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44.令人咋舌的婚宴
第145章144.令人咋舌的婚宴在双方都心知肚明的前提下,玉锦兮每天在衙署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上午照例不在,不是去照顾她的萝卜地,就是去给海里捞鱼虾给玉萃斋补货。下午则是岸阔的学习时间,习字、记账、算学,玉锦兮想起来什么就教他什么。《三字经》上的字都学会了,又拿了一本《百家姓》来。若是遇到某个姓氏中有她熟悉的名人,还会顺便讲一讲这位名人的生平趣事。
她这边躲进小楼成一统,项家豪就怎么看怎么满意,还主动提出来他们蕃育署也是有假期的,不但有朝廷公认的十天一休沐,还有排班假期哦亲,可以三天来一次哦亲,要不要了解一下?
玉锦兮十分感激地谢过了上官的关怀,并且提出能不能跟两位换个班,到八月十八她好兄弟成亲,她得回去帮忙。
这有什么啊?项家豪大手一挥,别说八月十八了,就是中秋节的假期都给她连上了,从八月十四开始,你就在家歇着,啊,不对,在家好好给好兄弟帮忙吧!
哦,对了,你那好兄弟是谁啊?不会是大长公主的爱子郭明生郭将军吧?哎呦真是他啊!那可真是巧了,巧的不能再巧了,我那天还要去吃喜酒呢!
上下级再次欢喜作别。
岸阔不解地问:“大人,为什么项大人对你这么好啊?给你放了好几天假。”
玉锦兮:“哦,中秋节皇宫里要的鸡鸭多,十四那天光禄寺来拉货。除此之外,太常寺也要来买些。那天的油水足,他怕咱们在。”
岸阔:“……”
好吧,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那咱们就这么算啦?”想想就很不甘心啊。
玉锦兮笑:“当然了,咱们这不是白捞了好几天清闲吗?赶紧回去,打明儿起,咱们就不用当差啦!我这两天要忙着给光德准备婚宴上的食材,你去给客路青山帮忙吧,他们这两天忙坏了。”
快到中秋节了,各家各户都要吃个团圆饭,稍有家底儿的都愿意把饭桌上的食物弄得精致一些,海鲜便成了不错的选择。
本来玉萃斋的海鲜足够应付郭明生的婚宴了,却忽略了中秋节人们的购买力,只能由她去补货了。
想想时间还比较充裕,玉锦兮就带着珍姐儿去了趟东海。中秋节自然是要放假的,珍姐儿一听说爹爹要带她去海底玩儿,高兴得不成,立刻放弃了郭家小姐少爷们的诗社活动。
东海的鱼获更多,这是玉锦兮曾经的猎场,很容易就找到了鱼群,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等等,每样都捕了几百斤。这些是给婚宴预备的,也不必非要是活的,只要放在保鲜区就能保证新鲜,玉锦兮就大手笔地捕了许多。婚宴自然用不了这么多,但冬天的时候卖出去也没问题啊,直接摆在外头卖就是,那是天然的冰箱。
除了各类海鱼,还有海虾海蟹。玉锦兮专捡大的梭子蟹下手,一个螃蟹便是一盘子。官宦人家,尤其是大长公主这样的人家,正式的宴席都是一人一桌或者两人一桌的。公主府的长史早就把桌数告诉她了,光一人一桌的上等宴席就是两百多,两人一桌的还有差不多同样的数量。就这些还都是有名有姓的,像说要去赴宴的项家豪,就只有和那些低级官员在外头坐大桌的份儿。
珍姐儿帮着点数,玉锦兮觉得至少需要上千只才够用,总得保证来宾们一人一只吧?
父女俩花了整整一天来办这件事儿,到最后珍姐儿数数都数迷糊了,直接从三百七十二蹦到了七百二十四。
要不是玉锦兮觉得这数字和看起来的好像对不上号,差一点儿就误了事儿。
玉锦兮笑眯眯地摸摸女儿的头,珍姐儿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
为了安慰她,玉锦兮带着她来到了当年的鲸落之地。
珍姐儿被那副巨大的骨架惊呆了,傻傻地问:“爹爹,这是龙吗?”
