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94.将计就计
第195章194.将计就计
玉锦兮几乎是逃离了京城,和她同样心情的还有小五。空间自动飞奔候城,玉锦兮和小五正并排躺在榻上互相倒苦水。
玉锦兮:“差一点儿走不了,怎么那么多事儿啊!”
小五:“我也差一点儿走不了,小孩子没人权啊!”
“以后得让他们自力更生了,感觉没我他们就不会过日子了似的。”
“我那个便宜娘啊,没有我的确不会过日子,有了我她倒是会过日子了,我的日子不好过了。”
“呃?怎么了?她说你了?”玉锦兮摸摸儿子的头。
小五翻了个身,抱住老妈的胳膊撒娇:“老妈您不知道我娘跟我说什么,她说我们是客居在你家,要我让着珍姐儿。听听,让我让着她?!”
玉锦兮也有些懵,这话怎么听着有点儿不对劲儿呢?珍姐儿八岁,小五四岁,到底该谁让着谁啊?
她将信将疑地问:“你是不是听错了?她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小五抱怨道:“我不过就是随口说了一句跟姐姐吵嘴玩儿的事情啊,就让她抱着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一顿。哎呦我的妈,眼泪汪汪的,我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玉锦兮懂了,半晌才道:“从她的立场看,她这么说其实也没错。”
在玉锦芳的眼睛里,她是带着儿子寄人篱下的。珍姐儿虽然不是玉锦兮的亲闺女,可她到底姓玉,而且是正儿八经在族谱上写在玉锦兮名下的。按照世人的理解,她就是玉锦兮的女儿。
而她玉锦芳呢,一来和玉锦兮同父不同母,她对这个庶弟一点儿也不熟,甚至在年少时还因为秦姨娘的事情对玉锦兮有隐隐的敌意。二来她的身份尴尬,作为林德田的妾室,而且还是一个被正室变相打发出门任其自生自灭的妾室,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如今到底算什么。
说是林家的妾室吧?被正室赶出门了。说是玉家的女儿吧?她也没脸回去啊!
她都如此了,更何况小五?
可即便这般尴尬了,她也没有勇气离开,因为离开了玉宅,她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更没有本事带着孩子活下去!
这样一想,她要求只有四岁的儿子对珍姐儿低声下气,也就不难理解了。
小五郁闷地道:“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更烦啊!她又没错,我又不能说上辈子的事儿,只能听着了。”
玉锦兮想了个说法:“其实我已经被记到陈氏的名下了,按照族谱上来说,她就是我的亲姐姐。也许告诉她这个,她会好受些。”
小五并不乐观:“我觉得悬,她那性格就是那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辈子怕是改不了了。”
“那就好好待她吧,好在家里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需要她做。至于林家那边,有我呢。”玉锦兮给出结论。
“也只能这样了。”小五把脸在玉锦兮的胳膊上蹭一蹭,还是亲妈好啊!
玉锦兮看他这孩子气的模样,不由想起一件事情来:“我看你对珍姐儿一口一个姐姐地叫着,这是想明白了?”
小五嘿嘿一笑:“想明白了。以前我小时候去看您,跟您睡一张床老爸都烦我,说我大了不该再缠着妈什么的。人生那么长,当小孩子的时间才多久啊?好不容易又成了一个小孩子,我要好好享受一下当小孩子的幸福时光!”
玉锦兮笑:“也是,那你就好好当个小孩子吧。等候城的事情结束了,也该带着你四处走走,看看当下的这个世界。日子还长着,等你进学总还要两年功夫,你就趁着这两年,痛痛快快地玩儿吧!”
“就是,就是。”小五乐呵呵地点头,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老妈,为什么是两年?我才两周岁!”
玉锦兮提醒他:“这时候的人都说虚岁,你虚岁四岁了,有的书香世家的孩子,虚岁三岁就启蒙了。我容你玩儿到六岁,都算你占便宜了!”
小五哀叹:“啊?不要啊!”
虚岁六岁,周岁才四岁半就要上小学?太悲催了!
不行,他要抓紧时间玩儿,痛痛快快地玩儿,酣畅淋漓地玩儿!
于是,他就跑到草地上追鸡撵狗去了。
玉锦兮看他大呼小叫地在草地上飞奔,一会儿抱着条小奶狗撸毛,一会儿钻进稻田逮鱼,也不管他,自顾忙自己的去了。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玉锦兮如期出现在了候城悦来客栈的房间中。
青山等人已经吃过了早饭,在房间里等着她了。
见她出现,立刻欢喜地站起来道:“大人您来了。”
玉锦兮坐下:“说说看,有什么好主意?”
青山一五一十地把几个人商量了一天的计划详细地说明了,说完了便眼巴巴地看着她。
玉锦兮点头赞许:“不错,看来是下了功夫的。稍微改一下细节,今天晚上就先卖一遍。头一回自然有人将信将疑,若发现是真事儿,哪怕只有一个坊呢,后头的事儿就越来越顺利了。嗯,这一轮暂定三天,下一轮定在一个月后。你们放口风的时候,把这个消息也放出去。”
众人应了。
玉锦兮又问贾三磊:“三天的功夫紧不紧张?可够用?”
贾三磊踌躇满志地道:“仙人老爷放心,孩子们都是好手,还在候城认识不少人,自有传递消息的渠道,三天尽够了。”
玉锦兮点头:“那就去做。头一天先限定在靠近城门的那几个坊,里头应该有人知道咱们。”
那几个坊是流民进城的必经之地,玉锦兮也曾经在那边收运流民,被人看到并记住的可能性太大了。
贾三磊立刻带着人分头放口风去了,玉锦兮却给了青山帆悬几百两银子,让他们到大街上逛一逛,看看可有价格合适的毛皮土产之物。
“若是价格不划算就算了,反正这地方也不远,以后完全可以再来。”
青山和帆悬也出门了,到了中午回来的时候,居然收获满满。
玉锦兮都不敢相信他们竟然有如此多的收获,问了之后才明白,原来因为灾情的原因,外地客商几乎绝迹,当地的毛皮土产之类,也就没有了往年的销路。因此尽管粮食价格飞涨,这些不能入口的毛皮价格反而跌了。
青山兴奋地道:“大人,咱们再收些毛皮吧,我们今儿去的铺子可有不少好货,如今都积压着呢,那掌柜的还说要是咱们要的多,价格还可以再降降。”
毛皮虽然不耐久存,可她有保鲜区在啊,根本不用操心日子长了不保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