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219.老熟人
第220章219.老熟人热热闹闹地把玉锦芳送出了门儿,玉锦兮觉得没自己什么事儿了,正跟玉鑫多说晚上要走,谁知道一个林家的管事挤了进来,打躬作揖地请玉锦兮无论如何也要去林家吃酒。
林德田骑马看得远,玉锦兮又穿了官袍特别打眼,一下子就被发现没有出现在送亲的队伍里。
那怎么行?林德田之所以要把玉锦芳扶正,还不是看在这个小舅子的面子上?就连布政使大人知道了他结了这么一门亲事,都说要亲自赴宴贺喜的,要是玉锦兮不出现,岂不是一点儿面子都没有了?
玉鑫多心疼儿子也心疼闺女,玉锦兮说不去送嫁也就罢了,儿子忙嘛!可是人家都来相请了,他心中的天平就不可避免地往闺女那边偏了偏。再忙也得吃饭啊,在哪儿吃不是吃?
玉锦兮一看他满脸的请求之色,不忍他为难,只好应了。众人皆十分欢喜,尤其是林家的那位管事,居然还弄了个轿子来。
这算什么啊?今天可是她姐姐的大喜之日,她这个当娘家兄弟的,跟着一起坐轿子?!
玉锦兮摆手道:“你们先去,我马上到。”
林家的管事:“小的伺候着玉大人。”一副不把她请去不罢休的架势。
玉锦兮失笑,想着他一个当下人的也不容易,不跟他计较。轿子是打死也不坐的,不过她可以骑马。
从空间里挑了一匹最高大的骏马出来,看着比林德田那个新郎官儿骑的还要神骏些。她可是娘家人,压了新郎官的风头不是应该的么?
管事差一点儿没瘫在地上,他是真不知道玉家舅爷有这样的神仙本领啊!
玉锦兮直接去了林府,门前已经是车水马龙的热闹,布政使都来了,想来赣地的大小官员都来了不少。
在人家从二品的布政使面前,其实她这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也不够看的,但谁让她沾了当京官的光呢?今儿还是婚宴,娘家兄弟是贵客,她的名声和本事京城的很多人都知道,作为地方的最高官员,布政使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而且她还意外地遇到了一个熟人:闾丘声。
这可是她的贵人!
玉锦兮哈哈大笑着抱拳行了个军礼:“闾大人,竟没想到在此地遇到您!”
闾丘声笑得比她还要大声:“要不是碰巧知道你要来,我也不跑这一趟了。”
旁边的人就凑趣道:“怎么两位竟然是旧识?”
玉锦兮就把自己和闾丘声的渊源讲了。她如今也是混迹官场有一段日子的人了,从官服上也能大约判断出品级来,问闾丘声:“大人这是在赣地当指挥使?”
闾丘声谦虚地道;“还是托牧哲你的福啊!”
“不敢当,不敢当,大人折煞我了!”玉锦兮急忙道,人家的功劳可是真刀实枪地拼出来的。
闾丘声真诚地道:“真不是老哥我跟兄弟你客气,要不是你和郭八把咱们的功劳报上去,老哥我捞不着这身衣服穿。”
闾丘声在沃难关的时候担任的是正三品的卫指挥使,如今却是从二品的都指挥使,越是高官升级越难,沃难关的军功是最大的升官要素。
谈起郭明生,闾丘声来了谈兴:“郭八如今在南洲呢?”
玉锦兮知道像他们这样的高官,是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大事的,也不意外他知道郭明生这个老部下的履历,开诚布公地道:“正是,跟着李海宝大人去的,说是边关咱们打的那一仗把鞑子打残了,如今天下太平没了仗打,他又是个闲不住的,便跟着去了。倒是挺能吃苦,颇得李大人赏识。”
当官儿的自然最关注朝廷动向,南洲开发是件大事,她主动说起来,正中周围人的下怀。左布政使崔晨辉也是冲着玉锦兮来的,见她提起话题,自然不甘落后,直接问道:“南洲那边的事儿,咱们远离京城竟是没赶上,玉大人可得好好跟我们这些土包子说说。”
花花轿子众人抬,人家客气,玉锦兮自然也就加倍地客气回去,不但说了南洲大陆的种种,还说了京城哪些勋贵在那儿买了地,重点指出如今有些地块已经开了荒种了庄稼。
“南洲那边土地甚是肥沃,我看那小麦长势十分好,定是个丰收年。”
有不太了解她本事的人心里就犯嘀咕,听这口气是亲自见过的,可怎么想怎么不对,赣地虽然离海远着,可要是船队回来,邸报上是一定会有消息的啊!
只有寥寥几个高官才隐约知道她的本事,不过有闾丘声在,倒是完全可以把话接下去。
闾丘声十分遗憾地感叹:“可恨咱们离京城太远!”
玉锦兮笑道:“这个啊,闾兄却是不必忧虑的。李相给兵部划了好大一片地,耕种的也有,养马的也有。”
欠身问道:“说起来,小弟还有事请教闾兄。南洲那边的气候比咱们大月炎热,小弟弄了些鞑子那边的马匹过去,只怕不能适应。除了北边,闾兄还知道哪里的马好不?”
武官最好马匹,这个问题正挠到闾丘声痒处,当下便滔滔不绝地说起了马经,把滇马川马大宛马等各类马匹的优劣说了个详细。
玉锦兮沉吟道:“那小弟就辛苦些,各种马都弄过去养养试试。不瞒闾兄说,李相那边催得紧,小弟被他催得没办法,连天方和欧罗巴那边的马都给弄过去几十匹,只看哪种马最适合当地气候,然后再慢慢豢养就是了。”
不明就里的人更多了,面面相觑地不敢相信,这位究竟是个什么人啊?居然连天方那边的马都能弄来?欧罗巴,那是个什么地方?
闾丘声眯着眼睛:“跟老哥我说实话,现在手头还有没有好马?”
玉锦兮失笑,低声道:“闾兄想要?”
闾丘声:“那是自然,有几匹?”
玉锦兮:“得,过会儿说话。”
闾丘声满意极了。
崔晨辉见两人说起了悄悄话,轻咳了一声准备把话题重新拉回来,可巧新郎官来敬酒,只好耐着性子喝了一杯。林德田按品级敬了一圈儿酒之后,脸已经红了,还拍着玉锦兮的肩膀道:“牧哲且别着急走,过两天姐夫陪你姐姐回门的时候,咱们好好说说话,今天实在不得闲。”
玉锦兮笑道:“姐夫这是有酒了。”
林德田自然不承认:“这才多少啊?没事儿。对了,我给小五把大名起了,就叫林初言,你觉得怎么样?”
崔晨辉笑道:“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这是离骚里的句子,好名字。”
玉锦兮虚心求教:“下官是个不学无术的,竟不知这句话有何深意?”
崔晨辉便解释给她听:“此话隐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意,寓意重在诚信守诺。初言二字,亦有不舍初心之意,是个难得的好名字。”
转头对林德田道:“林大人大才。”
林德田这几个月翻烂了几本书,搜肠刮肚地想了许多名字出来,最后才确定了这个名字,心中也颇为自得。见上官夸奖,更是高兴,几句谦虚的场面话还没说完,就被别人拽走灌酒去了。
这个没眼力劲儿的,不知道大人们如今正盼着多知晓些京中事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