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风波未定,谣言又起
第84章风波未定,谣言又起
于是当初还是个少女的姜映画,便是怀揣着这样忐忑不安,又无比恐慌的心,接下了封后的旨意,那道圣旨托在掌心之中,就像是一块儿烙铁一般的烫手。 紧接着就是宫里派来的四个教养嬷嬷,来姜府中教导姜映画所谓的宫中礼仪。那段时光简直是不堪回忆啊……
整日里天不亮就被叫起床,然后就是从吃饭到喝水,再到行走步态,都要按照教养嬷嬷到规矩来改,一个不小心出错,就会真的挨罚,体罚的手段也是花样百出。
比如说在头顶上顶着一碗水,站在中午的太阳底下一个时辰,这个过程之中还不能摇晃身体,碗里的水不能撒出来,更不能把碗给摔到地上去。
再比如说两臂展开平举,肩背挺直,然后一趟一趟的从几道系着铃铛的红绳间走,红绳分别是穿过两臂下,脖颈两边和小腿两边的,也就是说,只要是要有不慎,就会身体晃动而碰响红绳上的铃铛,那么一旦铃铛响了这个体罚就再增加一刻钟……
诸如这一类的招数,实在是让姜映画开了眼界的同时生不如死。可是被这样折磨,好像是在旁人看来,那也是应该,似乎要坐上那个位置就活该吃这些苦头。可是要是能选择,姜映画也不愿意坐上后位啊!
似乎每一位新后在正式入宫前的所谓的学习,但实际上相当于是折磨,已经是成为了一种传统一般,似乎不经历这些,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后。
而那些教养嬷嬷也是仿佛捧着尚方宝剑似的,想方设法的去折磨年轻的未来皇后。而且还不能对她们表现出一丝的不敬和失礼,否则那就是失德。
因此即便是被整日的甩一张冷脸,然后还各种变相的惩罚,姜映画也只能是拼命的忍受。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按照常理来说,只要是新后的娘家,能给这些教养嬷嬷丰厚的,让她们满意的礼物作为心意,那么教养嬷嬷也就会放水,只是走走流程形式就算了。
当姜映画知道了这些的时候,整个人都又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她不知道姜家,尤其是她的父亲,为何对自己被教养嬷嬷为难之事置之不理,若是说她父亲是因为不知道这其中的内情,姜映画是打死也不信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她父亲姜明远选择了无视!
也许就是因为出于对她这个女儿一开始的反抗的不满吧,算是对她的一种惩罚,所以姜明远选择了直接无视。
现在回想起来,姜映画都不明白,为什么能有人做父亲做的这么狠心……能明知道自己亲生的女儿正在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却能够坐视不理。
从这一点上,姜映画也彻底看明白了,自己在姜家看来,在父亲看来,完全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而已,倘若是失去了利用的价值,那么随时都会把她抛弃。
虽然姜家的大房嫡女就她这一个,可是还有许多的庶女啊,姜家不会因为一个不太听话的嫡女,而做出什么退让,倘若姜映画不是个听话的,那么找到一个替代她的也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姜映画一下子打了个冷颤,骤然间回神,她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自己之所以会在大长公主府的赏花宴上见到姜家的庶女姜映琴,难不成就是姜家在她死后,选择的另一个工具?
姜映画一时之间感觉胸口憋闷的无法呼吸一般……
对啊,在身为姜氏皇后的姜映画死后,姜家一定不会就此罢休,姜家有的是可以成为替代品的女儿,即便是庶出的,但只要是想法子,也不是不能把其推上高位的。
再回想起来今日见到的姜映琴,那个文静又不善言辞的女孩,姜映画感觉无比的心痛,就好像是眼看着当初的自己往火坑里跳。
姜映画想不明白,姜映琴身为一个小小的庶女,这些年在姜家也没享受过多少的荣华富贵,难不成也要为姜家奉献牺牲自己?姜映画感觉自己此刻怒火中烧。
就在姜映画去参加大长公主府的第二日,突然之间,京城之中开始有了一些有关于薛家大小姐薛采品行不端的流言,在街头巷尾流传起来。
一开始的时候还不是太过分,没过多久就发展成了几乎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管是世家大族的后院里,还是寻常百姓家,都对此乐此不疲。
因为本身薛大小姐就有她是个一出生就先天不足的痴傻之人的传言,然后现如今薛大小姐又以正常人之态骤然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本身就很引起很多人的猜测。
然后再加上一定的引导和推波助澜,事情就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了。
所以当姜映画知道了这件事的时候,早就已经是抑制不住了。基本上对大宅院里的隐秘之事好奇的人,都会对谈论这件事乐此不疲。人都是有猎奇心理的,对于那些越是不知道的事情,就越是感兴趣,越是想要弄清楚。
传言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这薛大小姐是被人下了降头,中了邪一样,时常的就会发作疯癫之症。若是平时不发作的时候,就会像正常人一样,但是一旦发作就是六亲不认、见人就咬的……
甚至还把薛大小姐发起疯来的状态。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就好像亲眼看见了一样……
本身人们就会对这些平时甚少接触到的东西感到好奇,这下子薛大小姐这些邪乎的流言就更符合了他们的口味,传的也就越来越邪乎。
然后还有人说薛大小姐在府中无缘无故的殴打妹妹,把妹妹的手臂都打断了,现在薛二小姐的手臂还不能正常活动呢。
发疯再加上殴打妹妹,便会让人不自觉的联想,是不是因为薛大小姐身上有不干净的东西,才会让她行为失常……
反正就是流言越传越是离谱,但是越是离谱,还就越多的人愿意去听,愿意去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