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字典问世
“启禀陛下,这横排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可使得阅读起来更加的流畅。”狄仁杰说罢,提起笔来,耍刷点点写了一篇文章。
“序曰:朕闻大德曰生,大宝曰位.”
李世民满面笑容,朗读出声。
因为狄仁杰书写的正是他的得意之作《帝范》,并且是用简体字写的。
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李世民也不例外。
“果真不错!这样读起来确实没有任何的生涩感觉。”
不仅李世民,众人更是赞不绝口。
“狄哥儿,简体字有了,标点符号有了,不知道你刚才说的‘字典’是何物?”李世民对狄仁杰的话,可是一字不落的记在了心里。
“字典,是一种供人查阅的工具书,以字为单位,并且注明每个字的发音、形状和意义。”
说话间,狄仁杰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水”字,并且用汉语拼音注明了其发音,又在后面注明了其意思和属性。
“这是什么?”
众人看着“水”字上面的汉语拼音,一脸的懵逼。
“呵呵!这是汉语拼音,用来标注字的发音.”
狄仁杰娓娓道来,向众人科普了关于汉语拼音方面的知识。
汉语拼音可是后世伟大的发明,自然狄仁杰的知识都来自程处亮的传授。
除了程咬金低着头在打瞌睡之外,其他人听的如痴如醉,诺大的书房除了狄仁杰的声音之外,一片安静。
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一边听狄仁杰的讲解,一边做着笔记。
足足将了将近一个时辰,在场的众人,已经初步掌握了汉语拼音方面的知识。
“如此说来,只要大家掌握了汉语拼音,完全可以凭借着一本字典自学成才了,这对大唐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假以时日,我大唐可遍布读书人!”
李世民紧紧的握着拳头,激动的面部潮红。
“陛下所言极是!目前我们大唐的文字也不甚多,可派专人进行编撰,一本字典很快就会成型。”狄仁杰点头道。
“好!既然如此,还有劳狄哥儿辛苦一下,此事朕就全权交给你负责了。”
李世民和颜悦色的说道。
“陛下!小子课业太多,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做此事,况且我年纪尚小,这编撰字典的大事,还得请德高望重的人编撰才好,比如孔祭酒和褚大夫都能胜任。”
狄仁杰十分委婉的回绝了此事。
嘴上说说已经很累了,若是再亲力亲为,岂不要累成狗?
他可不想做这事。
孔颖达听到狄仁杰当着皇帝的面夸赞自己,觉得老脸有些发红,此时他对狄仁杰那一点成见完全的消失不见。
“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这小子和程处亮学了大本事,但是学了不少的缺点,不过这这也说明了这种人没有什么野心,能更好的驾驭。”
李世民被狄仁杰拒绝,却没有生气。
“冲远,登善!此事朕就交给你二人负责,不知何时能编撰出字典来?”
李世民按照狄仁杰的意思,将编撰字典之事,交给了孔颖达和褚遂良二人。
“老臣多谢陛下!两天之内,应该能出样本。”孔颖达和褚遂良急忙谢恩。
“好!那朕就静候佳音了!”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
有了这等利器,大唐的读书人只会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门阀世家对人才的垄断将要瓦解。
这对门阀世家来说,无疑于苍鹰被折断了翅膀,以后还能翱翔太空,去地上扑腾去吧!
至于报纸的发行,李世民听取了狄仁杰的建议,先在长安范围内发行,从太学中选出学子充当读报人角色,念给不识字的人听。
“狄仁杰听封!”
李世民心情大悦,当即传下圣旨,授予狄仁杰“晋阳开国县子”的爵位。
八岁多便得此爵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最年轻的爵爷!
对于这种封赏,其他人并没有疑议,毕竟狄仁杰的贡献在那里摆着。
狄仁杰谢了恩,手捧着圣旨,跟随程咬金一道儿回了程府自不必提。
七天后,大唐第一版字典问世。
李世民亲自为这字典起了个名字,唤作《贞观字典》!
他亲自下令,印刷了一百万册,在皇家书局销售。
而其价格仅仅十文钱一本,每人限购一本。
消息不胫而走,贞观字典受到了众人的疯抢,仅仅三天便销售告罄。
寒门以及平民得到了字典自然很是高兴,特别是对于那些无钱请先生,却又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平民子弟来说,更是欢天喜地,无不歌颂皇帝陛下的功德。
李世民听到民间的赞颂,高兴的眼睫毛的都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