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图穷
图穷
因为贾宝玉所作所谓,贾A自然也不用在腊八的时候去甄家看戏喝酒。不管怎么说,因为贾宝玉都不靠谱,让甄家人一番打算全付诸流水。
过了腊八节没多久,秦淮河上又来了一队船队,这支队伍就是用过后送嫁的队伍。上一批队伍装的全是嫁妆用的自然是货船。这次是送人,来的大部分都是楼船。
金陵城的人又看了一番热闹,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花船上的名妓,都对着这次队伍指指点点,更多的却是在羡慕人家的富贵。
夏至今天扯了一个谎话来给花儿送东西,刚上船没多久,就听见外边有人惊呼。他和一群暗卫们从船舱里出来都站在甲板上,看着眼前长长的一排队伍,每个人的心情都不太好。
花儿跟身边的老妈子说,“妈妈看见了吗?谁家的姑娘出嫁不来一个女人来到全是男人?这哪是送嫁的队伍分明是没拿兵器的私兵。”
“但是你先在这里看着,我现在去写信,咱们立即飞鸽传书。”说完之后急急忙忙的提着裙子到船舱里去了。
旁边花船上的女人们也站在甲板上,纷纷调笑彼此,“看看人家好大的架势。等过几天宝儿也来了,你们也赶快上去奉承没准啊也能去京城呢。”
下次往旁边的花船上看了看,对其他人说“给我准备一艘小船儿,我要回去跟我们家大爷说说。”
这个消息早已经在金陵城中间传开了,贾A的眼线布满了整座金陵城。不用夏至回来跟他说,他也知道荣国府送嫁的人马进了城。
“我的好大爷啊,您真的以为那是送嫁的队伍呢,要是送嫁人家好歹也该有几分陪房。也该用一些丫鬟婆子,可是您没看见,船上一水儿的都是一些孔武有力的大汉。我数了数人还不少呢,少说有这个数。”
他把一只手伸出来的,更贾A比划了比划。
“这事你就别管了。我已经让春分去联络一些人马,上一次画他们给我的那个地图和名单,现在也该开始让他们动一动了。你去外面盯着这些人,看到底去哪儿了。到时候咱们也不要让他们弄的措手不及。”
次日,贾宝玉带着贾环甄宝玉来拜访贾A,这一次也非常顺利的进入了贾A的官邸。
“上次我喝醉之后觉得太失礼,到底是给大哥哥添麻烦了,一直因为抹不开脸不敢上门来道歉……”
贾A他让他不要再说下去,“说这些话就显得有些生分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不知道?今日来是有什么事吗?”
贾宝玉就给他引荐甄宝玉和贾环,这几年在江南的官场,和贾A交往都一直是甄家的大人们,对他们下一辈儿的人,贾A也没兴趣认识,而且他这个人也是出了名的不喜欢提携别人的人。我是有先生凭着交情什么的上门拜见,有交情了,那就见一见,没交情了见见面都没机会。
所以直到这个时候加成才正眼看甄宝玉。
“哎呀,居然长得跟宝玉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要不是因为我知道你们,第一眼看见你们两个,还以为是双胞胎呢。”
“一直仰慕大人近日才有机会一见,大人果然如传言那般少年英雄。真是我辈楷模……”甄宝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贾A打断。
“还以为你跟宝玉两个人脾性相投。可是跟你一比宝玉可就算不上机灵了。宝玉这个人的脾气我是知道的,一向看不上我们这种做官的。从不会把我当楷模,是不是宝玉?”
下面站着的两个叫宝玉的人,都表现得有点不好意思。贾环趁机向前一步。“给大哥哥请安。”
“环儿是吧?也有好几年没见过你了,你也长这么大了,这次来是送你三姐姐出嫁的是吗?”
