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星海共鸣 - 潮涌中的灯塔 - lkaisai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潮涌中的灯塔 >

第164章:星海共鸣

鸿蒙集团在星际舞台上的稳步崛起,终于引起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星际文明——「织梦者」的关注。这个掌握着空间折叠技术的文明,通过观测发现鸿蒙集团的发展轨迹与他们数百年前的预言惊人相似。在一个静谧的宇宙清晨,织梦者文明的特使带着用星尘编织的邀请函,突然出现在鸿蒙集团总部的reception大厅。

"我们在星云中读到了贵集团的命运轨迹。"特使的声音如同水晶风铃在真空中震荡,"当织梦者文明的预言与鸿蒙的星图重叠时,我们知道宇宙的琴弦将奏响新的旋律。"

李晋在全息会议室接见了这位特使。他注意到特使佩戴的星纹胸章正在缓缓旋转,投射出复杂的时空涟漪图案。双方展开了一场跨越维度的对话,涉及宇宙弦理论、文明演进周期等深奥议题。当谈到空间折叠技术时,特使突然向鸿蒙集团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合作提议:共同建造「星门」,将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连接成文明共同体。

这个提议立刻在集团内部引发了激烈讨论。技术研发部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战略规划部则担忧这会打破现有的星际力量平衡。杨博士带领团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空间折叠技术确实能将星际旅行时间缩短到分钟级,但需要消耗相当于三颗类地行星质量的暗物质作为能量源。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文明的跳跃。"杨博士在高层会议上展示着三维模拟图,"但我们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暗物质获取的伦理争议,以及星门建成后的管理机制。"

李晋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启动「星海共鸣」计划,联合织梦者文明及其他七个星际文明共同建造星门。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他提出了「共享、共治、共荣」的三共原则,主张成立星际联合管理委员会,由各参与方轮流担任轮值主席。

在建造星门的过程中,鸿蒙集团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他们开发了量子共振稳定器,解决了暗物质在储存过程中的泄漏问题;设计了生态补偿系统,确保在暗物质开采区域重建宇宙生态平衡;还创建了跨文明沟通协议,避免因语言和认知差异导致的误解。

当第一座星门在猎户座旋臂末端成功开启时,整个星际社会为之沸腾。来自不同星系的飞船穿越星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艺术和思想碰撞。鸿蒙集团借此机会推出了「文明共生指数」,从生态、科技、文化三个维度评估星际文明的发展水平,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星际秩序。

然而,星门的建成也引发了一些势力的恐慌。一个自称「宇宙守恒者」的极端组织宣称,鸿蒙集团的行为正在打破宇宙的自然平衡,终将招致毁灭。他们在星门附近制造了多起暗物质爆炸事件,导致数艘民用飞船失事。李晋亲自率领危机处理小组,运用量子追踪技术锁定了该组织的巢穴,并联合星际联盟舰队展开了代号「清道夫」的清剿行动。

在清剿行动中,鸿蒙集团的科研人员意外发现,这些极端分子竟然掌握着部分织梦者文明的失落技术。通过对被俘人员的审讯,李晋得知织梦者文明内部存在一个反对与外界接触的「守夜人」派系,正是他们暗中支持了宇宙守恒者。

这个发现让李晋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星际合作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文明间的深度理解与信任。于是,他邀请织梦者文明的最高议会成员访问鸿蒙集团总部,安排他们与宇宙守恒者的俘虏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量子意识共享技术,双方看到了彼此的历史记忆和核心价值观,最终达成了「文明多样性公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门网络逐渐覆盖了二十七个星系,形成了一个跨越百万光年的文明共同体。鸿蒙集团也完成了从商业实体到文明枢纽的蜕变,他们的总部大楼被改造成「星际文明博物馆」,展示着各个文明的瑰宝。在博物馆的穹顶之下,李晋设立了「宇宙之声」基金,用于支持那些在星际合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科学家和艺术家。

在一个繁星璀璨的夜晚,李晋站在星门控制中心,看着来自不同星系的飞船在星门间自由穿梭。他知道,鸿蒙集团的故事已经不再局限于商业成功,而是成为了星际文明共同进化的传奇。当清晨的第一缕星光照亮控制中心时,他收到了织梦者文明传来的新预言:在更遥远的星区,还有等待着人类去解开的宇宙奥秘。

"准备启动深空探测计划。"李晋对身旁的助手说道,"是时候让鸿蒙的星光照亮更远的星河了。"

这个决定,开启了鸿蒙集团历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星海远征」。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们将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探索更神秘的宇宙领域,继续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星际传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