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23.太师
第224章223.太师
玉锦兮决定好好给自己放个假,尤其是在听到珍姐儿的欢呼之后。珍姐儿高兴坏了,爹爹这些日子一个劲儿地往外跑,十天里倒是有七八天在外头,她都好久没和爹爹在一处了。
还是弟弟好啊,他那么小,还不用上学,可以天天跟着爹爹。珍姐儿都要羡慕死了!
玉锦兮十分愧疚,虽说小五是亲的,可珍姐儿也是她闺女啊,还特别乖巧特别孝顺,是个十分贴心的小棉袄。
于是玉锦兮就带着俩孩子去了赣地,去了铜庆,又去了洛邑,然后又回到了京城。这么一大圈儿绕下来,也不过就是三天的功夫而已。
在郭家的时候没逃过去,留下来吃了顿饭,顺便跟郭明兴聊了会玻璃工坊的事情。上头终于松了口,郭明兴十分兴奋。
也得亏有这件事情占据了他的心神,玉锦兮这几天的表现又很正常,郭明兴愣是没看出来她打着溜之乎也的主意。
玉锦兮乐呵呵地在郭家吃了午饭,还拿了郭家给郭明生准备的一大堆东西,然后又跑了。
空间里,小五埋怨她:“舅舅,您又揽事儿,不是说要歇一歇吗?”
玉锦兮乐呵呵地道:“咱们本来就要去南洲的啊,你姐姐还没去过呢。咱们到那边玩儿去!”
珍姐儿惊喜地喊:“真的么?”
“真的!”玉锦兮回答,“南洲可好玩儿了,如今那儿是夏天,去翻翻你的衣服箱子,有没有合适的衣服。要是没有啊,赶紧让行舟绿水给你赶出几套来。”
还真没有,小孩子长得快,夏天的衣服都短了。
不过有行舟和绿水在,这个也不是事儿。玉锦兮不让她们给做新衣裳,只在旧衣上缝了宽宽的花边,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
行舟还说呢:“大人,咱们家有现成的料子,给小姐做几件新的又不费事。”
玉锦兮反对:“不费事是不费事,可是费时间啊,这个多好,最多半天功夫就齐了。”
趁着两个人给珍姐儿缝衣服的时间,她还趁机给两个铺子预备了新货呢。
等内阁好不容易想好了一个太子少师的职位,觉得这个比较合适之后再去找人,没找到。
问下人吧?都说不知道,大人没交代。
问跟他关系最好的郭家吧?郭明兴发现自己也找不到玉锦兮,因为家学放假了,珍姐儿也不在。
想来想去,郭明兴只想到了一个可能:“前几日他来的时候,倒是拿了给家弟的物事,可能去南洲了吧?”
内阁没有办法,只好求助于锦衣卫,锦衣卫传来消息,他们也不知道。因为四夷馆也放假了,那个当通译生的锦衣卫如今正在家和寒假作业死磕呢。
完蛋了,内阁发现了一个十分不利的现象,若是玉锦兮真的撂挑子不干,他们是完全找不到他的!
魏相当机立断:重拟官职,一个太子少师不够分量!
可太子少师虽然只是个虚衔没啥实权,也已经是正二品了,再往上升,是不是太高了些?
魏相道:“莫要小气,就算是给他一个太师又怎么样?一个虚职而已。”
其他人大悟,姜还是老的辣啊,不愧是多年首辅,果真有气度!
加封玉锦兮为太师的票拟便递到了光熹帝的御案上,光熹帝思考了两天,同意了。
接到信儿的玉家下人们都傻眼了,这个,我家大人不在啊!
太师虽然是个虚职,可毕竟是官职的最高品,是由曲庆保来颁旨的。玉锦兮不在,小姐少爷也都不在,玉宅连个当家作主的人都没有,一众人等就抓了瞎。
还是曲庆保有办法,这旨意颁不下去他没法子回去交差,就出了个主意,香案照摆,旨意照宣,所有下人齐齐跪下,前头放了个空蒲团当玉锦兮,总算是把这个差事给办完了。
好在这个形式完成之后,剩下的就好办了。巫二泉是被人急匆匆从玉珍楼喊回来的,手里恰好捏了张顾客买东西的银票没来及入账,直接塞给了曲庆保当跑腿钱,差一点儿没把曲庆保吓死。
那可是张五百两银子的银票,没见过这么大手笔打赏的!
还有,你一个管家,哦,掌柜的,哎呀管他是谁呢,这般拿着主人家的银子不当银子,回来之后不会被找麻烦吧?
巫二泉笑得合不拢嘴,见牙不见眼地把曲庆保等人送走了,转身就吩咐做几个好酒好菜,咱们给大人贺一贺。
潮平道:“二叔,大人不在啊。”
巫二泉大手一挥:“大人在家不在家怕什么的?该贺咱还得贺!”
得嘞,大人不在家,听管家的!下人们开开心心地搬桌子板凳去了,咱们也吃顿好的!
巫二泉恭恭敬敬地把那圣旨找了个崭新的红木盒子装了,放在了大人书房的桌子上,然后把书房的窗户检查了一番,把门锁上,钥匙揣进自己的怀里又按了按,昂首挺胸地回玉珍楼了。
嗯,脸上得收一收,不能让人看出来。大人都已经是太师了,咱也是正儿八经的太师家人了,可得注意形象,不能给大人抹黑。
走到一半想起一件大事来,大人的官服还没做呢!
他急赤白眼地转头回去,把正在厨房打下手的行舟绿水喊出来:“快去郭家问问,太师的官服是啥样的,赶着元旦朝会之前赶出来!”
可不嘛,这离元旦朝会也没几天了,可得赶紧着!
行舟和绿水就急忙坐车去了郭府,幸好常来常往的,就算是下人,也很快就送到了大夫人面前。
大夫人一听她们俩的来意,脸上一下子就笑开了花,大包大揽地道:“三公的官服讲究得很,你们俩不成,也忙不过来。不用管了,府里的绣娘有做过这个的。”
行舟道:“是我家大人的好事,我们总不好白看着不干活儿啊。大夫人也让奴婢两个去跟着学学吧,要不然大人回来,就该骂我们俩偷懒了。”
大夫人笑:“我还不知道你家大人的脾气,把你们当子侄疼呢,哪里舍得骂半句?不过你说的也有理,绣房你们也是常去的,这就去吧。哎呦等会儿,瞧我这糊涂的,还没拿料子呢。这可得用好料子才行!”
吩咐人翻箱倒柜地找好料子,找了好几匹都不满意,后来还是大长公主那边听到风声,送来一匹大红斜万字纹的织金缎,这才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大夫人满意了:“嗯,你们家大人的尺寸绣房都是现成的,先做两身朝服,元旦朝会上要用的。朝服做好了再做公服,那个得多做几身,常服也得做几身备着。哎呦这一匹可不够,我刚才记得有一匹差不多的,把那个也拿着。”
行舟和绿水抱着布去了绣房,大夫人这边又要安排人去买七梁冠,玉佩玉带等等配饰,一直忙到天黑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