会教导安宁识字,因此两人可说是一路扶持。安宁的意见在刘鸣这里自然就很有份量了。

安文试了几次以后,最终只得恨恨放弃,只觉得安宁现在可以成为官夫人跟家里的恩情脱不开关系。结果现在翻脸不认人,着实忘恩负义。

他这样想,也这样回信给家里。安家二房夫妻的生活因此开始艰难了起来。

大概也是为了跟安宁较劲吧,安芙鼓动了王老爷资助安文。刘家跟王家一样是家境富裕,但王老爷是当家人,可以动用的银钱比刘鸣多得多。他愿意资助大舅子,那手笔跟刘家父母还要顾虑三兄弟之间的平衡就不一样了。

于是从此安文手上就没缺过银钱,就连居住的地方也比刘鸣他们好了不少。

之后就是安文一路开挂,他先用王老爷给的钱在京中得了一个中书省经历的缺,然后又被尚书大人青眼,许嫁了庶女。

接着王家透过安文给尚书大人金钱上的支援,尚书大人则给予王家皇商的资格。安文在这两边左右逢源,有了尚书大人的保驾护航,这官运也是一路腾飞。

与此同时,安文跟安芙不忘在村里择地起大屋,买了下人让父母爷奶过上呼奴唤婢的生活。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只是二房夫妻并没有如想像中那样有侄儿给他们养老,因为当安文娶了尚书家的姑娘以后,安家两老就说第三代都已经长成,叔叔怎么好一直赖在侄儿家里?

况且因为安宁对安文的不理不采,所有人都有些迁怒二房夫妻。最后是把家里原本所有的田地跟老房子都给了安家二房,然后安家两老就跟着大房夫妻一起搬去了新屋子居住。

富贵是属于安家大房的,安家二房夫妻依旧过着辛苦的农家生活。

虽然说如果一直都是农户,光是分家他们定然分不了所有的田地跟房屋。但安文可以顺利考上,安家二房夫妻一直都出了很大的力。

家事老二媳妇做得最多,田地里头安家老二也干得最辛苦。他们甚至连女儿的生死契书都签下去了,结果得个自耕自种的结果,安家二房当然是不满意的。

不满意也没法子,村里人都说大房把祖产通通给了老二很厚道,况且安文跟安芙也给了老二夫妻一笔银子,毕竟不是亲爹娘呢,这样做已经够了。

总之安家二房夫妻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时,刘鸣突然从翰林院调为刑部郎中,并且跟着钦差一起负责查核皇商贪墨的案子。

皇商可以贪墨自然是因为背后有人,尚书大人首当其冲,安文自然也没幸免,甚至王家跟榕树村的老安家也全家下狱,家产抄没。

安家因为安文得来的富贵一夕消失,安家两老因为惊吓过度在大牢就先后病没了。王家男丁抄斩,女眷流放。安文夫妻跟尚书大人直接参与牵线,所以都是斩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