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57名利 - 我有种地金手指 - 双色茉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七章57名利

第五十七章57名利

一棵大树后冒出文林琳、李霞、郑哥三颗脑袋,一起围观红腹锦鸡跳求偶舞。这一场华丽的表演,看得三个不相干的人类心潮澎湃,当事鸟红腹锦鸡雌鸟却无动于衷,几次跳跃着避开雄鸟的追逐,最后干脆一头扎进鸡群里干饭了,雄鸟不甘心地追了过去。

看完这场免费表演,李霞异想天开地说:“这雌鸟都不理雄鸟啊,说不定是看上我们家大公鸡了。”

“不可能,体型差距太大了,就像姚明和郭敬明一样。”文林琳想都不想就否定了。

郑哥被文林琳的比喻震惊了,略有些纠结地说:“你,这,这结果倒是对的,但这个比喻也太奇怪了。红腹锦鸡和家鸡不能杂交,主要是因为它们种属不同,亲缘关系相隔太远,即使杂交成功,后代也难以存活,反正目前没有成功的案例报道。”

李霞又说了:“那这红腹锦鸡既不能吃,又不能和家鸡生蛋,天天就在这里吃白食啊?”

付费看保护动物呗,动物园还收门票呢,现在就当是多喂了两只鸡,文林琳作为颜狗还是不介意的:“就当吉祥物养着呗,这可是传说中的凤凰呢。”

郑哥冷不丁地来了一句:“你想养还不一定能养呢,这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混得太熟,文林琳都没反应过来,身边这位可是官方人士,编制在身的。

文林琳赶紧强行找补:“郑哥,你可要给我作证,这红腹锦鸡可不是我捉来的,它自己跑来蹭吃蹭喝,我还要倒贴粮食呢。”

郑哥也不吓唬文林琳了:“行了,我早就报备了,你只要不限制红腹锦鸡的生存自由就行,这也算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不过李霞说的也对,红腹锦鸡在你这白吃白喝的,你要不要申请补贴?”

“算了吧,两只鸡吃不了多少。反而是申请补贴要提交各种材料说明,以后每年还要审查,更麻烦。”

文林琳现在有钱了,相比这点补贴,她更介意把时间浪费在没意义的事情上。

郑哥点点头:“那就当这两只红腹锦鸡吃大户了。”

文林琳对这两只红腹锦鸡这么优待,还有一个原因,她是真的认为这两只红腹锦鸡是吉祥物。

因为发现红腹锦鸡后没过两天,她就收到邮件回复,她那篇关于南瓜选育的论文要在《中国农业科学》发表了,标志着她成功迈入了农业学术界的大门。

文林琳心里美滋滋的,不枉她修修改改磨了快一年,现在小文同学也是手握重量级期刊论文的人了。

正当文林琳沉浸在发表论文的喜悦中时,她又接到了新任务。

这次是彭姨的电话,文林琳还以为彭姨想和安妮聊天,没想到彭姨是找她的:“琳琳,我听说你的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了,恭喜。”

“嘿嘿,同喜同喜。”文林琳的语气中有藏不住的高兴。

“不过我听说一个研究成果可以发表好几篇论文的,不仅可以写论文,还能写专著、研究报告、专利、案例等。”

“咦?”文林琳疑惑。

“这个事情,我和华林集团的老总聊了聊,我们认为,你的上河南瓜大有作为,要尽量扩大影响力,你就这个项目再写几篇相关报告吧。”

“啊?”文林琳震惊。

“水论文这事很简单的,就你经常联系的胡博,他就说做一个项目,他的学生从各种角度发表十几篇,达成好几个人的毕业要求,杜总和他聊了,他会教你怎么选题,怎么写,怎么投稿的。”

“不是,我……”文林琳不能接受。

“乖,你待会听胡博的,争取半个月发表一篇,不要求这次这种核心期刊,普通报刊也行,我要在年底帮你争取一个奖项,你好好加油。”

文林琳还没消化这个消息,彭姨就挂了电话。

紧接着胡博的电话就打来了,他们不会正在一起讨论这事吧,这个挂电话,那个就打来了,胡博打通电话后,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把选题告诉文林琳,让她马上整理资料开始写。

文林琳刚闲下来,浪了不到一个月,又进入疯狂写论文阶段。

其实文林琳猜的不对,和彭姨一起喝茶的不是胡博,而是华林集团老总杜丰华。两人坐茶桌两边,桌上摆着一套大师手工做的茶具,一壶两杯。

彭丽一眼就认出了茶具的出处:“杜总讲究,这一壶两杯是□□的作品吧?据说大师每回开炉不满意的都砸了,每一炉最多留一两套,全是孤品,我可得好好品鉴品鉴。”

这话明显说到了杜丰华的得意之处:“哈哈哈,摆着也就是个意思,用着顺手罢了。”

杜丰华给彭丽分上一杯茶,茶是上好的绿茶,茶叶挺拔舒展地在水中浮沉悠游,但两人的心思都不在茶上。

彭丽挑起话题:“听说上河南瓜的审定已经进入公示阶段了。”

说起这事,杜丰华满面春风:“确实如此,商业部已经在准备种子推广销售的事了,这么多年了,我第一次遇到这么顺利的农业项目啊。”

彭丽喝了一口茶:“我们家琳琳可不止有上河南瓜。”

杜丰华也看好文林琳这个年轻人:“怎么说?”

袅袅的茶香中,彭丽不急不慢地说:“琳琳种了一批百合花,很有特点,不仅省农科院盯上了,国外也有实验室偷偷关注着,你知道的,国外一向追捧这种精贵香料。”

“年轻人未来不可限量。”杜丰华夸了一句,百合花这事他略有耳闻,但农科院已经介入了,而且他们公司不擅长花卉园艺这一块,就没有多了解。

彭丽先抛出一个爆点:“农业毕竟是第一产业,华林集团想不想做农业领域的华为?”

杜丰华来精神了:“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好主意了?”

彭丽娓娓道来:“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种子,而要做到行业标杆,就需要站得住脚的专利,而且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专利。”

杜丰华:“说得简单,以前人们说你读不了书,那你只能去种地,好像种地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其实农业里面学问深着呢,研究十几年才有结果都是正常的。”

彭丽说:“可文林琳呢,她不一样,去年的南瓜,今年的百合花,中间还有一个枸杞,那也是出圈的产品,这个年纪有谁比得过她?而且她进入这个行业才两年!”

彭丽越说越激动:“都说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事实上是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有些人勤勤恳恳一辈子都不一定做出一个成果,但有的人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就像文林琳,她就在自己家,一个人就培育出了上河南瓜,我越深入了解,越觉得不可思议,多少人走遍荒野寻一株苗,她竟然就自己杂交成功了。而且她手里可孵化的项目不止一个南瓜,我相信你也是看中她的潜力,才直接投资她的花林花生项目。”

彭丽接着说“可是仅仅是投资花林项目就够了吗?更值得投资的,难道不是文林琳这个人吗?省农科院可是也注意到她了,连自家新品种火晶柿子树都送出去了。”

杜丰华笑了,给彭丽倒了一杯茶:“你的意思是?”

彭丽:“文林琳自己还不知道,她现在已经是一个香饽饽了,现在她缺的只是知名度,缺少专业背书。”

杜丰华懂了:“她这方面太薄弱了,简直像石头缝里冒出来这么个人。种子都快销售了,她的论文才发表,《中国农业科学》的审稿编辑还打电话问我,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个人,还质疑论文数据的真实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