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自抄 - 红楼旧事 - 则美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红楼旧事 >

第134章 自抄

“你这人也太坏了,那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现在翻出来,她们未必能把东西给你找全乎了”。眼看着天气热了起来,贾故摇着扇子,和贾赦两个人在院子里乘凉,看着贾赦就知道他这人这会儿心里正憋着坏了。

“你是不知道,我昨日去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要把琏儿他娘的东西要回来,我也知道,现在库房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也只是想让他们知道,皇上派人来传过这样的口谕,他日就算有人发现了几位王爷的府邸里面有贾家的东西,也有一个说头。可是昨日他们的举动可把我气坏了,你说这是凭什么呢,好歹我也是老公爷的儿子,贾琏还是我的嫡子呢,为何要在老太太那里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做,他们往后会怎么样,必定是知道家里面没钱了,他们就会想各种歪门邪道。”

贾赦满不在乎的说,“这和我无关,除非造反,其他罪过还牵连不到我。再说了,歪门邪道的事情,他们以前也不是没办过。”

“到时候他们真的东西拿不出来,钱也拿不出来,你怎么收场?难不成还要真的去大理寺状告他们。”

贾赦想了一会儿,“你不知道老太太那个人,她这种人,最看重的还是脸面,家里面为何还撑着架子不倒,还不是因为舍不下那张脸吗,在丢人和拿东西之间,她肯定会把我要的东西给我。”

“年代太久远了,这十几年二十几年,布料就能放烂了,更别说其他东西,哪怕就是些金银也早就变色了。”

“我知道,能要多少是多少,不过这下我和他们彻底撕破脸皮了,我今天来就是和你商量这件事情,你往江南送信,把他们兄弟两个扣下来。等我孙子回家的时候,你直接让你的人在宫门口截下来,带你们家。我现在就这一个孙子,他要是出了一丁点的事儿,比要了我的命还让我难受,再说了,我也怕他学坏,他天天跟着他表兄弟,他要是学坏了,宫里的皇子也带坏了,到时候皇上想砍了我的脑袋,轻而易举。”

“事情没你想的那么坏,你放心好了。”

“我早些年听说大嫂的那个白玉手炉摔碎了,赖家的那个婆子怎么拿着呢?”

王夫人对其他的倒不在意,倒是对自己吐出去一批钱财觉得非常愤怒,这个时候转移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出一个共同的敌人。

史太君听了她的说法,心里非常愤怒。刚刚被大儿子顶了一通,破财消灾不说甚至母子两个撕破脸皮。这个时候儿媳妇又要倒打一耙,让她看来自己已经日暮西山,镇不住下面这些牛鬼蛇神了。

赖婆子是她的心腹,赖家是先前老公爷的心腹。史太君上了年纪对待这些跟随自己一辈子的人,用的会更顺手一些。加上这么长时间,他一直把持着府中的大权,早就惹得儿媳妇不满。儿媳妇也并非是一个人,他这么多年收拢的奴才,从娘家带过来的陪房,都眼睁睁的看着府里面有油水的差事。

王夫人觉得是一个夺权的好机会。

这个时候出手的好处比较多,第一能缓解家里边儿的危机。第二能弄一笔外财,度过目前眼下的困境。第三,能把婆婆的势力一网打尽,自己的人马上位也成了名正言顺水到渠成的事情。

她就撇开史太君和贾政商量这件事情。

贾政对这件事情最大的担心是怕名声不好。

“顺天府的那些差官们都这么说,说咱们家库房这事儿是家贼所为。若是刚才大老爷说的那句话是真的,家里的老鼠真的是胆大妄为,平时偷一点也就算了,这次居然把咱们的库房给咱们搬空了。若是这事传出去,老爷少不得会有一个治家不严的名声……,”

贾政一听,思考了一遍,果真如此,若是把奴才们偷盗的事情闹出来,虽然会有一个御下不严得罪过,但是好歹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

王夫人和他这么多年的夫妻,早就摸透他表情的变化。

看他现在的态度,就知道这件事情已经答应了。夫妻两个人也就是说了几句话的事情而已。在座的小辈们有的看不明白,有的已经明白。

王夫人就说,“这种事情贵就贵在一个快字,还有一个稳字,择日不如撞日,咱们今日就派人去各家看看,要是咱们家的东西别拘着真假,先拿回来再说。”

