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赴约故友
落燕桥上,邪七娘带着苏与卿来到此地,惴惴不安地拿着他丢过来的那带银钱,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在脸上堆出笑意,屈指勾住苏与卿腰间玉带。
酥软的声音自嗓子里溢出,“公子……”
苏与卿站在桥上,眸中倒映着一方景色,河畔依柳扬起枝条扫过满街春意,初雨的寒冷过后尽是春日暖阳。
乌色瓦片整齐地堆叠在屋舍上,还掬着前些时候的雨水,一滴一答的往下掉着水珠,水珠里映着的又是另一番光景。
热闹的人群在街上流淌,周围嚷嚷着的小商贩在努力的吸引客人往自己这看,听闻有一个戏班子进城,那边又圈了一块地方,竹竿挑盘,高跷过桩,卷起了人群中一番热潮。
这边,落燕桥上随着一名容貌堪称冷艳的男子,他身后行人流水自成一幅山水画卷,他立在画当中,堪作画中人。
邪七娘唤出那声公子就突然失了声,她望见了苏与卿琉璃色的瞳眸,那里面清澈无杂质,却撞进了她失魂落魄的身影。
“你怎么还在?”
“我……”邪七娘缩回手,苏与卿看到了她手上紧抓的那袋银钱,询问:“钱不够?”
他说完就抬起手,停顿了一下,淡淡道:“我身上没钱了,你再要也没有了。”
“不不不……”邪七娘闻言连忙摆手摇头,被生活压垮的她早已习惯了在别人面前这幅畏畏缩缩的模样,此刻也是小心翼翼的问:“公子您除了叫我带路,还要我做些什么吗?”
“不用。”
苏与卿盯着桥下河面,清澈的河水卷着水草,他盯着那团水草,直到看不见的时候才转身――
却没想到,邪七娘还在他身后。
苏与卿有些奇怪,还没等他问出口,邪七娘便大着胆子问了一句:“公子在这是要做什么?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些忙的。”
她方才清点了一下袋子里的银钱,被里面的几个金元亮瞎了眼,这么大数额的银子她也不敢乱收,可孩子还在家里,她不收的话又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活去支撑这个破碎的家。
进退两难之下,邪七娘只好斗胆问问苏与卿,看还能帮帮什么忙,并将钱袋里的金元递还给他。
苏与卿看着面前的女子递过来的金元,“我不是钱庄,你要存银钱找别人去。”
邪七娘抬起来的双手僵住,“不是,我的意思是,这些钱还给公子……”
苏与卿不理她了,依旧盯着桥下的河流,目光仿佛定在某处,周遭人声纷杂,自动避开了他所在的这份冷清。
乌长的发被吹起些许发丝,他轻阖眼眸,薄唇微启,声音如琴人拨动了古琴的弦,泛滥着古拙的沉静,
“落燕桥……真的通奈何桥吗?”
邪七娘立马回答:“传闻确实如此。”
不等苏与卿再度询问,邪七娘便道:“传闻有位紫袍仙人每年皆会来此地一游,还有人在七月十四日那天登上落燕桥,见到了自己死去的亲人。”
“紫袍仙人……?”苏与卿停顿许久,出乎邪七娘预料的没有深究这个问题,只淡淡吐出两个字,“是么。”
邪七娘大着胆子,又问:“公子来这落燕桥,莫不是也为了见自己故去的亲人?”
“不是。”苏与卿难得回答别人的问题。
“赴一位故人的约罢了。”
此后七年,邪七娘再未见过此人,她受了苏与卿的接济,办置了几处商铺,带着孩子的日子倒也过得平平淡淡。
只是偶尔想起那位不知名姓的公子,邪七娘总觉得心中有愧,觉得自己不该因为一时窘迫收了那位公子那么多钱财。
襁褓里的孩子长大了,她便常教那孩子一些歌谣,笑他吃饭吃得满嘴,说自己要好好看着他长大,免得他干出什么蠢事来。
她常带着孩子在屋前搬着矮脚凳坐好,用生了薄茧的手指为他细数夜空上的星,给他讲那些虚无缥缈的神话。
“天神君开辟了三界,女娲娘娘创造了人类,每一方土地都有一位的土地神,保佑着这方土地的子民。”
“娘亲怎么知道这么多?你也见过神仙吗?”
稚子口中常常问出这句话,邪七娘就笑着回答:“许多人都知道的,但他们并非见过神仙,神仙啊,是很少下凡的。”
“娘亲说说紫极星君吧,隔壁阿花说这位神君掌管星宿,还能预测神仙的命数,特别厉害!”
孩子的眼里闪着和天上星星一样的亮光,邪七娘尽她所能为稚子解惑,“紫极星君从星宿中诞生,知晓天上的每颗星,而有一些星星,代表的就是某位神仙。”
“那哪些星是代表神仙的?”
“这些就只有紫极星君知道了。”
“哦……”稚子没有得到答案,显得有些没劲,邪七娘拍拍他的头,笑道:“天上不止他一位神仙,还有西海鹊神,钱来财神……”
稚子在追问,“还有呢还有呢?”
“还有啊,就是与天神君齐名的青于木君,他管天下草木花树,手下有百花仙子,更是掌管春去秋来,节气变更。”
“还有一位啊,叫做虚极云神……”
交谈的声音在夜里慢慢淡去,天上有几颗星星闪烁着,像是被风吹熄了。
那些神话是讲不完的,邪七娘却很乐意给孩子讲这些,每夜都要说到口干舌燥才罢休。
她的孩子很喜欢这些故事。
而七年后,邪七娘却意外身死,成为阳间一抹孤魂,再次见到了苏与卿。
七年光阴不少,但苏与卿身上并无过多变化,邪七娘在山林间碰到他,还被苏与卿吓了一跳。
因为苏与卿是从棺材里出来的。
他一身红衣似火,坐在棺材当中,冷冽的眉眼因带着困意柔和些了,但还是把邪七娘这抹孤魂吓的脸色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