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幕后黑手
九转阴煞自古墓出去到现在始终不见踪影,难道是在寻找复活其他修罗鬼兵,以图霸业?沈旭干咽口唾沫,“那啥,你想出去也行,万一落入敌人包围圈,我可顾不上你”
“少主放心,就算千军万马,我也可杀个三进三出,咱们这就出去,我看谁敢阻拦.”
沈旭指了指上面,“那啥,我先上去和朋友说一声,你稍候片刻怎么样?”
水修罗抱拳行礼,“少主请便,末将在此等候.”
沈旭纵身跳上血藤,张胖子急忙把他拉上去,低声问,“什么情况?怎么就认你为主了?”
沈旭生怕下面的水修罗听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四下看看,“那妖女呢?”
李昱春骂了一句,“操早跑没影了,这丫头贼精贼精的,咱们不是她的对手.”
沈旭拉着几人往边上走了走,“下面那人是水修罗,厉害的很,他是九转阴煞手下的将官,据说还有四个修罗和上万修罗兵,这下麻烦大了”
李昱春眨巴几下眼,“啥意思?现在都他娘社会主义了,他们还想称王称霸?”
“你他娘小声点,现在不是说这事的时候。附近肯定有敌人埋伏,咱们想逃走可不容易,我在考虑是不是利用水修罗干掉他们,至少能看看是谁在背后下手.”
林晓感觉有点悬,“旭旭,可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人家联手灭了咱们.”
沈旭看看洞口,“应该不会,那家伙长得不错,却是个直肠子,相信我是九转阴煞的弟子。只要九转阴煞不出现,不会有人揭穿我,外面的世界今非昔比,一个沉睡几千年的人,咱们分分钟能甩掉他”
张胖子接口,“万一甩不掉咋办?”
“甩不掉就带他去见几位师兄,分分钟灭了他”
这一点,沈旭很有把握。
连九转阴煞都不是张定山的对手,一个水修罗算个屁。
几人商议片刻,沈旭再次回到洞口冲下面喊,“水修罗,你上来吧,我们先带你离开这里,再想办法寻找师父.”
水修罗哦了一声,并没有拉着血藤上去,而是一脚踏在地上,一股水浪自水潭中翻涌而起,这货竟然踏浪而行,轻松钻出山洞,看的几人一阵唏嘘。
就在水修罗跃出洞口时,距离他们千米外的一座山梁上,一个黑影看向沈旭几人的方向,默念道号,“无量天尊,那边怎么会有人,难道还有别的出口?”
话音刚落,又一道身影从黑暗中走出,低声问,“青莲道长,出什么事了?”
“凌堂主,那边似乎有动静,会不会是沈旭他们从另外的通道出来了?”
凌浩山老眼眯了眯,“应该不会吧,当年我曾下去过,并未发现别的出口,难道他们没有惊动水修罗?”
青莲转头看向凌浩山,“你确定下面有水修罗?”
“既然出现黑血玉莲,必定会有水修罗出世。老夫当年曾下水查探,玉棺中的人栩栩如生,丝毫没有腐烂。黑血玉莲虽是好东西,对咱们却没有丝毫用处,所以我并未将其取走。我当年并未在下面发现别的出口,难道是近些年才有的?”
“以他们几个的实力,如果水修罗出世,怎么可能逃的出来?难道与那个妖女联手了?”
“道长,你能看出那个妖女是何门派吗?”
青莲微微摇头,“她的身法很诡异,又不像东瀛忍者,难以分辨。难道是他们几个没有动那黑血玉莲?”
“几个年轻人,肯定不认识黑血玉莲,见到如此宝物怎么忍得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人算不如天算,凌浩山不会知道,玉棺斜上方的洞的确是五年前才出现。包括沈旭几人钻出的洞口,也是那头飞天蜈蚣无聊时挖掘出来的,也算给沈旭几人创造了一条生路。
血霜蚣两只前螯生长比身体快,需要经常摩擦,阻止快速生长才能正常使用,所以山洞中才会有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蜂巢一样。
正当两人想去查看时,一道细长的黑影突然出现,正是那头蜈蚣妖灵。
青莲招手收回妖灵,轻哼一声,“他们几个果然跑出来了,凌堂主,下一步怎么办?咱们辛辛苦苦设计把他们引过来,难道让到嘴的鸭子飞了?”
凌浩山有些踌躇。
沈旭到京城认亲的事虽很隐秘,却已小范围传开。
玄武堂一直盯着沈旭,知道他和文家相认的事,所以才处心积虑想把他弄死,哪怕暂时得不到青龙印,也好过有一个背景强大无比的对手。
早在一个月前,凌浩山就秘密找上了真一观,共商大计。
真一观数百年声誉葬送在沈旭几个师兄弟和青龙堂手中,岂能就此善罢甘休。
得知沈旭与文家的关系后,弘恩和青莲担心沈旭日后成长起来会对真一观斩尽杀绝,与凌浩山一拍即合,设计布下陷阱置他们几个于死地。
张定山无法亲自出马带着沈旭几人前来处理妖灵事件,也是凌浩山等人暗中安排,在京都附近搞了一件大事,从而牵制特情局的人。
玄武堂也从未放弃过寻找紫血龙盘,凌浩山十五年前曾带人来过此处,而且发现了巨型蜈蚣挖掘的通道。
当时,他们也以为那通道是盗墓贼挖掘出的盗洞。
凌浩山带人进入水土合葬墓,与巨型血霜蚣一番大战,损失了十几个兄弟,在水下发现了玉棺和黑血玉莲。
凌浩山要的是紫血龙盘,对黑血玉莲并不感兴趣。
更何况,凌浩山知道黑血玉莲与水修罗一脉相连,只要有人动黑莲花,水修罗必破棺而出。
所以,凌浩山并没惊动里面的水修罗,而是记下了这个诡异的地方,最终成为了猎杀沈旭等人的陷阱。
凌浩山和真一观代表青莲费尽周章把沈旭几人引过来,怎会如此轻易放过他们。
他们两人正商议是否直接对沈旭几人痛下杀手,几道影影绰绰的人影已在远处荆棘丛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