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头婚,当地规矩上午迎亲回来。如今也不流行红盖头了,刘颖穿着红色的毛呢大衣,搭配深蓝的裤子,头发梳成俩辫子盘起来,大大方方的站新郎官旁边任人打量。
她五官明艳,眉眼上挑的时候带着一股野性。好像散落在田野间的山花,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烂漫的开着,无关旁人欣赏与否。
孟杨满脸喜气见谁都笑,嘴角上翘的弧度想下都下不来。简单拜过天地,新人被送入洞房。
“恭喜、恭喜。”
“恭喜博主结婚,送你一束小花花。”
“新婚快乐,送你花花。”
粉丝好多都在送花,兑换到后台就变成了米。看看那一串的零,堆积如山的米,她心情好好的在炕上打滚。
孟家本来就挺干净,如今重新收拾一下做新房。三间原本是开间,此时用木隔扇隔出一间做卧室。临床大炕,地上摆着新衣柜。窗户上、墙壁上、家具上,到处都贴着火红的喜字。
听到有动静她赶快放下手,孟杨端着一碗白水煮蛋进来。她有些疑惑,刚吃过饭怎么又端这个?
“大姨给你煮的。”
“我刚吃了饭,怎么……留着晚上再吃。”
“好,给你放这儿了。”
这时期的农村,因为各种运动的缘故,许多老规矩已经被摒弃。上午简单举行了婚礼,下午大家该干嘛干嘛。借来的用具洗干净还给人家,帮忙的也都离开去上工挣工分。
开春了,虽还未下种,但大家都在收拾地。有些秋天没犁地,此时下了一场春雨,正好收拾准备下种。
“你下午上工吗?”
“不去了,今天休息一天。我去收拾下家里的自留地,你自己在家吧。”
“我跟你一起去。”
媳妇想跟着,男人闻言含笑点头,开柜子拿出旧衣裳来换。新婚小夫妻,做什么还害羞的很。他拿着衣裳跑到外间去换,刘颖想想自己没带旧衣服,一时开始为难。
结婚第一天可以跑回娘家拿衣服吗?
“荧荧,换好了吗?”
孟杨站在门口没进去,隔着门帘问她话。刘颖为他这腼腆羞涩翘起嘴角。大小伙子头一回,这时代的人好淳朴。
“我没带旧衣裳。要不,回我家拿一趟?”
“不行。”孟杨掀帘进来了。“结婚第一天不能回娘家,不然不吉利。你就乖乖在家吧,我回来给拔些野菜,晚上做菜窝窝。”
“我想自己去。”陌生的地方自己待着,那还不如跑外头呢。
“行,那就穿新衣去吧,你小心别把衣裳刮破就好。”
俩人结伴出了院子,男人到墙角扛上锄头。下午的天气晴转多云,天气不冷不热。微风徐徐,枝头梨花颤巍巍的绽开,一树树洁白仿佛大雪压枝头。
“梨花啊。”
孟杨看她喜欢,过去一抬手给她折下来一支。“要这干嘛,觉得好看吗?”
“嗯,多漂亮。花瓣那么薄,像是冰雪雕成的一样。”
“是挺好看。”
“我找找哪里荠菜好,你做你的去,我自己挖。”
“好,那我去收拾地了啊。”
“嗯、”
漫山遍野的找野菜,很快脱离了他的视线。男人看不到她手上加快动作,刘颖那边看到一片绿绿的娇嫩,跑过去蹲下一颗颗往起挖。
挖着挖着发现有人,俩人听到动静同时抬头,夏蝉跟她一样挎着篮子。
“你也挖野菜?”
“嗯。一起吧。”
俩人各据一边,地上仔细挑选着自己要的菜。夏蝉之前跟着一起上工的,春天的地里很容易混工分,今儿被她那嫁妆刺激了,上午吃了一碗大锅饭,下午出来挖野菜散心。
刘颖明显的比她手快,篮子里的荠菜比她多。她心思浮动,忍不住开口问“荧荧,孟杨家给了多少彩礼啊,你爹娘给你这么丰厚的嫁妆?”
这时期人能把男方家的彩礼给闺女、置办成过日子所需的东西就已经非常好,如此倒贴的实属罕见。刘颖自己都怀疑她娘生怕她反悔又犯倔,把家底都拿出来打发她出门。
“自行车是孟杨的,我爹娘倒贴给我买的缝纫机。”
“还真是像大家说的一样啊。两方人使出全力,你们这辈子所需都置办齐全了,比许多城里人都好。”
“这话说的太大了。人一辈子多长,前路都是黑的。现在流行三大件,谁知道以后又会流行什么。也许这些东西在后来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人家又有更先进的东西用。”
“不会吧,缝纫机已经那么好用了,还能再用什么?而且咱们普通百姓不可能用得起轿车,自行车这辈子估计就过来了。我们俩也想攒钱,等以后买自行车。”
以后我们家家都会有小轿车,这点不用怀疑。“以前的人也想象不到电报电话火车,可现在这些生活中都有,所以可以大胆想象。不能满足于眼前。”
“也对,近百年可是科技爆发的时代,也许以后真的会有更便捷的东西。”
一番闲谈,夏蝉对那眼红的自行车缝纫机居然不眼红了。有什么啊,日新月异,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我俩都城里的、而且还都上过高中是知识分子,不信会不如你们农村人。
荠菜挖了一蓝子,看日头西斜孟杨早早收工。一手提着锄头,过来接过媳妇的篮子挑在自己锄把上。
夏蝉落后几步自己走,低着脑袋琢磨日子该怎么过才能更好。眼看回城无望,她哥哥妹妹如今也在农村,那就想办法将农村生活过好。
“说起来容易,好多事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