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景空和尚传
……
“大周朝最大布商有三家,分别是卢家、王家和郑家,他们联合大小商家组成了联合商会。
控制着全国八成以上布匹和丝绸的生产和售卖。
分别达到六千万匹和八十万匹,商会把控着外贸、内销和皇室采购。
民间从事这方面的百姓,人数是他们的百倍千倍,却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赚取他们不到十分之一的微薄利润!”
说到这,阿愚声音有些低沉,这事对她的认知冲击有点大,也让她真正认识到了百姓的艰难。
这些布匹看似数量庞大,要是做成衣服的话,也才不到两亿件,相对于大周朝四亿多人来说,两人分不到一件。
这还不算外贸,要是去掉出口的那部分,剩下的只会更少。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还会被那极少数的上层人消耗掉。
绝大多数百姓家,都是老大衣服传老二,老二衣服传老三……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穿旧衣服,甚至死的时候,只是单衣裹身,连寿衣都没有。
她平日里素来节俭,可再节俭,也没穿过别人穿剩下的补丁衣服。
这让她心生怜悯的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方大棍见她斗志缺缺,安慰道:“放心吧阿愚,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那可能也要几百年后了吧?”阿愚眼中多了一丝畅想。
“不不不,不出三五年,封地内就会人人能吃饱,人人有衣穿。”
方大棍见她还是怀疑,便拿出大小吴老师挖来的肥料,道,“别不信,先给你看一样宝贝。”
“这不就是些烂土?”见方大棍那神秘样,阿愚有些不确定了。
方大棍并未回答,而是嘿嘿一笑道:“闻闻香不香?凑近点。”
“不香,还有点臭味。”阿愚依言,贴上去仔细嗅了嗅,目露疑惑。
“那就对了,这是发酵后的鸟屎和烂草,化肥加有机肥组合,肥力可比粪水强数倍!”
看阿愚知道真相后,那宜喜宜嗔的表情,方大棍立马有了一起吃过屎的战友情,心情舒畅起来。
那夜吃鸟屎的郁闷一扫而空,开心的炫耀道,“庄稼用上后,至少可增产一半以上。”
“这么厉害!”
阿愚吃了一惊,美眸中喜色熠熠,“那老百姓岂不是不用饿死了?”
方大棍点点头:“如果我们再培育出更高产量的种子,加强水利建设。
三者结合起来,粮食产量大概率要翻倍,一亩小麦可达到五六百斤,粟米也可以达到两百斤。”
“这肥料有多少?”阿愚跟着问道。
“多到百年也挖不完。”
方大棍双手比划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打算先期每家免费送一亩地的量,看看肥料对土地和产量影响。
要是效果好,再慢慢放开更多的量,连棉花和桑树也用上。
到时候你根据增收的粮食数量,和咱们的成本,算出一个合适的卖价。
另外,对困难户的补助也要一同提上日程。
这个需要你去想个合适的方案,注意宜缓不宜急,不能让惠民政策成了某些人谋利的工具。”
“放心吧少爷,我一定做好万全准备,不让别人占我们一个铜币的便宜。”阿愚保证道。
“阿愚知我心呐!”
方大棍抚掌赞叹,“等等~我突然有个想法,我们召集相关人员,开个全体代表会议,共同制定一个五年规划。
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罗列出详细的发展脉络。
以农业和工业两大类为锚点,写出明确的时间和各时间段具体目标,包括刚才说的补助问题还有研学问题一并写进去。
要求第一个五年内完成封地内对农业的初步改造。
包括种子化肥、灌溉水利、农药,以及生产工具改进和种植作物面积优化。
最大限度实现经济价值,同时减少病虫害。
让一个人可以干十个人的活,养活二十个人,借此解放大量生产力。
工业上进行机械化改造,形成以棉布和丝绸为主的初步工业化生产。
容纳这些多余生产力,等这些人工作拿到薪水后,又可以买廉价好用货物和粮食,提高生活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要广开学堂,要求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接受教育,提高文化程度,培养高素质人才。
毕业考试合格,拿到毕业证的,王府会给优先安排工作……”
……
方大棍离开时,阿愚还是有些发懵,刚才少爷说的那些让她有种不真实感。
“五年规划……一个人操控蒸汽机车就能将几万吨货物运送到万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