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221.玉珍朝会
第222章221.玉珍朝会
在被剥夺假期之前,玉锦兮决定再垂死挣扎一下:“不是啊,我说皇上,各位大人,这个点儿,不正是开朝会的时候么?”指着角落里一个磨了满池子墨,带了十几根笔和厚厚一沓纸的人道:“怎么连起居注官都来了?我这可是个铺子,铺子!”
不是太和殿,也不是御书房。
郑相好像是他们推选的发言人,立刻张口道:“哦,这不是接到你的帖子了么?朝事在哪儿商量都成,反正接到你帖子的人有好几个,干脆就挪到你这儿来了。两厢都不耽误不是?”
玉锦兮转转眼珠子:“那下官到外头候着去?”
郑相啐了她一口,笑道:“莫装傻充愣,好好待着。”
得,玉锦兮放弃了自救:“行吧,我听吩咐吧。”
反正也躲不过去,适当表示一下抗议就行了,要适可而止。
光熹帝给了她一句贴心话:“知道你这些日子东奔西跑的辛苦,等这件事情办好了,就让你好好歇一歇。”
李相却拆台道:“陛下不必心疼他,臣是看明白了,咱们要是不找他,他自个儿也揽了无数事务在身上,他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不是说明儿还要去洛邑?”
玉锦兮自然不会傻傻的去问为何人家知道她的日程安排,便道:“这不是冬天赶路不方便么?离过年也没几天了。”
敏国公和世子是一定要参加元旦朝会的,偏偏出孝的日子离元旦朝会太近,又是大冬天的,敏国公也已年过六旬,她去一趟接人倒是说得过去。
光熹帝叹道:“是啊,日子过得可真快,敏国公都要出孝了。当年先皇提起老国公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啊!”
几个熟知那段历史的就缅怀了一番老国公的英勇事迹,然后就把话题引到了正事上。
还是为了南洲来的,李相关心的是军马有没有买到手。
玉锦兮张口就来:“在天方买了五十匹,十匹公的,四十匹母的;大宛马也是这个数,就是价钱贵了些。加上前一阵子从鞑子那边弄来的一百匹良马,如今正好两百匹。欧罗巴那边其实也有特别棒的马,就是我时间紧了些,一下子弄那么多也不划算。”
一百匹马就快把她的草原啃秃了,为了这些马的饲料,她连自家的奶牛啊、驯鹿啊什么的都给暂时挪到外面的庄子上去了。
天方马大月人没见过,不过大宛马还是比较熟悉的,那可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一匹便价值千金。听她说价钱贵了些,李相十分担心:“是不是银两不足了?没关系,明儿就从兵部的账上给你划过去。”
玉锦兮:“哦,够的,够的,还剩下一半儿呢。”
魏相是知道兵部给她拨了多少银子的,实在忍不住问:“五万两银子还剩下一半儿?你花多少银子买的?”
玉锦兮:“没直接用银子买,咱们大月的银子人家那边也不认啊!我拿东西换的。一匹天方马用一匹丝绸换的,大宛马贵,五十匹马要了我八十匹丝绸。下回不在大宛买了,那些人清楚价格,不好砍价。”
一匹丝绸换一匹马什么的,五军都督都有些不好的预感,你不会是买了些瘸腿马回来吧?
英国公是中军都督,急问:“那马在哪儿呢?”这位可是个文官,知道什么马好么?
玉锦兮打量了一番房间,还好,能放下一匹马。
她便随意牵出一匹来,一看那马嘴里的树叶就急了:“你居然敢吃我的黄檀树叶子,知不知道那黄檀长得多慢啊?!你个败家子儿!不对,败家马!”
她为了几片树叶子在那儿气急败坏,其他人却被那匹骏马吸引住了目光,就连太子都忍不住靠近了去看,这马太漂亮了!
玉锦兮却恨恨地道:“这个天方马不好,怎么什么都吃?!”
搁在一边儿,又牵出一匹大宛马来:“看看这个,嗯,这个好。就是,你吃点儿草就得了,干嘛啃我的树叶子?!”
依然对自己的黄檀叶子被吃耿耿于怀,对李相道:“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李相您带人来了吧?赶紧弄走,太败家了!”
李相哭笑不得:“不就是几片树叶子么?”
玉锦兮瞪大了眼:“那可是降香黄檀树的叶子,您知道这玩意儿长得多慢不?就那几片树叶子,够它长半年的。好嘛,一嘴下去,半年白长了。”
李相:“三楼呢,我就是带着人来,也牵不下去啊!”
玉锦兮反应了过来:“是了,是了,都被这败家玩意儿给气懵了。反正我是不白养着它们了,太能吃了!您还是赶紧接手吧,我这就下楼,我下头有个院子,正合适。”
满脸嫌弃地把两匹马收回空间去,马匹再好也是兵部的,她该赚的钱已经赚到了,才不稀罕!
她态度太过坚定,李相只好让人去兵部送信,好赶紧接手这批马。骏马谁不喜欢?大宛马在大月可是价值千金的,看那天方马的模样,一点儿也不次于大宛马!
几个都督就十分好奇,这两种马的性能到底谁更强一些。大宛马大家还是有些了解的,但总共没有几匹,还都被皇家收入囊中。玉锦兮可是一下子弄了有公有母的一百匹来,这个,啊,是吧?
就连魏相这样的文官都不免心动,这般骏马放到南洲去养着?有些可惜啊!
李海宝和郭明兴兄弟不在,在场的各位对玉锦兮的风格都不太了解,不知道此人最擅长各种商机,还以为她说一百匹就一百匹。
玉锦兮自然不会傻乎乎地说自己养不起这么多马匹是因为自己还私下购进一二十匹的缘故,反正她说一百就是一百,就这样兵部还占了大便宜了呢。
有人提议要试试马,此话一出就被爱马如命的英国公给否了。
“不成,还没打马掌儿呢,崴了蹄子怎么办?!”
没错,提议的那个也想起来了此节,赶紧道:“竟是忘了这个!没错,是得先打马掌!”
李相敏锐地发觉到了其中异样,捋着胡子道:“不过是种马,打不打马掌倒也无妨。”
宋相开口:“哎,这可是良驹,还是放在京城养比较好。再说了,就算是送到南洲去养,不还是要运回来的么?我看啊,还是放在京城里养比较好。”
得到了一致认可,就连光熹帝都点头了。
男人嘛,不管是文的还是武的,怎么可能禁得起骏马良驹的诱惑?
玉锦兮乐得看戏,大家都想把这些马占为己有才好呢?这样她才能趁机再赚些银子不是?
等兵部的人到了之后,屋内众位高官已经对这匹马的分配达成了一致意见。李相占着大义,在郑相和光熹帝的明面暗面支持下,成功地占了大头,并且保留了对其余马匹的繁殖权。
在座各位一人只得一匹,光熹帝沾了身份的光,也不过就是多了一匹而已。大家对于马匹的繁殖没有意见,李相精着呢,匀出去的都是母的。还说以后母马下的马驹,兵部要占一半。
不过他也退让了一步,大家先挑,剩下的才归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