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江南好(1)
江南是个好地方,这里和北方有着明显的区别,最大的不同之处,对于贾A来说,就是每个人的脾性随着地域显得柔弱或者是刚强。
贾A在北地长大,在他的印象里那里无论男女都能上马拉弓射箭,下马杀敌做饭。每个人都不会对生活太讲究,对北边的人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与天斗,与地斗,与气温斗,与敌人斗。就是标榜自己是读书人的人,也带着一团匪气,他们腰上悬挂的宝剑和弯刀从来不是装饰品,说话的时候喜欢扯着嗓门,高兴的时候喜欢露出牙齿大笑。
但是江南不同,江南的一切都透着温婉。就是七尺男儿,也显得文质彬彬,喝酒的时候他们只喝黄酒,说话的时候他们轻声细语,甚至有的时候让贾A不能分辨清楚男女,因为有些男人也太害羞了。
除了这些之外,江南的景色也非常的秀丽,贾A当年读书的时候,读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也读到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等到贾A真正来到江南之后,在这里居住了几年,才知道江南好,好在这里的繁华。就如柳三变说的那样,“……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
这里的繁华依托于鱼米之乡,依托于各种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依托于坐在街角巷尾的手艺人。
贾A骑在马上,看着两岸川流不息的人群,在心里面感叹了一声,“真想一辈子都住在江南。”
但是他自己内心里非常清楚明白,自家的根基在北地,江南再好,也终究不是故乡。
心里面刚这样感慨万千,但是却看到了一个眼熟的人。
一群女子簇拥着几个官家小姐,从一家银楼里面下来,似乎挑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人叽叽喳喳的如百灵鸟在耳边欢叫。
他也只不过盯着这群人,多看了几眼,随后扬鞭催马,与这群姑娘们擦肩而过。
但是到了下午的时候,就有些人拐弯抹角的打听他看上了哪位姑娘。
贾A回家的时候,心想这件事不能瞒着媳妇,刚回到后院,就看到儿子贾楠从他母亲的院子里出来,远远的看到父亲从外边回来,家能欢快的跑过去,笑的时候露出嘴里的豁子。
他现在已经开始换牙,门牙已经掉了。
江南的阳光比北边儿的更热烈一些,贾楠特别喜欢在外边奔跑,所以当他笑的时候牙齿特别白,面色就有点黝黑。
“爹你回来了?我今天的功课已经写完了,刚刚交给了娘亲,我今天能出去玩儿了吗?”
贾A板着脸,“就知道玩,今天弓马骑射练习了吗?”
不用说根本就没有。
贾A语重心长的跟儿子说,“咱们家就靠马上功夫才有了今天的富贵,你要是连这个都不精通,我都没有脸回京城见你祖父了,当时带你来江南的时候,我可是向他保证,要让你日后也能成一个大将军,你见过有爬不上马的大将军吗?”
