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可以观望
“娘娘,表小姐求见。”
宫女在门外的声音,打断了敏妃涣散的思维。
“进来吧……”
在后宫十几年,敏妃成长得很快,一个呼吸间就调整好情绪,变脸的本事,也是她的能耐之一。
“姑母。”姬熹的称呼中,透着对敏妃的亲昵。
敏妃没有纠正,只说道:“熹姐儿来了,坐吧。”
姬熹端庄坐在桌边,“姑母,侄女瞧着你今儿晚膳没用多少,担心你饿着,特意让厨房准备了燕窝。”
身边的丫鬟将食盒递给了宫女。
见敏妃微微点头,宫女才提着食盒放在了一边。
“姑母,这院子是我母亲安排的,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知会一声,我母亲马上派人来处理。”
“不用劳师动众,本宫也就住两晚,本宫进宫前,住的还不如这里,没什么习不习惯的。”
姬熹讪笑,不知这话该怎么接。
敏妃开口缓解了姬熹的尴尬,“有些日子没见着熹姐儿了,熹姐儿出落得落落大方,本宫瞧着就很喜欢。”
姬熹羞红了脸。
“难能可贵的是,熹姐儿的品性也是有口皆碑,圈子里很多长辈对熹姐儿赞誉有加,更是贵女们学习的典范,果然是我国公府的女儿。”
“姑母谬赞,不过是长辈们疼爱晚辈罢了。”“熹姐儿谦虚了。我听说,熹姐儿在皇学也是有名的才女,精通琴棋书画,这是京城很多贵女比不了的。”
“姑母谬赞,不过是侄女有些天赋,学起来比一般人快一些。”
“这样的才情,若是嫁给普通世家,着实可惜了。”
“姑母……”姬熹低头。
“本宫进宫前,国公府里对本宫最好的,就是二哥和二嫂。就是本宫进宫了,两人也常常嘘寒问暖,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就生疏了。本宫的姨娘,也是二嫂在帮着照顾,本宫一直都记在心里。”
“姑母,我们是一家人,彼此照应是应该的。”
“情分和本分,本宫还分得清楚。说来,当初二嫂生下你后,还特意派人进宫告知了本宫这个喜讯,这些年你也时常随你母亲进宫,可以说是本宫看着长大的,你的品性,本宫还是了解的。”
姬熹笑得温顺。
敏妃继续说道:“本宫膝下只有萧烨一子,一直都想生个像棉袄一样的女儿,可惜肚子不争气,本宫一直把熹姐儿当女儿,也希望熹姐儿将来能找个好人家。今儿看到熹姐儿,本宫突然想到,大皇子身边侧妃的位置还空了一个。”
“姑母……”
“当然,以熹姐儿的才情,嫁给其他皇子做正妃也是绰绰有余的,可大皇子是储君的最佳人选,将来大皇子继位,侧妃肯定位列四妃,若是能得到偏宠,就是贵妃,皇贵妃也是可以拼一拼的。
本宫与皇后有几分交情,若是本宫提议的话,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操纵。
当然,熹姐儿现在岁数还小,也不急于一时,不过是先把位置定下来而已。本宫说了这么多,都是本宫的一厢情愿,熹姐儿若是有心,可以与你母亲商量。”
惊喜中的姬熹完全忘记了,如果敏妃真把她当女儿,希望她能找个好夫家,就不会在她的面前提这些,而是直接找李氏商量。
谁家女儿的亲事,是外人先告知了女儿,再让女儿与母亲商量的?
可惜,惊喜中的姬熹与李氏都没有发现异常。
卧房里,李氏在听完姬熹的话后,就派人把姬二爷请过来了。
听完李氏的话,姬二爷心里迅速算计着利益得失。
姬熹虽然想知道结果,可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表现出心急的样子。更何况,她现在才十二,这件事就是定下来,两年内她也不会出嫁。
带着丫鬟回到自己的院子,心不在焉地拿起了绣活。
“老爷,您怎么看?”
良久不见姬二爷说话,李氏终于忍不住了。
“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先进行着,熹姐儿岁数小,就是定下来,这两年也不会进皇子府。大皇子已经跟着皇上处理政务,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都有很高的声望与口碑。
太子太傅很看重大皇子这个外孙,几乎是倾力相助。太子太傅年轻时的同窗,有好几个现在都是大儒,名下学生众多,分布在各个领域,一部分扎根朝堂,是太子太傅的拥护者,这些人在民间很有影响力。
特别是那几个大儒,在他们的影响下,那些学生几乎都是大皇子党。
这也是二皇子虽然有野心,却迟迟不敢动作的原因。二皇子的外祖家虽然手握兵权,甚至还是首辅大人卫昆的左右臂膀,可首辅大人如今的重心不在夺嫡上,二皇子也不敢有大的动作。
可以说,如果首辅大人不表态,大皇子这一路绝对是畅通无阻,敏妃提的建议,对熹姐儿无疑是最好的。”
“可若是首辅大人……”
李氏到底是母亲,比姬二爷多了一份对孩子的思量。
姬二爷也是神色复杂。
“自从皇上下旨招安,首辅大人就一直称病不上早朝,现在别说其他人了,就是首辅大人的亲信都不知道首辅大人在唱什么戏。至于首辅大人会不会扶持二皇子……”
姬二爷思忖了几秒,慎重说道:“目前为止,我还没瞧出苗头。这些年,首辅大人一直压制着皇上,手握兵权,打压了不少保皇党,却也没对大黔做出实质性的伤害。
不过是把手段都用在了集中权利上,我更相信,只要时机成熟,首辅大人更想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迟迟不动手,一是没机会,二是,当初大哥给皇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哪怕这十八年来,大哥诈死在洛水,首辅大人一时半会也不能将皇上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