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我有罪
“祖师兄,你对此事怎么看?”
从樵夫家出来之后,武长宁一直心神不宁。
“他们追捕食人熊竟然敢不走官道。”走在镇里的大街上,祖剑南提出第一个疑问。
长风拂过街道,钻进两旁破旧的门窗里,发出呜呜的声响。
那些门窗上还沾染着血迹,门窗之后的阴影里似乎还有恐怖的事物正躲藏着阳光。门窗上的破洞里,偶尔还会露出一只惨白的眼珠来。
“食人熊不走官道,他们自然不会走官道。”武长宁的心境虽有起伏,但智商依旧在线。
“食人熊杀不死,他们也不逃命,也不前往南青城求救,就这么龟缩在这个地狱般的小镇里等死。”
从樵夫家出来后,祖剑南步履轻快,似乎已经猜到真相:“这个红枫镇的镇长,绝对有问题。”
武长宁把额前的长发拢到耳后,眼神还是迷茫:“这镇长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所有事情,怎么会有问题?”
祖剑南在没有绝对的证据时,当然不会告诉武长宁有人堵死了小镇居民从官道逃亡的道路。
如果这些平民选择从林间小道进城,那和自杀无异。
小道不同于官道,其上没有路标也没有抵御邪祟和凶兽的阵纹。在这个世道,没有超凡级别的力量,敢走小道,那是自寻死路。
他也不会告诉武长宁那个堵死官道的人,有极大的可能就是这位竭尽所能的老镇长。
当然,这位老镇长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尚不得知。
而且在这座小镇里隐藏的东西,绝不止一头食人熊这么简单,那是连他都为之惊悚的事物。
将心中的杂绪暂时压下,祖剑南只问道:“武师妹,你好像格外害怕恶念桥下的女鬼?”
“恶念桥下真有女鬼?”
武长宁全身的汗毛立起,明明是艳阳高照,她却觉得有一股寒意直冲天灵。
祖剑南笑了笑:“以武师妹的见识来看,这女鬼是怎么形成的?”
武长宁沉吟:“听说是红枫镇的居民笃信河神,挑选年轻女子作为祭礼献给河神,这才导致河水之中怨念聚集,以至于形成女鬼。”
“恶水河中到底有没有河神,那些村民碍于见识,有可能确实不知。但你我这样的超凡修士,还会不知么?”
没等武长宁回答,祖剑南又道:“崇天元年,陛下即位之初,五王之乱血洗雍境。是陛下亲率大军,才将那场叛乱平定。”
“如今三十五年过去,雍国的国力蒸蒸日上,雍国人恐怕都忘了那场动乱。”
“一场战争,杀死了多少甲士?又破坏了多少家庭、造就了多少流民?最终催生出多少天怒人怨的故事?”
他叹道:“都成了两页史书而已。”
这段历史,武长宁自是知晓的,甚至于每一个读过书的人,都是知晓的。
因为《崇天帝继位实录》是每一位修行者的必读书目,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当今陛下继位的合法性和五王发动叛乱的非法性。
着重描写了崇天帝御驾亲征时是如何英明神武,一举挫败五王的兵锋,然后逐个突破,最终诛灭反贼,维护天子之威。
正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坐稳皇位之后便再不理朝政,深藏于禁苑之中,也不知到底在谋划些什么。
“看来祖师兄对那段历史了解很深。”武长宁尚不知道祖师兄提起这段历史的真实目的,只能暂时附和着。
“据南青城的《志事录》记载,从仁凤六十八年而始,吴有知就已上任这红枫镇之主。先皇七十三年而崩,次年便发生了五王之乱。”
“在那场天下流血的叛乱之中,吴镇长凭借一己之力镇压流民、抗拒叛军,保全了红枫镇。因有此大功,这才能一直留任镇长之位至今。”
“武师妹,你说这吴镇长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当年能战胜叛军、镇压流民的吴大镇长,现在却连区区一头食人熊都对付不了?”
武长宁的脚步停在镇衙大院的门前,用一种匪夷所思的语气低声问道:“依师兄所言,恶念桥上的女鬼、红枫镇里的食人熊,这一切都和镇长有关?”
祖剑南先提到五王之乱,又提到吴有知担任镇长,显然这两件事都和恶念桥上的女鬼有关。
这一点几乎明示,武长宁当然能听得出来。
而且这位吴镇长,也和现在镇子里所发生的食人熊事件有直接关联。
叛军、流民、镇长、河神、女鬼,乃至于现在的食人熊,有太多迷雾笼罩在这座小镇上空,以至于武长宁一时间也难以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不管怎么说,这位吴镇长,我们都是要来拜访一下的。”
祖剑南摇摇头,看来这位武师妹的心智还未臻至纯熟,对人心险恶的认知,还远不够深刻。
“我有罪!”
两人刚要踏上镇衙大院的台阶,就见一位披头散发的锦衣老者拉开漆红大门踉跄地跑了出来。
他三步并作两步,一个重心不稳便从台阶上骨碌碌地滚了下来。
“老爷!”
“老爷!”
又见两位仆人手忙脚乱的从门缝里钻出,扶起在地上打滚哀嚎的镇长老爷,搀着他向院内走去。
“我有罪!”
“我有罪!”
原来这位锦衣老者,就是担任红枫镇镇长四十年的吴有知。只不过看他现在的疯癫模样,恐怕是再难问出什么有用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