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玻璃 把纯碱这一项设做变量。 - 穿进桃花源搞基建 - 辛西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9章 玻璃 把纯碱这一项设做变量。

天水云波,白砂堆岸。

桃花村发现盐湖的当天下午,虎子神秘兮兮地叫上几个小伙伴,一群小萝卜头欢快地在湖边戏了半日的水。

夕阳西下,虎子单手背后喜滋滋地回了家。他踮起脚抱下厨房的盐罐子,攥紧的小拳头竖着搭在罐沿上,就要张开。

“干啥呢,虎子?”虎子娘踏进厨房,看见这一幕。

虎子丝毫不慌,反倒邀功似的抬起手,挥舞着肉乎乎的胳膊。拳缝里溅飞不少细白的晶粒,高声道:“娘,我从山上把盐带回家啦!”

虎子娘上前掰开儿子的小手,看着粗盐把他滑嫩的掌心都给磨红了,一时哭笑不得。

“你带回的是盐没有错,但不能直接吃。”

虎子眨了眨圆溜溜的眼睛,不明白母亲的意思。

倍感欣慰的虎子娘嘴角翘起,她牵着虎子的另一只手,来到大伙儿处理粗盐的空地上。那里堆着好些桶白花花的盐巴,一旁是几个装了水的大木盆。

面对雾后乍现的宝贝盐湖,乡亲们各显神通,正热火朝天地想法子去除粗盐中的杂质。

虎子在母亲的目光示意下,撒开了手,扑了扑,掌心的一小堆盐巴和桶里的混合在一起,很快被人一齐倒入木盆中加水搅拌。

各家拿出了细细纺织的纱布将搅和均匀的湖盐水兜住,与盐井水不同,湖盐浸入水中后,哪怕是滤的第一遍仍旧不见浊液,可见杂质极少。

为了图方便,昔日裴松和槿荣清理干净的炉天烤炉就没有歇下来过,从早到晚都有乡亲们在灶上忙活,蒸干滤过的粗盐水。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直到湖边大粒的粗盐成了细细晶白的盐,到了家家户户的锅灶里,饭桌上,成了可以炒菜腌菜,吃进嘴里的食盐。

最重要的,提回来一桶湖盐,能制出大半桶食盐,比从前的盐井不知省了多少功夫。

虎子爹:“我还担心一场大雾是坏事,没想到竟然让咱们发现了一座盐湖,看这样子吃上百年都是够的!”

胡伯笑嘻嘻:“多来点这样的惊喜,天天下雾都成。”

不只是盐,裴松和槿荣重点关注的湖碱也颇受关注。很快,乡亲们发现把它加在水里可以刷干净油锅,昔日的草木灰一下子迎来了强劲的对手。

不止乡亲们“喜新厌旧”,就连裴松也装回家一罐子湖盐和湖碱。

他建议道:“院子里放着一筐草木灰,既然有的替代,不如我帮你把它还回去。”

天气热得很,熬草木灰制碱水太吃力。

槿荣也打算用湖碱做厨房的清洁剂,只不过现在她另有所图。

她凝眉思索:“有一点我还很困惑,湖碱和草木灰制成的碱水到底是不是一样东西?”

系统给的湖碱看似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草木灰,可若真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又为什么要费大力气奖励给桃花村呢?

而且跟系统从前奖励的食物和能源相比,如今的盐湖更像是个绣花枕头,美丽有余,实用不足。

毕竟,湖盐提供的资源都是乡亲们从前就有的,并不亟需。

这边纠结之际,裴松反倒比较轻松:“那不如,都试试看?”

槿荣懵懵地抬头,待领悟了裴松的意思,双眼一下子亮起。

是啊!面对新鲜的盐湖,村里人尚且愿意不断地琢磨和探索陌生的东西,她又何尝不能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虽然说,盐啊碱的各种化学物质槿荣一知半解;可她从前用的多啊,由应用倒推成分想来也是可行!

.

陶瓷窑里,原本不搭边的几样材料被均分成了两半。

槿荣左右兼顾,忙而不乱。

姚叔之前就好奇得很,这会儿看阵仗一下子翻了番,忍不住打扰道:“怎么还更复杂了呢?”

槿荣一面搅拌原材料,一面回答:“倒不是变复杂了,只不过我有个地方很没有把握。”

“所以我打算同时做一对儿,哪个成了就说明是可行的。”

她的计划是,在原本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等不变的情况下,把纯碱这一项设做变量。

一份添加草木灰碱水,另一份加入湖碱。

两份配好的材料分别送入窑炉中,经熊熊大火加热,很快纷纷熔化成了均匀似水的“玻璃液”。从远处看去,两份的表面都持续有碳酸饮料一样的气泡逐个跃出。

这一烧就是四个时辰,直到再不见气泡翻腾,才开始下一个步骤。

大火逐渐转小,稠粘的“玻璃液”成了果冻似的胶状可塑态。由于槿荣做得少,此时各自凭借重力作用薄薄贴在平整的大块石头上,无需经过擀面皮儿一般的手动塑形。

刚烧好一炉瓷瓶的姚叔过来看看槿荣这里的动静:“还没成呐?”

槿荣回想着过去制作玻璃的种种经验,站起身看了下窗外的天色。

烧制了四个时辰,退火了四个时辰。

她面向姚叔道:“差不多了,麻烦叔帮着熄火吧。”

正当二人做着收尾工作之时,陶瓷窑里迎来了一位稀客――心情颇好的周兰。

软磨硬泡之下,她爹周存福终于同意了烧瓷瓶。今日出炉,周兰期待不已,卡着时间来把瓷瓶取走。

“姚叔,我家的瓷瓶好了没?”周兰没在外间看见人,高声道。

帮着槿荣打开窑炉的姚叔:“好了,稍等下,这就给你拿啊。”

左看看右看看,陶瓷窑外间没什么看头。周兰闲着无聊,干脆走到里面去,想瞅瞅这瓶瓶罐罐是如何烧出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