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写春联
快过年了,大队里洋溢着春节的喜气,张茉莉去大队的时候看见了韩惠,张茉莉早就把自己对韩惠的那点小心思抛到了九霄云外,她热情的打招呼:“韩惠,吃午饭了吗?”
韩惠点点头:“吃过了。”
知青们哪怕是过年,也是不能回家的,连续好几年的春节,都是在农村过的,有家里有关系的,还能托托人,回家待几天去,不过最多三五天,也得回来了。
韩惠来这里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回过一次家,张茉莉又想起了江文恒给她讲的故事,越发觉得韩惠很可怜,
张茉莉心一软,说道:“韩惠,要不小年你来我家过吧。”
“可以吗?这样不太好吧。”韩惠有点犹豫。
张茉莉说道:“也没啥不好的,小年那天记得过来,对了,啥也不用带。”
张茉莉特地嘱咐韩惠这一句,知青们条件还不如她呢,平时缺吃缺喝的,不然那次也不至于去偷鸡。
回家路上,张茉莉觉得自己有点冲动了,像过年这种大节日,家里人都是一起过的,她请韩惠来家里,好像忘记和大伙商量了。
家里人倒没说啥,柴凤芹掂掂锅铲,感慨道:“韩惠他们知青日子也挺苦的,都是有儿有女的,要是他们兄弟几个下乡离我大老远的,我每天在家里都得惦记着啊。”
苗红红知道这件事后,特地把张茉莉喊了过去,就差指着她鼻子了:“茉莉,以前别人说你傻,我还不信,你领谁来不行,非得把韩惠往家里领!”
张茉莉摆摆手:“二嫂,之前我们误会了,她和文恒没啥关系。”
“文恒和你说的?男人的话有几个能听的,到时候受苦的还是女人。”苗红红恨铁不成钢,茉莉这脑子咋长的?心眼也太大了,还请韩惠过来吃饭。
说到这,苗红红停了下来,江文义讨厌她掺和老三家的事儿,苗红红琢磨,她这也不是为了茉莉好吗?她又蠢又傻,碰上老三那个人精,把她卖了都不知道。
苗红红最近话开始变得多了,连语气都温和了不少,她一副怒其不争的神情:“茉莉,男人啊,你得管着严一点,老三长得好,难免外面没人惦记着。”
“二嫂,你想多了。”张茉莉没当一回事。
想多了?苗红红这叫未雨绸缪,也就张茉莉傻呵呵的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现在作风问题抓的严,男人们有贼心也没贼胆,可万一有点苗头,也挺恶心的。
苗红红拉着张茉莉劝了不少,张茉莉连连点头,关于韩惠的事,她一个字也不能透露,毕竟那是人家的私事,二嫂不清楚内情,有点误会也是正常的,张茉莉说道:“二嫂,小年韩惠来了,你可不能甩脸子。”
“我闲得慌?你自己愿意请,我才不管呢,以后别来找我哭。”苗红红一番好意,人家还不领情。
苗红红不理解也就算了,张茉莉回屋和江文恒说请韩惠过来,江文恒愣了好大一会儿,苦笑不得的说:“茉莉,你是认真的?”
张茉莉也有点生气:“难道你以为我会在饭菜里下巴豆吗?我没那么小心眼。”
张茉莉手指绕在一起,解释道:“我就是觉得……有点对不起韩惠,之前还给她摆脸色看……”
“你放心,她不会怪你的。”江文恒安慰她。
张茉莉追问:“韩惠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
江文恒:“……”
江文恒拍拍手:“惹不起我躲得起,我去抱柴火烧火,中午炒个腊肉吃吧。”
江文恒做饭的功夫,张茉莉从柜子里小心翼翼的掏出麦乳精的罐子,轻轻舀了半勺出来,用开水冲了一碗。
江文恒掀帘子进屋,他瞧了瞧桌上的麦乳精:“这么久了,你还没喝完?”
张茉莉仰头喝了半碗:“这么好喝的麦乳精,得留着点。”
江文恒过去,把罐子左看右看,扔下一句:“已经过期一个月了。”
过期了?张茉莉看着铁罐子,感觉心被剜去了一块。
麦乳精她一直都舍不得喝,就这么放过期了,张茉莉又冲了一碗,过期就过期,过期她也喝!
前几天江文恒去磨米厂磨了几斤大米和白面,一年的细粮供应就是这些,得省着吃,过年要包饺子,江文恒喜欢吃面条,张茉莉打算再做一次手擀面,还有大米,大米饭比粗粮可好吃太多了,也得蒸两次米饭吃改善改善。
吃完午饭,江文恒就忙着去写春联了,每年他都得写好多副春联,村里来找他求春联的人家不少。
江文恒毛笔字写的好看,虎子妈说,他写的字比买的春联还好呢。
每当这时候,张茉莉就骄傲的挺挺胸脯,仿佛别人在夸她一般。
江文恒写毛笔字时,张茉莉想帮忙,结果她手忙脚乱的,不是把墨水打翻了,就是把纸蹭掉了,江文恒无奈的叹气道:“茉莉,你去和米糊玩吧。”
米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我不和三婶玩儿!”
张茉莉:“……”连米糊都嫌弃她。
江文恒整整写了一下午的字,来求对联的人络绎不绝,每个人要写的内容都不一样,大部分都是革命标语。
张茉莉盯着一副对联发笑:锄头粪箕红宝书,一心一意干革命,横批是先苦后甜。
这样完全不讲究对仗的对联,完全是往上凑标语,可张茉莉不敢说,不然就是她思想觉悟有问题了。
大冬天的,江文恒写出了汗,张茉莉赶紧拧了一条毛巾给他:“快点擦擦吧。”
江文恒摊摊手,他左手沾着墨点,右手拿着毛笔,一脸无奈,张茉莉把毛巾展开,轻轻给他擦擦汗:“还没过节呢,又不着急,累了就歇着。”
求春联的乡亲们在院子里站着呢,江文恒摇摇头:“没事儿,我不累。”
贴春联的习俗这些年都不变,除了贴春联,每家每户还放一本红宝书在房梁上,江家自己也贴了一副春联,保险起见,用的也是革命的口号。
天快黑才把求春联的村民都送走,明天还得有人来呢,年前这几天,是江文恒最忙碌的时候。
江有福抽着旱烟,快磨破的解放鞋跺了跺:“还是咱家文恒有文化,不然别人为啥不找别人写春联?”
柴凤芹呵呵几声:“有文化有啥用?不当饭吃,咱们老三现在连口粮都分不到,这就是你说的好?”
“你这不是抬杠吗?上学哪那么容易,知识分子有文化的,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