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风起云涌 - 重生后死对头成了裙下臣 - 有只肥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2章风起云涌

第142章风起云涌

昆徳殿内,知辛小心翼翼的对皇帝禀报着瑶光殿内薛姑娘的情况。  “薛姑娘的身子一直就不是太好,这两日似乎情况更严重了,于是奴婢就先去帮薛姑娘到太医院去请了御医来为其诊治……只是太医一时间也说不出具体的病因,只不过薛姑娘的情况看着着实是不太好……太医甚至怀疑…像是中毒所致……”

知辛小心翼翼的对楚承嗣说这,楚承嗣越听,脸色越是凝重。他没想到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间就病了,还是在自己把她请到重阳殿之后,突然就病情加重了……这让楚承嗣产生了怀疑。

可是知辛和太医的话又摆在眼前,还说有可能是中毒。又有谁会给她下毒呢?

楚承嗣虽然看重薛采,可是当听闻薛采身子抱恙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想要前去看看她的情况,而是出于一个帝王的警觉,去疑心这件事背后是不是另有隐情。

也许这就是楚承嗣和陆禹在对待感情上的最大的区别,倘若有太多的东西凌驾于这段感情之上的话,那注定就会使得这感情不是那么纯粹。

可能楚承嗣作为一个帝王,他的本性便是如此,他所坐的那个位置,也让他多疑多思的。不过他还是吩咐知辛道:

“多留心她那里的情况,另外让太医院的院判再去给她看诊,有任何的情况随时向朕禀报。她那里的一应需求,尽量满足,只是做的隐秘一些。”

“是,奴婢明白了。”

楚承嗣之所以让太医院院判去为薛采再去诊治,一方面是为她查处病因,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太医院最权威的一个御医去弄清楚薛采到底是真的病了吗……

毕竟再过两日,也就要定下成为嫔妃的秀女的名单了,楚承嗣不想要在这最后的关头出什么意外。

只是他越是担心意外,意外来的就越快……

朝堂之上,忽然有朝臣参奏,说是近日来,京城之中有百姓流传,宫中有妖孽出现,会坏了我大齐的国运!而且据传言,这还是悫心大师所预言的事情!传言来的很快,而且有压制不住的势头!

有御史直接当庭参奏道:

“陛下,流言四起,怕是会使得民心不安,危及社稷安危,这可是要亡我大齐之势啊!还请陛下清查后宫,肃清危及国运道逆贼!”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不少朝臣纷纷附议,楚承嗣身为帝王的直觉让他感觉这事有蹊跷,为何流言来的如此的猝不及防,若说是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他是不相信的。

可是现如今的局势最要紧还是先稳定局面。于是楚承嗣安抚那些言官御史道:

“若是真有异象出现在后宫之中,朕定然会严惩不贷,延续我大齐国运昌隆。只是如今既然流言四起,那么身为官吏,自然要做百姓的代表,谣言止于智者,众位爱卿还是要谨言慎行。”

此时,另一位大臣站出来启奏道:

“陛下,虽然谣言止于智者,可是这些流言的出处是源于悫心大师,悫心是我大齐人尽皆知的得道高僧,若是连他的话都不可信的话,恐怕我大齐也没有那个人有资格预言了。”

“朕所知的事实却是,这么多年来,世人皆是不知悫心大师云游何处了,甚至是连其生死都还未知。如今突然说是悫心的预言,未免是无稽之谈,若是当真有天降异象,为何悫心不现身,把事情说清楚?”

楚承嗣说这番话的时候,脸色已经是相当难看了,因为他年纪尚轻,所以朝中不少人对他这个做皇帝的,都是面上的恭敬,私心里却并不是多畏惧自己,这些楚承嗣心里都清楚的很。

不过,楚承嗣向来在朝堂上都是个温和好说话的,如今一下子冷了脸,言语也端起帝王的架子来,众人面对这样的楚承嗣竟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明白这小皇帝为何对这流言一事如此的抵触。

而此刻,陆禹就站在朝堂之上,只是他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似乎这件事和他没有关系一般。而朝堂上更是有不少人,在暗中观察身为摄政王的陆禹的神情,见他沉默不语,许多不知道该如何战队的大臣,也就都自觉的闭上了嘴。

有些事情,一旦起了个头,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楚承嗣到底还是太过于稚嫩,不明白流言是无法用强权压下去的。一味的用强,只能是适得其反。

再说了,悫心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还活在世上,楚承嗣不是清楚的很嘛,他之前派出的暗探不是早就找到了悫心所在的地方……

不过当楚承嗣看到站在旁边的陆禹的时候,直觉此事和他脱不了干系,于是便撩下一句话:“摄政王到昆徳殿来见朕。”

然后便匆匆的结束了早朝。

昆徳殿内,

陆禹规规矩矩的给楚承嗣姓李,楚承嗣打量着这个曾经自己的恩师,他的确是教给了楚承嗣很多,让楚承嗣成为一个极有城府、有远见和谋略的帝王,可是也正是因为他交给了楚承嗣这些,才让楚承嗣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多厉害的人,对他的忌惮也就越深。

“今日之事,摄政王如何看?”楚承嗣直奔主题的问道。

“回陛下,事关国运之事,臣不敢妄言。”

“摄政王向来对朝政很有自己的看法,怎么对这件事就没有话说了?”

“倘若当真是悫心大师的预言,不管臣与陛下信或者是不信,大齐的百姓对此都会深信不疑,所以臣的看法其实并不重要。”

其实陆禹此话说的的确是事实,同时他也是在侧面的逼迫楚承嗣去严查后宫,尤其是宫里的这些秀女。

陆禹这一招就是釜底抽薪,他把事情都搬到明面上闹大了,那么便顺理成章的按照他的设计走下去了。就算是楚承嗣心存疑虑,可是大齐的百姓和朝臣也不会允许他做事不理,除非他甘愿背负昏君的骂名。可陆禹清楚的很,这位皇帝陛下,年纪虽不大,可却极有政治抱负,绝对不会甘愿如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