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234.太不好当 - 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国师篇 - 唯儿时多梦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5章234.太不好当

第235章234.太不好当

其实玻璃制作的技术,玉锦兮早就整理完毕交给郭明兴了,按说这事儿找不到她头上。可魏相是谁啊?只要是想使唤她干活儿,理由他多的是。魏相的话说的特别客气:“本官也知道,国师忙于南洲事务,日夜奔波,不辞辛苦,实在不好再打扰你。只是呢,这个玻璃是个新鲜东西,虽说有制作工艺,可毕竟咱们从来没做过,心里没底。因此还请国师辛苦一二,指教一下那些工匠。”

玉锦兮倒不怕自己技术不过关,虽然对于玻璃制作来说她算是个门外汉,可对如今的工匠来说,她也是站在屋门外头的,比站在院门外头的工匠还高超些。只不过人家腿长,只要点拨几句,就能快速进门。比起人家来,她就是栽在屋门口的树。看着好像离门近,可永远也进不了门。

她的优势还不只是曾经近距离地偷学了玻璃制作的全套工艺,要是万一想不起来,她还可以把人直接送到欧罗巴去偷师,啊呸,学习。

她就痛快地接受了魏相的请求,魏相十分满意。

“这件事儿是工部侍郎郭明兴负责的,是你的老熟人,本官就不多置喙了。你抽空帮忙看看就行,主要是西山的温泉庄子这几年冬天几乎绝了产,内务府便着了急,知道国师你在庄子上盖的大棚甚好,这才请你出山施以援手。等把玻璃造出来,大棚的修建怕还得国师指点一二。”

这差事没完没了了是吧?玉锦兮迅速盘算起时间来,然后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魏相更满意了,竟然亲自把她送出了门,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派头。

玉锦兮倒不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自己那个太师就是个虚衔,真正手握大权的,是这位看着并不起眼的老爷子。

最近跑外头实在太勤,也该休整一番,玉锦兮就溜溜达达地去了工部找郭明兴去了。

郭明兴一见内阁派来帮忙的人竟然是她,不由惊喜万分,拉着她竹筒倒豆子把如今的情形说清楚了。

“咱们大月制作琉璃的作坊还是有几家的,有的还是上百年的老字号,常年给宫里供货的。工部放出风去之后,这些日子陆续来了些主事的打听消息,最远的有从长安那边过来的。”

玉锦兮一愣:“从长安?这么远,怎么赶到的?”

郭明兴:“也是巧了,那家的少东家到京城游玩碰上了,代表他们家的就是这个少东家。”

一个大老远跑出来玩儿的少东家,能做主么?

郭明兴继续道:“工部前几日开始接见各家主事,将那些资历浅的排除了几家,如今还剩下京城的刘家、李家,长安的裴家,鲁地的唐家,晋地的卜家。京城的那两家也就罢了,那三家都在外地,偏偏都是做了多年的,也有不少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实力不分伯仲不说,背后也都有大靠山。工部便在这项上犯了难,这才向内阁求助的。”

玉锦兮点头:“明白。”

郭明兴笑了笑:“倒是没想到内阁把你给找来了,我本来也是想着万一内阁不管,就拼着脸不要找你帮忙的,这下最好。”

玉锦兮:“大哥这话就见外了。玻璃制作本来就是我给大哥找的事儿,自然没有袖手旁观之理。”

郭明兴拍拍她的肩膀,把嘴边的感谢话吞了回去。若不是有玻璃制作工艺在手,他这个空降的工部侍郎也做不稳当。来了工部之后才知道,这地方就是魏相的后院,没有他点头,什么事情也办不了。只要他允了,一切就会顺利无比。

这才是一部主官的威风呢!想想以前在户部,郑相要想推行什么新举措,那可真是殚精竭虑多方筹措,哪一处没想到,政事就难以通达。怪不得郑相痛痛快快地就把户部让出来呢,定是觉得难以把控呗!

关于前任上司以及现任上司的对比,郭明兴闪念之间便将其抛之脑后,如今他是工部侍郎了,就得考虑工部的差事,还得把这差事办漂亮了。

郭明兴继续给玉锦兮分析:“京城里的刘家和李家是多年的老对头,就连工坊离得都不远,都在京西南的山脚下。这两家的琉璃各有千秋,刘家以华丽为主,李家偏典雅。长安的裴家咱们不太熟,不过他们家的陶器十分有名,宫里有不少摆设都是他家供的。晋地的卜家和鲁地的唐家倒都是有琉璃工坊的,而且不止琉璃,什么瓷器啊、丝绸啊都有涉猎,都是家缠万贯、日进斗金之家。”

