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应对
贾宝玉回到了京城,其中最坐立难安的人是史太君。
她听说贾宝玉回来了之后,把贾赦叫到跟前,“你去问问你兄弟,现在宝玉回来了,他什么时候把人带回来?”
贾赦觉得老太太太不讲理,“宝玉刚刚回来,刑部还没有过堂,他如何能把人提出来,再有就是再过几天皇上就要下旨进封他为国公,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你让他把一个死刑犯从大牢里面弄出来,这…”
他的话还没说完,老太太的眼睛一横,“拿自个兄弟的血染乌纱,自己还洋洋自得,这坏良心厚脸皮的,也难找出第二个。”
“您老人家说的没错,踩自个儿兄弟铺自己前程的,向来没啥好下场,远都不说,老二当年要不是伪造了老公爷的遗书,爵位不还是稳稳当当的在我身上。”
老太太听完之后非常不自然嘟囔了一句,“胡说八道,那明明是老公爷留下来的”说完也不给贾赦说话的功夫,“我把你叫过来就是让你提醒着他,别忘了他答应我的事情。”
贾赦也只是回答了一句,“知道了。”
正月二十六,宫里面就放出旨意,晋升贾故为卫国公。一时之间,全家上下喜气洋洋,贾赦带着自个儿的儿子贾琏去帮忙。到了夜深人静把客人们都送走之后,贾故贾赦,带着贾A贾琏在一起吃饭。
贾赦这个人在此时此刻有点多愁善感,“若是父亲还在。看见你有此成就,必然欣慰。来咱们哥俩走一杯。”
他们两个喝完,旁边的贾琏赶快替他们两个满上。
说到了前面的老公爷,就不可避免的想起来老太太,贾赦就趁着酒兴把老太太吩咐过的话说了一遍。
“这几天她天天催着让我来找你,问你什么时候把宝玉提出来,要我说你就别再沾这事儿了,这是谁沾谁恶心。”
贾琏也在一边说话,“叔父还需要明哲保身,这个时候正是万众瞩目的时候,若是有一点做错了,少不得要有人在皇上面前参叔父一本,到时候就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贾故摇了摇头,“皇上虽然把爵位收回去了,但是话说回来,咱们家祖上到底为了皇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皇上也不会让老国公爷的血脉就此断绝,曾经答应过我,到时候要留他们家一个人的性名,我想了想还是把宝玉提出来算了,再说了宝玉自始至终没有插手这件事情,虽然送了一些东西到江南,但是出面的全部是薛蟠,落到纸上的证据也是薛蟠签的名,和宝玉没什么关系。”
实际情况就是皇帝承诺过,若是贾政把四位异姓王牵扯下水,不管是贾家的任何一个人,只要贾政点头,就会留这个人一条性命,赦免他的罪状,前提只能是一个人。
皇帝的承诺不能说出来,特别是四位异姓王的势力现在还不算是彻底拔除干净的时候,这种见不得光的交易,更加不能提出来。贾故也只是含糊说祖上的功绩让皇上网开了一面。
贾赦听完之后放心了不少,“若是皇上知道这件事情,他日东窗事发也不怕皇上降罪。宝玉要是能逃得一命也是上天恩宠,既然有这件事情,那我就早点和老太太说,也让老太太早日放心,顺便再给他们准备一个院子,这几年总是要先照顾着他们。”
没想到中间还有这样的变故,贾琏提着酒壶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什么主意,越往后就变得越来越心神恍惚。替他斟酒的活就落到了贾A身上。贾琏的恍恍惚惚让贾赦看在眼里,再比较旁边成熟稳重的贾A,贾赦就放弃了这个儿子,转头跟贾故商量,“我那个孙儿你也知道,读书是好,但是骑不得马拉不开弓,我打算让人把他送到你这里,你拨个侍卫教着他,让他也好歹学着一些上马下马的功夫。”
这种事情,别说贾故,就是贾A也会满嘴的答应下来。“伯父放心,正好楠儿最近也在学习弓马骑射,让他们兄弟两个一起学习,互相激励,也能拉近彼此关系,再好不过了。”
从贾故那里出来,回去的路上,贾赦少不了对这贾琏骂了一顿,贾赦顶着一头的吐沫星子回到家里,王熙凤和平儿还没有睡觉,都在等着他。
“今天喝了多少酒?那边热闹不热闹?”
