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苏敏官头一次坐上没有蒸汽烟囱和煤气锅炉的船,兴奋得如同过年。
别人脸朝窗外看景,他立在“游客止步”的牌子外,眼巴巴往操作室里瞅。又循着舷内发动机的声音,认真往门缝里看。
林玉婵忍无可忍,她特意定的顶层无遮挡座位哎!
这难不住她。用学校账号登入专业船舶网上交流平台,下载同型号客船的产品手册,让他回去再读。
苏敏官乖乖跟她回了顶层。桌上已经送来了茶点和咖啡。广播里响起开场白。
“珠江,是中国境内第四长河流,全长2400公里,流域横跨六省……”
天色彻底黑下来。珠江两岸灯光璀璨,毫无阻塞的现代感扑面而来。
碧水潋滟,华灯闪烁,到处都是明珠,水面上异彩变幻。时而金碧辉煌,时而玲珑剔透。清凉的夜风吹拂水面,吹出万花筒一般的倒影。
苏敏官额头抵着窗框,默默地看。第一反应是这些亮光要烧多少煤,但放眼望去没看到烟囱,才想起来如今都用电。简略计算,点亮一栋楼的能源,约莫够以前百姓烧一年的灶。
要是慈禧敢这么搞她的寿宴,大清估计还能早亡几年。
而今天,这些昂贵的流光溢彩,是每个寻常百姓都有资格享受的快乐。廉价得近乎免费。
二十一世纪真是什么都好,就是房价实在太离谱……
他胡思乱想一会儿,目光逐渐专注,搂着林玉婵,故作镇定地辨认岸边景色。
“那是沙面岛,我从没从这个角度看过……粤海关,钟楼什么时候盖的?――啊,这是哪?”
广播里的女声适时告诉他,这栋高楼是白天鹅宾馆,新中国第一座五星级酒店,是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象征……
苏敏官轻声问:“比利顺德怎样?”
他走南闯北,也住过不少旅店,但总喜欢拿利顺德当标杆。林玉婵看出他居心,脸上一热,笑道:“以后去住住试试。”
船行到海珠岛西洲,掉头向东。右侧钟声飘扬,那是曾经的天地会据点海幢寺。寺内鹰爪兰犹在,只不过不再养猪。
江面上多座大桥横跨。从民国时代的海珠桥,到双塔式斜拉桥海印桥,到通车仅十年的猎德大桥,姿态各不相同,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游船经过中大码头和星海音乐厅,在夜幕繁花中探入光晕婉转的海心沙,周围骤然明亮起来,整个世界升高了一个维度。
不少游客站起来咔咔拍照。
“广州塔,小蛮腰。”林玉婵不等广播,自己先得意地介绍,”对面是花城广场,新的城市中轴线。”
此处已出了老城区,在大清时代不过水墟和村落。然而现在,却是广州新商圈的所在。
一轮圆月悬在广州塔身畔。苏敏官不好意思问这塔多高,待会自己查便是。
他从未被这么丰富的灯光包围过。在这地上天官一般的海市蜃楼里,个人显得无比渺小。
林玉婵本以为会收获土包子一串惊叹,转头看,他却始终安静,甚至目光怅然,隐约带水色。
他不是那种感情外露的人。她轻声问:“怎么啦?”
“阿妹,”苏敏官搂住她肩膀,相拥许久,才轻声问,“你是想在这里做一个普通学生,还是愿意回去,在腥风血雨里出人头地?”
她侧首,对上他探寻的眼神。
她意识到,这也是他反复诘问自己的问题。
她想了想,说:“没有过去先辈的牺牲拼搏,也没有今天享受安逸的普通人。”
不过,如今的世界危机犹在。也许哪一日,普通人也需要响应召唤,又一次用自己的血肉,铸就历史的拐点。
思及此处,林玉婵忽然有些慌张,轻声对身边人说:“你不要那么快回去。”
他笑了,低头吻她,在她眼中看到金粉一般的灯光倒影。
她和过去不同。柔顺的黑发清清爽爽地披散,不似大清姑娘将头发编著盘着。零星的刘海遮着额头,发梢在肩头活泼地弹跳,他忍不住伸手梳理,越梳越爱。
“不会的。”
他有预感,约莫会陪她过完这平凡而安稳的一生,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用全新的方式绽放异彩。然后,带着汲取的能量,回到那个他原本应该奋斗的地方。
忽然身边有人轻笑。怀中异样。林玉婵脸色激红,生硬地从缠绵中钻出来,回过头,僵硬地打招呼:“李……李教授好……”
苏敏官回头,只见一个穿西装裙的老太太,正和蔼地朝他笑。
他低声问:“教授?”
“我、我们院的,”林玉婵四肢简直不知道往哪儿放,磕磕绊绊介绍,“放弃藤校教职回来的,大、大牛。外交部的顾、顾问……”
大牛教授为什么还会参加这么傻的旅游项目啊!
再一看,老太太身边一群老太太,个个花枝招展,敢情是个暑假闺蜜团。
老教授笑盈盈,不出意外地开始八卦,问小伙子叫什么,多大了,哪里人,跟林同学谈多久了……
苏敏官藏住审视的目光,一边答,一边诧异。
女子留学国外,做大学教授,做官府幕僚,看样子从业至少二十年。而且,撞到自己学生的儿女私情,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而很开心的样子……
后生可畏。这二十一世纪的花花世界,比他想得还有趣。
“刚来,”他放心地将林玉婵搂紧了些,礼貌地笑着答话,“小时候……住在很远的地方。普通话还不太好,见谅。”
林玉婵抿嘴笑。悄悄拉他袖子,让他收敛点,别穿帮。
脚下忽然微微一晃。游客们奔向一个方向,举起各种型号的手机,把“老年闺蜜团”冲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