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弘农神童
第225章弘农神童
贾诩所处的题目很是简单。第一道,回答导致大汉疲敝衰弱的原因。
可谓是直指考生本心,哪些人有真知灼见,哪些人只是说些漂亮的场面话,可谓是一目了然。
第二道,回答如何让一方势力变强,逐鹿中原。
虽是大逆不道,却考究士子们的经世治国之道。
绣花枕头草包一个,还是真才实学,都将在这道题目的回答中展现出来。
袁方要选的是实干型人才,并非长篇大论的儒家夫子。
不过他还是增加了一道选答题,平日里的爱好,还有擅长的领域。
贾诩不知主公此举为何意,但看到他认真的样子,还是加上了。
一个月后,青州汇聚了不少士子。
他们多为寒门子弟,远道而来参加科举,就为了拼得一个前程!
当然也有一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哥,他们坐着华丽的马车,享受着丰盛的美食。
来青州不过是当做旅行,顺便告诉这些寒门的泥腿子,他们永远不如自己!
“德祖兄!此次你代表冀州参加科举,多的那什么劳什子状元,可是十拿九稳?”
“不错!德祖兄自幼便是神童,若不是杨太尉舍不得你,早就去了水镜书院!”
“有德祖兄在,寒门谁堪敌手?”
杨修,太尉杨彪之子,自幼便被称作神童。
也是三国时期的自作聪明作死小能手。
因为屡次猜到了曹操的心思,而被砍头,他死的冤么?
至少在袁方眼里,他也会讨厌这种自大的家伙。
当然此时的袁海望根本不知道杨修作为冀州的代表前来参加科举,更没想到有一位比杨修更强的怪物,会参加到青州这边。
士子们一个个进入考场,袁方很是紧张。
因为他选取的题目,考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儒家经典!
考场之内,试卷发放到每一个人手里时。
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则是满目愁容,更有甚者直接撕掉试卷夺门而出。
让他们说朝廷的不是,以后如何入朝为官?
“大家看看!这都是什么大逆不道的题目!”
“不错!我大汉何时衰微过,简直是一派胡言!”
“还问我们富国强兵之道,他以为自己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么?”
几个世家弟子开始对试卷贬低,不断怂恿他人放弃考试。
“回答了这种大逆不道的题目,你们以后还想入朝为官么?”
“小心朝廷会纠察你们是否来参加过青州科举啊!”
“诸位可莫要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有些寒门子弟手中的笔不停颤抖,入朝为官,一展抱负,这是他们毕生所愿。
“诸君连一道假设的题目都不敢回答,这般胆识,还是回家种地吧!”
一名少年冷笑道:“连大汉如今的状况都搞不清楚,你们也配答这试卷?”
本来低调的诸葛亮想要反驳那些世家子弟,却不曾想还有同道中人,不由地多看了那少年亮眼。
小小年纪,眉毛间竟然有着些许白毛,显得少年老成。
然而众人还在作答之际,杨修却已经起身交卷。
“简单至极,毫无难度!”
杨修随即冷笑道:“诸位可以回去了!有我杨德祖在,你们都是来争第二的吧?”
弘农杨氏,声明远扬,尤其是这个杨德祖,更是从小被誉为神童。
可惜那白眉少年和诸葛亮,依旧自顾自的答题,显然没将此人放在眼里。
不少寒门子弟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前有世家子弟干扰,后有杨修强势攻心。
诸葛亮轻叹一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诸君才到了第一步就甘愿放弃?走过这一步,方能鱼跃龙门!”
说罢,继续答题。
而之前已经放弃的寒门子弟,仿佛醍醐灌顶,重新回到了座位上,开始认真作答。
无论杨修如何嘲讽,他们依旧选择坚持作答!
正所谓来都来了,总不能一个字都不敢留下!
袁方来到此处监考,诸葛亮赶紧转过头去,这倒是引起了杨修和白眉少年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