贾琏点了点头,“怎么不热闹?旧贵新贵来了无数。A兄弟从早到晚都没闲着,一天水米不曾粘牙,等到宾客都走了才捞到了一碗面条填吧填吧肚子。”
就这短短几句话,让王熙凤生出无限的向往,嘴里还埋怨着贾赦“老爷也真是,我说去帮忙吧,他还不让我去,非要在家伺候老太太,这样热闹的事情若是不帮忙,婶子他们婆媳两个怎么能应付得来。”
贾琏歪在榻上,怔怔的看着窗户外边,王熙凤说完话没得到回应,扭头一看就忍不住推了丈夫一下,“想什么呢?”
贾琏烦躁的让平儿出门守着,“晚上陪着老爷和叔父吃饭,才知道原来宝玉能出来这事儿不简单,听说这是皇上准许了的,你说宝玉出来是肯定的了,那这笔银子?”
前几天鸳鸯那走失的侄子终于回到了家里面,鸳鸯也遵循承诺带着贾琏去了城外的一个地方,从地下挖出来一个箱子,里面正好是一万两银子。
“到时候宝玉出来了,老太太要是让人去取银子,银子没了你说接下来怎么办??”
王熙凤听了贾琏的话,也只是撇了撇嘴,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事儿跟咱们又没关系,看银子的是鸳鸯,弄丢银子的也是鸳鸯,到时候大不了老太太拿着自己的丫头出出气,跟咱们没关系你就不要胡思乱想,省得露了马脚让老太太看了出来。”
“要是鸳鸯那贱蹄子在老太太跟前说了什么呢?”
王熙凤想了想,也有这个可能,“咱们在老太太跟前可没有鸳鸯有面子,鸳鸯要是诚心诚意把这件事情赖在咱们身上,到时候咱们也说不清楚。”
贾琏最佩服王熙凤的就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本来就是自家贪了这笔银子,到了王熙凤的嘴里,变成了鸳鸯弄丢了这笔银子,偏偏要诬赖在自家两口子身上。
王熙凤想了一会儿,“都说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要是让鸳鸯病了…你觉得呢?”
“若是病了,总要有好起来的时候,再说她就是个奴才秧子,老太太就是要问她事情,哪怕病得糊涂起不来了,也要答应老太太一声。”
“那怎么办?”
确实是没有办法,这批银子怪就怪在太着急着动手了。
王熙凤想了一会儿,一拍巴掌,“让我说干脆咱们一不做二不休就跟老太太说鸳鸯的年纪大了,该拉出去配小子了…”
若是把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随便配一个小子,贾琏自己也不乐意,“别胡乱出主意,老太太留着她看着这笔钱,十有八九是想把她留给宝玉,你把她配小子了,老太太也不答应。”
“那这怎么办?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行,咱们还能让一个奴才拿捏着?”
确实是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贾琏烦躁的在地上不停的走来走去,嘴里还在抱怨着,“你说老太太这么精明干什么,人家都说像她这样年纪的老人家,要么是糊涂了,要么是记性不明白了,偏偏咱们家的老太太既不糊涂又明白着。”
贾琏只说了这两句话,但是王熙凤转念一想,“要不然等宝玉回来了咱们就来个死不认账,就说老太太糊涂,没有的事她偏偏觉得有,在家吵吵嚷嚷。”
起初贾琏觉得这个办法好,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行“别人可能会当真,但是咱们家老爷不会当真,老太太糊涂不糊涂,老爷清楚的,再说了老爷也知道有笔银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嘱咐我不许打银子的主意,咱们现在不仅瞒着老太太也瞒着老爷呢,如果让老爷知道了少不得要打断我的腿。”
打断腿是小事,可能银子还要再吐出来。
果然有些事情做的时机不对,后患无穷。
两口子在屋子里面想尽各种办法,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要不然这样,这笔银子只有鸳鸯一个人知道下落,要是花钱的时候老太太不可能让鸳鸯一口气把所有银子都拿出来,老太太让鸳鸯去取银子的时候,咱们就把银子给鸳鸯,你想想老太太吃咱们家的,用咱们家的还要再带上一个宝玉,也没有花大钱的时候,一次取个一百两二百两,三百两五百两,到时候他们要多少咱们给多少,只要不超过大数,咱们就给先把这几次应付过去,你觉得呢?”
这个办法确实能够解决眼前火烧眉毛的事情,至于最后能不能把事情彻底解决过去,那也只能等以后再想办法了。
“就按你说的办,也只能这样了,过两天让鸳鸯出来就把这个主意跟她说一说,老太太也不是空手出来的,肯定带的有细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