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张氏的茶言茶语
伺候着柳新书上了床,张氏轻言细语地继续说道:“你也知道,妾身对那些东西没什么兴趣,所以每次你挑选的时候,妾身都说你看着选就是了。
妾身知道你们出去一趟不容易,大家都是把身家性命拴在刀刃上。
特别是你,每次行动前,你没日没夜地研究路线,制定方案,除了尽力让你没有后顾之忧,妾身什么忙都帮不了。
你们每次凯旋而归,妾身比谁都高兴。不是因为带回来的物资有多少,也不是因为那些首饰有多金贵,你的平安,寨子里那些兄弟的平安,才是妾身开心的原因。
大家信任你,把性命交到你手上,你要对那么多兄弟负责,压力很大。
每次行动前,看着你整宿整宿的不睡,妾身比谁都着急。在妾身心中,你才是最重要的,那些首饰,不及你的万分之一。”
能有个如此懂事、体贴,一心为自己的妻子,夫复何求?
张氏状似不经意地继续说道:“今儿囡囡让慈姐儿把之前送来的那些东西都还回去,妾身才记起,大嫂的这两套头面我还放着呢,所以先拿出来,明儿送过去。”
“慈姐儿和囡囡是怎么回事?”
张氏道:“慈姐儿那里有些东西,是囡囡送给她的,你也知道姐妹俩感情好,囡囡又是个大方的,慈姐儿不要,小家伙就直接让丫鬟送过来,妾身不忍心拂了小家伙的意,就暂时收着了。当然,大嫂那边,妾身也知会了一声,并让丫鬟把东西都登记在册。”
柳新书边听边点头。
对于张氏打理的后院,他还是很满意的。
毫不夸张地说,张氏在女眷中的地位比钟氏高多了。
这种圆滑、温顺的人,才能成为他的妻子。
“你也知道之前囡囡身边的庶务都是孙氏在打理,如今大嫂终于处置了孙氏,在新嬷嬷还没买回来前,把囡囡手里的东西重新归整登记,日后也好管理。
囡囡不记得以前的事了,身边的丫鬟也不知道那些东西是送给慈姐儿的,所以才开口要回去。
原本,妾身也打算趁着这几日送过去的,就是吧,慈姐儿岁数小,要面子,囡囡又说得直白了些,慈姐儿不想解释,就自己气上了,回来发了一通气。”
柳新书沉下了脸色。
张氏靠在柳新书的肩头,“不说她们了,吵闹过后还是好姐妹。你刚回来就和你说了这么多烦心的事儿,是妾身考虑不周,老爷,早点睡吧。”
翌日,张氏带着两套头到了钟氏的竹楼。
姬瑶带着黄桃和红杏去巡视寨子了。
用她的话说,作为桃花寨的小姐,自然要了解寨子里的情况,巡视产业与百姓,这是最基本的操作。
在姬瑶的一番胡说八道下,姬川晋拿着自己的木剑,跟着一起去了。
钟氏正在看牙行送来的册子。
为了给姬瑶挑选一个趁手的嬷嬷,钟氏很上心,因为寨子的特殊性,钟氏没让牙行带人直接过来,而是送了名册,准备先粗略挑选一遍。
张氏来的时候,钟氏正看完了手里的名册,圈了三五个印象不错的,准备抽空到牙行亲自看看。
“大嫂……”
“弟妹来了。”钟氏把名册递给身边的嬷嬷。
张氏顺着她的动作看了过去,“这是给囡囡选人呢?”
钟氏叹气,“囡囡好不容易才不亲近孙氏,我得赶紧给她找一个趁手的。”
“那得仔细挑选,实在不行,我这里的可以借过来。”
钟氏摇头,“迟早都要调教一个,不如一次到位。”
“那倒是……”
见张氏手里捧着盒子,钟氏奇怪地问道:“弟妹这是?”
“这是大嫂之前借给我的两套头面,我今儿给大嫂送过来。”
“这么着急做什么,我也用不上。”
张氏笑道:“你不急,囡囡急啊。”
“囡囡咋啦?”钟氏问道。
“小家伙现在学着掌家了,之前她送给慈姐儿的那些,她昨儿都要回去了,说是要登记在册,好心里有数。
小家伙有这个心思,我这个做二婶的不得支持?所以,特意把这两套头面送过来,万一囡囡归整了自己的东西,还要归整大嫂的东西呢?”
这话太有歧义了。
如果姬瑶只是玩闹倒也罢了,可传到外面,一个晚辈把手伸到了长辈房里,这像什么话?
钟氏再笨,也知道张氏的玩笑开大了,当即沉下了脸色。
“娘,二婶。”
在气氛并不美好的时候,姬瑶被姬川晨抱着进来了,小脸红扑扑的,一脸兴奋。
钟氏忙接了过去,让丫鬟送来了热毛巾。
一边帮姬瑶擦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责怪道:“天气热了,怎么带囡囡在外面待那么久。”
无辜中枪的姬川晨摸了摸鼻子,没有解释。
只是转瞬看向张氏的目光,带上了几分气势。
这是听到了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