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襄阳在,人在
此刻郭靖手执长剑,在城头督师,城下蒙古军军飞骑奔驰,狰狞的面目隐隐可见。
今日强敌压境,是否能再度将之击退,谁都不能预料。
郭靖两鬓不知何时生出几缕白发。
蒙古军如潮水而至,齐声高呼,声音震天。
重新竖起的蒙古大旗高高挂着,铁骑拥卫下的黄帐下,忽必烈正临阵督战。
只见彩旗招动,蒙古军兵分两路,万人直奔南北门。
数百架云梯纷纷竖起,蒙古兵一波又一波的爬向城头。
见此,郭靖振臂高呼:“兄弟们,今日叫蒙古鞑子们看看咱们大宋男儿的身手!”
他这一声如猛虎呼啸,蒙古军万众呐喊之下,仍是被众人听的清楚。
城头上宋兵刚经一战,已是疲累不堪,忽听得郭靖大喊,顿时精神大振。
纷纷附和道:“杀!杀!杀!让蒙古鞑子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当下杀出城外与蒙古兵搏杀在一起,转眼间尸堆成山,又万人前仆后继,践踏着尸体继续杀在一起。
北城门,郭靖一剑一个蒙古兵,杀红了眼,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他此刻就是襄阳的一面旗。
襄阳在,人在,襄阳亡,人亡。
宋军在郭靖带领下,阵势不乱,以一敌十,高呼酣战,刀光闪烁,如千万条银蛇闪动。
蒙古兵虽势众,但一时却攻不进北城门。
南城门,蒙古兵已有千余人爬上城头。
朱子柳与武三通各率一队精兵,从埋伏处杀了出来,填住了缺口,令蒙古兵再也攻上,城头上千余蒙古兵瞬间陷入包围之中。
南北城门战况十分惨烈,喊声一阵响似一阵,人倒了一片又一片。
忽必烈在黄帐之下亲自督战,见蒙古兵们死伤无数,血染铁甲,从阵前抬了下来,面色凝重。
蒙古兵身经百战,常年驰聘沙场,铁骑所至,一切夷为平地,但在宋军冲杀下竟落于下风。
忽必烈放眼望去,只见郭靖手执长剑,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在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威不可挡。
羽箭如雨点般向他射去,都被他一一拨开。
忽必烈见他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在百万军中来回冲杀,蒙古兵虽多,却是奈何不了他。
紧皱眉头,当即高喝道:“谁杀了郭靖,立赏黄金万两,官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千余人挥刀呐喊杀了上去。
就在此时,一群丐帮之人从城内冲了出来,在鲁有脚的带领下,棍棒齐出,呼啸生风,对上了那千余人。
这一场大战只是过了一个时辰,城外遍野疮痍,死尸堆积成山,断枪折矛、蔓延城外三百里!
城内母哭其子,妻哭其夫,人皆身穿缟素。
忽听蒙古兵阵中号角吹动,击鼓声起,一个万人队冲了出来,攻去宋军左翼。
跟着又是一个万人队攻向宋军右翼,成一字长蛇排开。
大阵绵延数里,盾牌手、长矛手、斩马手、强弩手、将宋军团团围住。
铁骑之下,宋军眨眼间死伤过千,气势大减。
见此,郭靖道解下腰间硬弓,搭上长箭,连射三箭,三个带阵蒙古将领应声倒地,于百里之外取人性命。
但仍不能阻止几万人蒙古大军冲杀,眼见宋军被团团围住,郭靖心中心急如焚。
就在这时,忽见从城头上跃出几道身影,各个神采奕奕,高声大喝。
一人一身青袍,手拿玉箫:“要不是看在我女儿在这里,我才不会来。”
一人大肚便便,手拿竹棍:“黄老邪呀,黄老邪呀,你的宝贝女儿不还是嫁给了我的乖徒弟,哈哈。”
一人嬉皮笑脸,左右手连连挥出:“二弟,撑住啊,你大哥来喽!”
一人一身袈裟,右手伸出一指:“襄阳危在旦夕,贫僧又怎能坐而不管!”
……
四人所过之处,蒙古兵纷纷丧命,人仰马翻,丢盔弃甲,面色中流露出忌惮之意。
这四人乃是中原武林四大宗师,东邪黄药师、北丐洪七公、南帝段王爷、老顽童周伯通。
此时四人同现襄阳城外,各自施展看家本领。
玉箫剑法、打狗棒法、左右互搏术、一阳指,比着谁杀的蒙古鞑子多。
眨眼间便杀到郭靖身前,五人一字排开,目光凌厉,面色冷峻。
蒙古大军在这一刻仿佛如呆住了一样,迟迟不敢再向前,脸露难色。
五人一同联手,虽万人亦不能敌。
郭靖一个抱拳:“岳父、师父、大哥、一灯大师你们能来襄阳有救了。”
一灯大师笑着回应:“此危急存亡之际,贫僧自当挺身而出,蒙古鞑子布下此阵,咱们可以任意冲杀,但当务之急是设法冲出去,宋军才能占得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