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仗义疏财
第223章仗义疏财
宁仙儿赶忙解释,“这是穆大夫的方子,于气血有亏者,最是滋补。”杜显彰余光扫过她,说了句,“穆大夫既然医术超然,为何看不出你也应当补补。”
否则即将及笄之人,怎么还是像个未长成的小丫头。
“穆大夫早在行营时,就替我开了方子。”宁仙儿尝了口热热的馄饨,在此夏日,连毛孔都透着舒爽,“可惜我嫌麻烦,又不好喝。”
实则一来她从未上心;二来诸事烦杂,一件接着一件,如何静得下心来,细细调养。
“我也不喜欢喝鸽子汤。”杜显彰帮她在碗里洒了胡椒粉,“尤其里面还有药味。”
宁仙儿立刻开始说教,“药补不如食补。”
“穆大夫说了,所谓冬病夏治,以免积寒入骨。”
“等你按疗程喝完,到了冬天,就知道其中的好处了。”
被一个小丫头唠叨,在杜显彰是破天荒的事。
就算是家中疼爱他的长辈,入诏狱当差后,好像都渐渐没有往日的亲昵,变得客气和疏离。
这其中自然有他自身性情冷清的原因。
但更多的是,随着他在朝中地位的攀升,在族中已是顶梁柱般的存在,早已被人忘了他的年纪。
再者,因为婚事不顺,身边又一直没有亲近的人,他早已习惯独来独往。
这次受伤,宁仙儿一句矫情没有,却实打实的,日日不落让人准时送了汤来。
已然触动了他心灵最深处的柔软。
“这些话也是穆大夫的交待?”
宁仙儿点头承认,“穆大夫这人,相处久了,其实挺唠叨的。”
面对她的吐槽,杜显彰却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次他竟然没有跟去,实在让人出乎意料。”
宁仙儿沉默以对,这事穆莨宸其实唠叨过,他想跟去来着,可赵霁死活不让。
最后两人达成共识,壹月他们四人必须守约,一旦有事,即刻要送信来。
这种事,在她看来,属于赵霁和穆莨宸的私隐,她听就听了,不能外传。
杜显彰未曾想到,她正因为不能谈论这事,别扭着。
还只当她是因为提及了赵霁,心情低落。
刚才因为她对自己的关爱升起的喜悦,顿时消弥殆尽。
“义兄,我总在想,何时才算了结。”
自从赵霁突然离开普渡寺,到爹再次不告而别,让她仿佛又回到了数月之前。
闭上眼,总会是连番的激战,所见之处死伤无数。
“谜团总要大白于天下,才能告慰无辜死伤之人。”杜显彰不便明说,可宁仙儿却已明白。
“是啊,只要不牵连无辜之人。”
因为添了沉重的话题,这回的馄饨吃得不如往日轻松,摊主本想上来打声招呼,见此情景识趣缩了回去。
走时,宁仙儿付了三碗馄饨的铜板,“店家,再买一碗,下回我送碗来。”
和杜显彰解释道:“这两日穆大夫胃口不好,我端碗馄饨让他尝尝鲜。”
杜显彰哑然,自己因为心底的小心思,介意许多。
倒不如宁仙儿女儿家的胸怀,坦荡待人。
看来,终究是自己当局者迷,被困其中,失了男儿胸襟。
“苏无量不在,我送你回去。”杜显彰接过摊主递来的竹监,“待会我回转,一并送回。”
到了莲辛堂分号门口,有个三岁左右的小儿被包裹着,显露出来的手脚细如麻杆,其母正在苦求坐堂医者。
宁仙儿轻扯了杜显彰避开正门,从侧门而入。
“义兄,这开医馆,哪里都好,就是这一点不好。”
“我不懂医,每每见了这种场景,只觉心疼,却毫无办法。”
杜显彰见惯了生死场,知晓人力终究有限。
所谓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就算庙中的菩萨,也并非事事都能灵验。
“那就淡然处之,能帮则帮,只要尽过力,就不必再纠结为难自己。”
两人来到后院,穆莨宸独自一人坐在葡萄架下,双手撑脸,不知神游去了何方。
宁仙儿悄悄将还冒着热气的馄饨端到他面前。
“呵!”穆莨宸猛然惊醒,抬头看到杜显彰也在,审视了他一番,“看样子,内服外敷,再加上食补,你已大好了。”
杜显彰拱手道:“多谢穆神医。”
穆莨宸早已低头看眼前的馄饨,“这是特意买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