他喝了口茶,感叹地道:“若不是造玻璃的事儿,我是真不知道这世间居然有如此豪富。”

伸出手来给她细数:“刘家和李家在天子脚下,还略有收敛些,只是没少给工部户部乃至宫里的内务府塞银子,刘家甚至还送了一个闺女进了宫,只是位份不高,说不上话,但也够在当地炫耀一二了。那三家别看都是外地的,在京城也都有铺子,前门大街上就是。裴家祖上也曾出过国公,只是年头太久了,他家那边又是个旁支,这才没在官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可也交游广阔,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居然搭上了宋相的门路。卜家走的是宫里淑妃的路子,唐家好玩儿了,走的是肃宁侯雷家的路子。瞧瞧,这本来就是一家子,还愣生生给走出两条路来,也不知道这雷家是怎么想的,怎么就不知道跟自家姑娘通通气呢。”

玉锦兮皱起眉头:“怎么突然觉得这两家有点儿耳熟。”

郭明兴:“咦?你想起什么来了?”

玉锦兮苦思冥想:“刚开始没想起来,大哥您一说雷家,就感觉这三个姓好像在哪儿一起听说过似的。”

郭明兴:“雷家也是个好钻营的,看看他们家几个子弟如今的位子就知道了,宫里有人,军里有人,文官也有人。罢了,想不起来就想不起来,也许见到真人就知道了。三日之后,这几家都会来工部进行第一轮的比试,到时候你来看看便知。”

玉锦兮好奇地问:“第一轮比试?还有好几轮么?要比什么?”

郭明兴揉着眉头:“五家实在太多,魏相的意思是选出两家来就行,最好一户京里的,一户外地的,到时候也好有个竞争,免得那些人懈怠。”

玉锦兮:“既然是要竞争,干嘛不多选几家?”

郭明兴:“这不是怕工部的人忙不过来嘛!”

玉锦兮指指自己:“大哥,您觉得为何内阁把这事儿推到我头上?”

郭明兴哈哈大笑:“正是,怎么把你的本事给忘了。我这是糊涂了!”

有了玉锦兮这个得力助手在,倒也不必拘泥于两家,只要是条件符合的,便可将这玻璃制作的差事揽了去。

玉锦兮补充了一条理由:“如今的玻璃,还不耐长途运输,多选几个地方也挺好,几年之内不会有利益碰撞的。若是工艺没有进步的话,几十年也有可能。不过既然有巨大的利润,有实力相当的对手,倒也不怕那些作坊不努力改进工艺。”

对郭明兴低声道:“玻璃这东西,目前价格是贵得离谱,可真要是大力操办起来,价格势必然会一降再降,到时候没准儿就连平民百姓家,也用得起玻璃镶窗户,那可比纸啊纱啊的亮堂多了,就连蜡烛灯油也能省下一些。大哥想想,到时候老百姓会感念谁?”

郭明兴呆愣片刻,感慨万千地道:“还是牧哲你想得长远,好,那就五家都要。嗯,先不说出去,看看这五家的表现如何再说。”

玉锦兮深有同感,这样才能激发各家的积极性嘛!

三天后,五家主事之人都提前到了工部,玉锦兮心中有些打算,对这古代的招标也有些好奇,便跟着郭明兴去了现场。

居然还碰到了熟人!

郭明兴作为工部侍郎,按说是不必亲自接见这五家人的。可他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心要在此事上做出成绩,便将世俗的官场规矩抛之脑后,不但自己来了,态度还十分和蔼。

玉锦兮是从来不会在公事上抢别人风头的,尤其是合作之人还是郭明兴,便十分低调地没穿官服,一身家常道袍就出场了。

时人最喜道袍,上至皇帝,下至庶民,人人可穿,最多不过是在布料花纹上有些不同罢了。玉锦兮穿的这一身,颜色是月白,花纹是绿水坚持在衣袖衣摆处绣的翠竹,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就算是布料好些,也不过是素绸,在座的每一位都穿得起。

于是,玉锦兮就被人华丽地无视了,谁让她又长得嫩呢?像极了官员的随侍。

所以,当人们见她竟然和郭明兴一左一右坐在正上方的桌子两侧时,不觉都震惊了,尤其是认识她的那两个。

玉锦兮恰好还记得这俩人,笑着道:“不成想倒还遇到两个熟人。唐兄,卜兄,别来无恙?”

唐之林和卜天志不由对视了一眼,一时之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玉锦兮。好在有眼力的人极多,随侍的杂造局大使便道:“此乃国师大人。”

国师大人?!唐之林和卜天志更傻了,玉六什么时候成了国师了?啊,不对,不能再这么叫人家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