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末世现状
一个小时后,两个士兵带着听夏回来了,不过眉头紧蹙,像是有什么心事。“怎么了?”等士兵走后,林飞河上去问道。
“我在所长那里得到了几个不好的消息。”听夏沉默片刻,随即缓缓说道。
众人也是一脸的严肃,本来坏消息已经够让人烦闷的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几个。
将在其它房间的队员都叫到一个房间之后,林飞河这才对听夏说道:“你说吧。”
“这第一,经过国家科学研究院河间市分院的最新研究发现,青林火山的喷发物当中不单单有能让生物发生变异的物质存在,还有包含一种之前从未发现过的物质,他们将此种物质暂时命名为冰洞,研究发现冰洞能够大量地吸收太阳辐射,导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气温将大幅下降,根据国科院测算得知,全球的平均气温最低可能会降至零下三十五度,届时我国的直隶、东极等原本四季分明、气候宜居的地区最低气温也将常年维持在零下八十度左右。至于其它原本就偏冷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听夏说完这个消息之后,在场的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零下八十度,那人类还能生存吗?即便能生存恐怕也得借助先进的防寒保暖装备才行,在工业崩溃的末世,这些保暖装备能不能生产出来还不好说,即便能生产出来,数量也不够,恐怕只有极少数人员能够分配到,那剩下的绝大部分人类是不是只有死亡这一条路了?
“这一天还有多久到来?”
林飞河咽了咽口水,问道。
“恐怕不会超过一百天。”
听到听夏的结论,在场的人再次陷入沉默。
“第二个坏消息是”说到这,听夏突然看了一眼林飞河,接着又继续道,“第二个坏消息是海洋上的变异生物已经开始大举进攻陆地。据情报,长宁市已经在这场跟洋生物争夺陆地的战役中全军覆没了。”
“嘶——”
原先从长宁避难所出来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个个面面相觑,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
“全球通讯受阻,交通又被变异丛林切断,他们是怎么知道的?”陈佳琪很快就恢复了过来,随即不解地问。
“据说是大量科研人员一起攻研了一款智能测绘机,测绘机飞遍周围几千平方的土地,得到了地形数据,然后通过三维建模将周围的地形地貌给完整地还原了出来,科研人员便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导航系统,叫什么数据模拟导航系统,配备了这套系统的无人机可以对比数据库里的地形数据来随时调整位置,纠正偏航。他们就是靠着配了这套系统的无人机了解了外界的情况。”
似乎是觉得自己说的还不够明白,听夏又补充道:“河间市很幸运,在末世爆发之初,他们的科研人员只损失了一小部分,剩下的科研人员大部分都异变出了与大脑相关的能力,变得比以前更聪明了,所以才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如此高科技的产物。”
听到这,林飞河忍不住看了一眼陈佳琪,她也是大脑相关的变异者,若是给她科研院的条件,是否也能研究出惊人的成果?
陈佳琪听后,没有太多的波动,而是饶有深意的点了点头。
正当大家陷入沉静时,听夏再次开口说道:“第三个坏消息.”
“还有?”
还没等她说完,在场众人异口同声地问了起来。
听夏微微一笑,道:“别急,听我把话说完。这第三个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根据研究所的估计,河间市的物资只够所有避难所维持三天了,之后这些幸存者就得饿肚子了,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不久之后整个河间就会大乱。当然这只是最坏打算,科研人员已经在加紧开一种体积小、易保存、能吃饱还健康的新食物,只要投入使用,那些幸存者便不会闹事,而且听说开发进程已经快完成了。”
众人听到这话后,情绪也没什么波动,这第三个消息确实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反正他们只在这暂住两三天,两三天后就离开了,这里混乱也好,研究出了新食物也罢,都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纺织学院避难所的作息时间跟长宁一中避难所类似,一天两餐,七点是晚餐,八点准时熄灯睡觉。
可能是因为物资越来越匮乏的缘故,这里的晚餐并不好,每人只能分到一袋压缩饼干,至于水,因为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净化水质的装置,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所以每个寝室都分到满满一大壶水。
嚼几口干燥难以下咽的压缩饼干,再喝一口水,等把饼干全部吃完的时候,众人发现东西其实还挺管饱的。
吃过晚饭,时间很快来到八点,众人互道晚安,开始了他们在避难所的第一个夜晚。
难得住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这一觉众人睡得很安稳,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林飞河才睡意惺忪地睁开了眼,又在床上躺了一会儿,随后穿上鞋子打算出门。
“你去哪儿?”
听夏在她背后小声问道,她还躺在床上,也是刚醒。
“出去散散步,顺便看看外面天气如何。我觉得既然全球变冷在所难免,海洋生物也已入侵陆地,那么我们有必要尽快去往佩兰,随着时间的推移,野外将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情况允许的话,我打算今天就出发。”
说完,林飞河推开门便出去了。
外面的风雪终于是停了,露出了久违的阳光,虽然很微弱,但在林飞河看来却是入寒以来少有的温暖。
阳光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大概率是不会再降雪了,天气条件满足上路条件。
林飞河走到一条大路上,用力地踩了一脚,直到脚底传来坚硬的物体才收了力,蹲下稍稍观测了一下,发现积雪大概在二十厘米左右,还好,对于坦克卡车等重型车辆来说,这二十厘米的积雪并不碍事。
如此一来,路况也满足上路条件,看来今天可以上路。
就在这时,陈佳琪从远处走了过来。
“你干嘛去了?”林飞河不解地问。
陈佳琪看了一眼林飞河踩出来的深坑,微微一笑,道:“你这是在测试上路条件?今天就要出发了吗?”
林飞河报以微笑:“还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不错,我打算今天就上路,随着时间的推移,野外会越来越危险,我们得尽快赶到佩兰。”
陈佳琪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道:“飞河哥,我想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