“我又不是不会骑马,又不是不会射箭,只不过今天没有……”
“一天不拉弓,手都能生,知道你这几天想出去玩,先忍耐几天,过几天我带着你去城外打猎,咱们痛快的玩几天,但是在这几天前面你可要老实听话。”
贾楠特别高兴,欢快的答应了一声,向着马厩跑了过去。
贾A对着儿子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抬腿进了妻子的院子里。
齐静安已经身怀六甲,挺着肚子,艰难的坐在榻上,“这小东西就生在江南了。”
“生在这边也好,过些天这里也不算太冷,你坐月子也不受罪。”
齐静安挺着肚子看了看丈夫,想了一下,“今儿有人往咱们府里递了帖子,我想原本是相熟的人家,就请他们进来坐坐。谁知道他们是替人传话的,说您今天上午的时候在前门大街……”
贾A就摆手,让屋子里面的下人的全部出去,“咱们成亲这么久了,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
“自然清楚大爷是什么人,你向来是非礼勿视,我倒并不是揪着男女之事跟你在这里撒娇卖乖,只是想着到底是谁让大爷多看一眼,难不成是认识?听说那群姑娘们的身份也不低,要是以后碰上,也省得我做错了什么事,得罪了什么人。也只是问一问大爷而已,你想到哪去了”。
贾A想到老婆一直是个醋罐子。今儿能说这话,无论真假,他心里都觉得老婆真是学聪明了。
“我把人打发下去,就是跟你说这事儿,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多嘴”。
贾A挨着齐静安坐在她耳边悄悄地说,“我瞧的其中一个姑娘,长得有几分像宁国府的四姑娘,你知道我以前去荣国府的时候见过她们,所以就觉得有几分像,故而今天多看了她们几眼。”
“这可是真的,也许只是人长得像而已。”
贾A叹了一口气,“也许吧,只是长得像,听有些先生们说,天下当中。也只有五种长相,十个人里面就有两个人,在某一部分长得比较像的,不管是嘴巴,眼睛或者是鼻子,总能找出来相同的地方。”
宁国府和荣国府对外的说法都是说他们的四姑娘在家里养病,知道贾惜春不在府里的人非常的少,这件事情贾A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所以这个时候看到她,自然会控制不住自己,多看了几眼。
“看上去过得不赖,整个人笑的也甚是开心,这就够了。”
贾A觉得没必要把这事儿向老婆挑明。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既然她在江南已经有了交好的朋友,能融入到一个新的家庭里面,就没必要把这件事情向另外一个人说起,以免中途横生枝节。导致最后功亏一篑。
贾A以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谁知道过了几天之后,有人请他去游园。
游园这种事情让贾A觉得是一件风雅的事情。而且江南的园林修建的精巧漂亮,每一家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但是整体上都讲究一步一景。
看这些人的时候,贾A都下意识的和荣国府的大观园比较一下。
至今回想起大观园见的富丽灵巧,并不比江南的园林逊色,若是荣国府的地方再大一些钱财更多一些,恐怕建出来的园子当举世无双。
“贾大人,您请这边走,今日安排了一班苏州小戏,请大人赏脸”。
转过一个弯就能听见水阁上传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水阁对面的走廊上面排了许多座位。旁边的亭子里面坐了许多女眷。
贾A站住脚步,“刘大人,本官以为也只是游园而已,清清静静的过一下午,谁知道有如此大的阵势,这和本官想的不一样啊。”
“大人您看见廊子后面的屋子了吗?若是觉得吵闹,可先退回屋子里面歇一歇,想听了再出来听他们唱两嗓子,实在是家中老母亲喜欢他们这个戏班子,这戏班子可真的难请。您这边请下官给您说说这个戏班子……”
一群人簇拥者贾A往前走,贾A心里冷笑一声,知道今天又有人给自己设下圈套,但是这些手段玩来玩去,没一点新鲜的,时间久了,也提不起什么劲儿来和他们玩。
等众人落座,刘大人就坐在贾A后面,讲解这个戏班子,“他们是一班的贵人家的戏子,前段时间太上皇病了,皇上不是下令各家禁宴席玩乐吗?许多贵人家的戏班子纷纷解散,都出来自谋生路,这个泰和班就是如此,他们听说有些人在王府里面呆过,有些人甚至是教坊里面的台柱子……”
“刘大人,你说这些人有可能出身王府本官还行,你若说他们出身教坊,那本官就不信了。教坊司都是些什么人?刘大人难道不知道吗,他们都是犯官之后,都是带罪之身,怎么能自谋生路?”
“这……想来是外边有些人以讹传讹,抬高自己身价,咱们懂这个道理,但是外边的老百姓却不懂,想着教坊司的戏曲要比其他地方的好看一些,大人您请看,现在唱闺门旦的这位,听说有一项绝活……”。
贾A打了一个哈欠,“戏子而已,绝活不绝活的先不说,本官这会儿有点困,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