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55.粗人的风格
第156章155.粗人的风格上林苑监正伍人华大人出身于光熹帝潜邸,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
他那时候是光熹帝,哦,当时叫靖王的贴身护卫,这个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当时还叫伍二虎的他曾经救过靖王的命,这个更是大家都知道的。
伍二虎是个粗人,到靖王身边的时候大字不识一个,还是靖王教给他识字的。可惜那时候靖王正忙着抢皇位,教书这事儿也不是他的长项,便有一搭没一搭的教,伍人华也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学。
学到后来,靖王登基成了光熹帝,伍二虎也就水涨船高,成了皇宫里头的侍卫头头。按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就应该是从此君臣相得地过一辈子。谁知道光熹帝运气不好,在某一次狩猎的时候被几个竞争皇位失败却不甘心的兄弟们联手坑了一把。好在伍二虎忠心,又有些本事,硬是把那只饿了三天的老虎给乱拳揍死了。
再饿的老虎也是老虎,伍二虎就是名字里带上七八个虎字也是个人,老虎是死了,他也没落着好,身上被老虎划拉了七八道大长口子,在床上半死不活地苦熬了一个多月,这才勉强能下地。
光熹帝舍不得他再受苦,就给了他一个油水足的上林苑监正的官儿,也好娶个媳妇生个儿子过日子。
还给他改了名字,叫伍人华。
伍人华死心眼儿,光熹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虽说当了官儿,也娶了媳妇生了娃,可他心里,还是把光熹帝放在第一位。
他有功夫就往城里跑,跑进城第一件事儿是去紫禁城看看光熹帝,然后才是回家看老婆孩子。他进宫方便,身上的腰牌一直没收回去。光熹帝特许的,整个京城就他进皇宫跟进自家菜园子一样。
伍人华一根筋,又因为这个一根筋的性子得了光熹帝的青睐,就觉得自己这个性子甚好,也就没想着改。他在上林苑监是老大,大家伙儿都听他的,公务也自有光熹帝派去的幕僚帮衬着,就一直过得挺顺风顺水。
谁知道幕僚见他当了几年的官儿有经验了,想着好几年没回老家了,就跟他请了俩月的假,回老家看看老爹老娘。就这么着,伍人华就放飞自我了。
粗人有粗人的活法儿,自己想不出好主意来,就跟着别人学。幕僚在的时候跟幕僚学,幕僚走了,他自己找了个玉锦兮来学。
谁让这个玉锦兮对他脾气呢?没有幕僚,人家有大月律例。
伍人华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幕僚请假不用愁,大月律例解烦忧。你问这事儿怎么办?翻翻律例咱再看。管你天花胡乱坠,咬定律例不受罪,不受罪。
那个光禄寺少卿不是说三天之后就能算出账来么?那等算出账来,拿钱出来,送到上林苑监来,嗯,得到第四天了。
伍人华就耐心地等了四天,没人来。
可能人家银钱一时不凑手,他就好心地又等了一天,还是没人来。
是不是他们算账的也请假了?他又等了两天,还是没人来。
伍人华知道了,光禄寺要赖账!
光禄寺居然敢赖账?!
伍人华出离愤怒了,他们居然敢赖他的账!
牵马!进城!进宫!告状!
他告状跟别人不一样,他直接找光熹帝告状。
光熹帝见他来了还挺高兴,当皇帝越久,身边的真心人就越少。还是这个伍人华好,不管他是靖王还是皇帝,都是一门心思地跟着他。
“这回又给朕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伍人华每回见光熹帝都不空着手,不是一匹特别好看的小马驹,就是一盒子最好的鹿茸,反正都是南苑猎场那边的东西。
他这回虽然是来告状的,但这习惯好在还没丢,拿了几张白色的狐狸皮来,一根杂毛都没有。
伍人华是这样说的:“爷,您身上那大氅都旧了,咱换个新的吧?”
看看,人家说话就是这么随意,习惯了。
光熹帝一点儿也不生气,相反他还挺怀念。如今还这么称呼他的,也就只剩下一个伍人华了。还有一个在外头漂着呢,还不知道能不能安然回来。
“好,爷就做个新的。”
小太监急忙捧了那几张狐狸皮去,可得好好做出来。按光熹帝的性子,最晚后天就得穿上。
光熹帝让伍人华给他捏肩,说那些小太监力气太小,使不上劲儿。
这事儿也是伍人华干惯了的,他就站在光熹帝后头,一边给他捏肩一边告状,连个铺垫都不带有的。
“爷,光禄寺里头没好人。”
光熹帝笑了:“他们惹着你了?不能这么说,只能说惹着你的那个不是好人。”
大太监默默地退出去,没见这么偏心眼儿的。还不知道事情原由呢,就给人家定了罪。他得在外头好好看着,这要是被人不小心听见了,还不得引起朝堂动荡啊?
伍人华就把光禄寺想赖账的事情讲了,讲得颠三倒四,一会儿说岁赋满了,一会儿说他们没给钱,一会儿又扯到蕃育署那边放假的事情来。也就是光熹帝听他说话习惯了,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这个憨子是什么意思。
幸亏有这么个憨子,要不然他就连一句实话都难听到了。
“怎么以前你没发现?”
伍人华不好意思地道:“以前我不是傻吗?”
守在门口的大太监:你现在也傻。
光熹帝笑笑:“以前贵堂也没跟你说?”
伍人华:“苑先生可能也没发现。”
光熹帝叹口气,看来这位幕僚也生了二心了。也是,半道才过来的,跟从小就跟着自己的就是不一样。
“给贵堂送个信儿,就说朕说的,父母在不远游,让他在家好好给父母养老送终。”
“哎,我这就写。”
“字儿都会写?”
伍人华想了想,肯定地回答:“嗯,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