玉锦兮告诉她:“这不是龙,是抹香鲸。”
她把鲸落的故事讲给她听,指着外头巨大的骨架道:“这头鲸鱼的肉已经被别的鱼和虾蟹吃掉了,如今只剩下骨架,但是还有很多咱们看不见的小鱼小虾在这里靠这些骨架为生。等它们吃饱了,这些骨架还能成为珊瑚的地基,等珊瑚们在这里安了家,就会有你刚才看到的那些漂亮小鱼小虾在这里住了。”
珍姐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玉锦兮摸摸她的头,带着她离开了。在经过一处珊瑚礁的时候,灵机一动,拿一个大鱼缸,采了一些珊瑚海葵之类的进来,还捉了两条漂亮的小鱼进来,布置成一个海水生态鱼缸,送给了珍姐儿。
珍姐儿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大鱼缸,一直喊着要带回去给哥哥姐姐们看。
这个鱼缸果然立刻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家里的人不管年龄大小,都围过来看这个新鲜玩意儿,还一直讨论要给这两条小鱼吃什么。
问玉锦兮,玉锦兮也不知道,她就是一时兴起,才给女儿弄了这么个鱼缸,哪里知道海里的鱼吃什么?这里又不像现代社会,有现成的鱼食卖。
到后来,他们决定拿家里的小米试试,如果小鱼不吃,那就换别的。
玉锦兮随便他们折腾,这一天可把她累坏了,她得好好休息一下,明儿就好了,明儿是中秋节,家里干活儿的人多,根本用不着她。
客路青山在中秋节只开了半天的张,过了中午就打烊回家了,今儿家里要打月饼,需要人帮忙。
玉锦兮难得有一个休息的时候,什么也不用管,躺在床上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又难得地睡了一个午觉,整个白天就差不多过去了。
珍姐儿却十分有精神,跟在巫二家的后头学着打月饼,馅料都是稀罕的,连鲜肉月饼都让玉锦兮给开发出来了。
巫二家的一边弄馅料一边乐:“咱们大人的主意就是多,今年这月饼馅儿啊,你们可都没吃过。”
客路在一边得意地道:“谁说的?去年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吃的就是这种新鲜的。”
巫二家的哼了一声,把这个不省心的儿子赶跑了。
青山还有些遗憾:“早想起来就好了,还能放在铺子里卖一卖。今年的中秋节礼还没送呢,就算别家不用,大长公主府总该送的。”
绿水道:“谁说没送?我和行舟前两天就做了月饼送过啦!”
珍姐儿立刻证明她说的是真的,还说自己头上的绢花就是十六姐姐的回礼。
玉宅的人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中秋节,然后就是更大的热闹等着他们。
乐怡大长公主娶儿媳妇,皇亲国戚是一定要到的,这都是亲戚。
敏国公家的八少爷要娶媳妇,勋贵们自然是要到的,亲戚连着亲戚,都是拐着弯儿的亲戚不说,还有不少同僚。
户部侍郎的弟弟要成亲,文官们自然也要来祝贺一二。就算是你不在户部跟郭侍郎没打过交道,进不了大长公主府的门儿。可郑相还要嫁女儿呢,你好意思不去么?不但要去,就是没有帖子也得去添个妆吧?
整个京城的文武百官几乎都为了这桩亲事动了起来,比大朝会还要热闹许多。大朝会还有个官职的要求呢,成亲这种事儿,可不管官大官小。
再说了,大朝会上都是男人,这里是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都齐了。
就算是郭家人多,大长公主府还有专门的后勤班底,也个个都忙得脚不沾地。就连珍姐儿都被安排了任务,和郭家没出嫁的那些姐姐们,一起招待来访的小姐们。玉锦兮提供了许多稀罕的水果,得靠她来介绍。
玉锦兮早在头一天就牵了两头肉牛给厨房,有些大菜得提前做出来,要不然到正日子的时候根本就没功夫。
玉锦兮坐镇客院,客路青山两个专门负责传话兼运东西。内外院搭起来十来个饭棚子,郭家的、大长公主府的、外头酒楼里聘请的、甚至还有从皇宫里借来的几十个大厨忙个不停,为来宾们奉上一道又一道美食。
食材准备得倒是充分,可总有不速之客到来。官阶低的也就罢了,可有些不速之客的官阶太高,怎么着也得给安排一个上等的席面。蔬菜水果什么的也就罢了,就是剩下也无妨,长史就备的充足。可一些放不住的食材,长史就没敢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