史太君愤怒之至,拍了一下榻,“这主意你们居然也敢想,外头的大人们没有来咱们家抄家,你们已经先自己抄了自己,祖宗几辈子的脸面都被你们丢了干净。”

贾政离开位置,跪在地上大哭,“儿子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刚才大哥的样子您也看见了,他一步一步逼迫完全不给儿子一条活路。这么一大家子人,过了眼前这一关,马上就是中秋,中秋又怎么送礼才不失了面子。难不成还要让老太太太太和家里面的儿媳妇拿嫁妆补上”。

史太君也知道这个道理,一边是自己的儿孙,一边是奴仆。只得扶了自己的脑袋,对鸳鸯说,“我被那孽障气的头疼,我到里面躺一躺。”

史太君一离开王夫人就赶快把薛宝钗叫到跟前。

“好孩子,我想了想,咱们这种人家,下人已经养了好几辈人,个个盘根错节,连络有亲,一旦走露了消息,到时候一两银子也抄不出来,咱们家还丢人。你现在只管回你娘家去找你娘借人手,交给老爷,让你们家的人帮着咱们做这件事情”。

薛宝钗听了话,立即回了娘家。

薛家本身就是附庸贾家居住,前后也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薛宝钗回到了家里。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薛太太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再看一看薛宝钗的脸色。急得跟什么似的,“我的儿,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大晚上的有事儿你打发个人过来,说一声不就完了,何苦自己跑一趟。可是和宝玉吵架了,你这么往娘家一跑,有理的事儿也变成了没理的事儿……”

事情紧急,薛宝钗也不想跟自己亲娘再唠叨下去,“妈妈,我哥哥呢?”

这几天薛蟠就要娶媳妇儿,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听说薛宝钗回来了,自己也往薛太太的房里来。

薛宝钗见了哥哥,母子兄妹三个人在屋子里面把这件事情讲了一遍。

有这样的热闹凑,薛蟠当时就答应了。

他们本想把事情做得隐秘一些,可不到两天的时间,这件事情大街小巷都在议论。

像这种豪门秘辛,对于一些在街头巷尾的人家来说。也不过是一些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对于一些豪门家族来说,觉得这件事情自己也该注意一下。但是学着他们那样查抄奴才的还没有第二家。

事情过去了三天,佟夫人才知道了这件事,还是在安阳公主府知道的。

这些天贾A的小女儿已经会走几步路了。佟夫人就带着她去了公主府里面,安阳长公主在家呆的无聊,正好碰上了这件事情,加上辈分又相当,和佟夫人说这些闲话不担心她往外传,就拉着佟夫人一起来聊聊。

“你听说了吗?”安阳长公主神秘兮兮的说,“他们这次查抄的东西多得数不清,传言七八十个人,抬了一上午才把那些财物抬完。”

“真的假的?这种事情大家都是以讹传讹,奴才的家里能有多少东西。”

安阳长公主对佟夫人说,“这可不一定,外边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比如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个奴才打碎了一件瓷器,可这个瓷器偏偏是前朝的古物,前几天在那个奴才家里面找到了。还有就是某年某月某日家里的哪一个主子过寿丢失了金银盘子若干,这些金银器皿又在哪个奴才家里看到了。”

然后给了佟夫人一个你知道的眼神。

佟夫人听得大为惊叹,“这哪里是奴才呀?分明是一窝子家贼。”

“前些日子不是说这家的东西丢了吗?库房被搬空了,顺天府上门跟他们家的人说,这事儿啊,是家贼。如今看着可不正好对应了吗?”

两个贵妇人对着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

她们能这样想,那么京城的老少爷们,当然也是这么想。

御史们也很忙,忙着在打嘴仗。

这件事情非常说起来比较简单,说到底还是因为奴才偷了主家的东西,被主家发现逮住,人赃并获。

但是这些奴才里面也并非全部都是奴才。比如说赖家,他们家几辈人都是奴才,可偏偏有一个一出生就放了奴籍,成了良民。家里面所有的钱财记在这良民名下,贾家把东西抬走了,那么就等于说是抢了良民。

迂腐的人说贾家这是仗势欺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