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工业时代 - 觉醒局部倍化术,女帝陛下求放过 - 早起打鸣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工业时代

……

院长卫道轻咳一声,说道:“少主,我们几人虽老,但也不是老古板、卫道夫,除了传授圣人之道外,还有礼仪、书法、音律以及农学和算学,甚至在三年前还开设了医学。”

“院长误会了,我并不是说诸位保守,反而觉得诸位教育理念先进不死板,所以才会邀请前来商讨一番。”

方大棍站起身来,与众人目光对视,声音拔高,“我之所以提出改革,是因为时代要变了,因我们而变,我们要创造一个新时代,我称之为工业时代。”

说完,在黑板上写下了“工业”两个字。

农业模式转换到工业模式,教育理念必须要跟上,思想的禁锢,永远是时代变革的最大阻碍之一。

“工匠?时代?”

一位赵姓老师觉得方大棍有些胡闹,耐心解释道,“少主,士农工商,农是国本,没有了农,工就是无根之萍。

要是将工的地位拔高,过度吹捧,可能会使很多农民抛弃土地,盲目进城,结果又无一技之长难以生存下去,成了流民,造成极大隐患,短时间可能热闹,最后只能是烈火烹油,油尽灯灭。”

赵老师的话也代表了在座人的意思,没人反驳,无声的支持。

“赵老师的话有道理,学生受教了。”

对于这些真心为自己好的人,方大棍会给予最大尊重。

随即他话锋一转,“不过,赵老师可能理解错了我说的‘工业时代’的意思。”

对于方大棍的谦虚,众人很是受用:“愿闻其详。”

“诸位都见过那蒸汽机车吧?有些人甚至坐过,开过。”

方大棍指了指库房方向,“那么,我想问诸位,对它是什么感受?”

“加入黑石就能跑的铁疙瘩,算是奇巧之物,可速度比不过追风马,力量比不过重型挽马,舒适度更是比不过浮空马。”

张姓老师摇摇头,“总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他的话也代表了大周国几乎所有接触过蒸汽机车的人观点。

这东西用起来又笨拙又颠簸,还吵得很,有钱人看不上,穷人买不着。

远远不如元气灯和挂钟来的有用。

……

“我觉得这东西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

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位老师站了起来,他姓孙,叫孙少恩。

面对众人的目光,他缩了缩脖子,声音小了很多,“毕竟这东西来自上古遗迹,可能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

“孙老师说的跟我要说的差不多。”

方大棍接过话茬,说道,“追风马可日行三千里,挽马可拉数万斤重物,浮空马奔跑不颠簸,可这些马匹不仅数量少,还娇贵得很,不能连续长时间使用,养育成本也高,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蒸汽机车不一样,它是工业化产品,就像锻造菜刀一样,可以大批量制造出来,只要有黑石,就能一直跑。

别说三千里,三万里也可以不停歇,数万斤重物对它来说就是零头,颠簸问题更容易改进。

另外,关于赵老师说的工农问题,如果用蒸汽机车犁地呢?只要犁耙改进合适,一台机车一天至少能犁三五百亩,还可以借住机车播种,收割。

到时候,一户农民就能种几百亩地,剩下那些人可以进城当牛……咳,马上进城找工作。

我们会为他们提供工作,他们赚钱后会想着消费提高生活品质,我们还会为他们提供服务。”

在场人都是心思通透之人,如果真像方大棍所说,那这个世界真要变天了。

尤其孙少恩,他本就教授农科的,对于改进农具方面有很多想法,却又感觉画蛇添足。

在听到方大棍的话后豁然开朗,自己的想法并不适合耕牛,反而非常契合蒸汽机车。

他激动的紧紧握住拳头,依旧止不住的颤抖。

对于方大棍这个少主,从尊敬转为了崇拜。

其余人依旧目露思索,毕竟好的想法千千万,真用到现实中会发现有多拉胯。

圣人不也曾说过,民若老死不相往来,便可避免矛盾冲突,不需要国家和军队,就能达到无为而治。

可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

……

“有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去尝试,只靠空想,那只能永远停在原点,等待腐朽。”

方大棍语调又拔高一度,“先贤曾有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与遗憾,亦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苦涩与怜悯。

如果生产力上来了,穷人就有钱了,我们可以组织泥瓦木匠专门盖房子。

这样会大大降低成本,能让穷人以便宜价格买到房子。

我们还可以集中生产布匹,缝制衣服,让百姓们想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再也不用担心冻死在冬天了。”

“先贤有说过那话吗?”

“不管有没有,这事听着就让人亢奋。”

“是啊,不去做怎么知道行不行?”

众人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