“是,大哥哥,这是我们府里的请柬,这是老太太亲口所述,老爷亲笔写的。请大哥哥一定要来,而且三姐姐嫁到南边虽然说是嫁回老家了,但是这里并不认识几个人。有大哥哥来参加她的婚礼也能让她心里面好受一些。”
传言说这个庶子一直以来猥琐不堪,没想到就这几句话,对答的还算得体。贾A就不面对他高看了一眼,伸手把请柬要过来,翻了几下之后,就放在手边的桌子上,“日子定在了腊月二十八。会不会太晚了,腊月二十八之后就要过年了。”
要紧的是今年没有年三十,也就是说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夜。
“不晚不晚。我们请了许多高僧推算。说腊月二十八那天是姐姐姐夫的吉日。放在这一天,对他们两个来说都好。”
腊月二十八也该是动手的日子了。
“好的,等腊月二十八那天,我一定去。”
他这话说出来之后,让贾宝玉和甄宝玉都非常高兴。贾宝玉高兴的事到底和贾A是亲的堂兄弟。他来的时候老太太和老爷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A大哥哥请过来,用老太太的话来说“都是一家子血脉之亲,加上又在老家,列祖列宗们都看着呢,咱们怎么说也要把A儿叫过来。要不然主动看了也不高兴。”
甄宝玉想的是,“只要你来了,保证让你有来无回。”
贾环羡慕的看了一眼贾A,盘算着等过完年回京城,老爷说的话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宁国府虽然不如自己家,但是好歹也有个爵位,更好的地方就是自己搬出去住,再也不用看太太的脸色。自己跑这一趟也值了,到底以后也是有爵位的人了,想到这,让贾环心里特别高兴。
远在京城的贾故,最近这一段日子特别的忙。贾赦再侯府等他等了大半天,看着天已经黑了,人才回来。
“怎么认识到过年的时候你就越忙。我就打发人找你,满京城的找,也没找到你。你是到哪去了?”
贾故疲惫的坐下来,“还能去哪?当然去衙门里。后半天的时候又进宫了。”
“听这意思,是不是皇上要让你官复原职了?”
贾故点了点头,“你说的八九不离十,反正这一阵子要忙一些,今年上半年的时候,不是南边有打仗吗?户部的那帮人说账目对不上,我还要再去跟着对账。见过我这么憋屈的官儿没有?”
“你也别嫌弃了,我这不做官的,羡慕你这做官的。不说这个了,今天贾家的好多人来找我。这不是马上就要过年了吗?不是各家都要筹措的开始祭祖了吗?他们还想让我回去跟他们一块祭祖呢。”
“你去给老公爷做一个檀香木的灵位。学着我也是到年底的时候去拜一拜,那是咱们亲爹,也必然不会埋怨你。”
贾赦点点头,眼看着天已经黑透了,站起来准备走,“我知道你年前事儿多也忙。我今天是最后一次来找你了,你记得……保重。”
“你也保重,不送你了。”
京城的腊月二十八傍晚,天上开始下雪,刚开始的时候的小雪粒,过了半个时辰就开始下鹅毛大雪。贾故在自己的棉袄外面披上铠甲,把佩刀插在腰带上,外边的战马上放着链枷马槊雕花宝弓,贾故把几把匕首藏在身上,问外边的亲卫,“什么时辰了?”
“再有两刻钟就要进宫。”
“也不要等两刻钟之后了,现在走吧。”
皇宫里面皇帝正在看雪景,大学纷纷扬扬的洒在宫里,银装素裹,把房顶狰狞的兽头都掩盖了。
看到贾A进来,皇帝心情好的跟贾故谈论典故,“晋朝的时候,王谢都是大家族,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面,谢家在教自家孩子读书的时候。问家里的孩子们,大雪纷纷,该如何比喻,有的说是像盐,只有谢道韫说像柳絮,后来都用咏絮之才说女子的文才高。”
贾故站在一边没有说话,皇帝抬头看看他,“爱卿莫非觉得这个说法不对?”
“臣只觉得李太白说的好,燕山雪花大如席,比柳絮好听多了。”
“不管是大如席还是像柳絮抑或像盐,这场雪来的都不是时候。不过要对宫外的百姓们来说,这正是瑞雪兆丰年呢。该带来的人带了吗?”
“带来了,全部安置了起来。只听您一声令下,都是些好小伙子。到时候肯定悍不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