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芦圩
陈落与李知桃此刻所在之地,叫做芦圩村。说起来,芦圩村占地不大,村中人口也不算多,如今还在村里生活着的,不过百余人。
其实五六年前,芦圩村也有五六百村民。
只是,四年前一场疫疾袭来,过了不过月余时间,近六百人.便只剩下三百余人。
一下子,死了近乎一半。
那些染了疫疾之人将死之前都是神色呆滞,形容枯槁。
死后更是七窍流血,面色乌青。
剩余活着的人,亦大部分染上了疾疫。
疫疾的症状表现,便是形容会越发消瘦,面无血色,咳嗽不断,且常会咳血。
那时候,三百余人约莫有百余人没染疫疾。
这些人见到其余人那种种惨状,又怎敢呆在村里。
于是,死的只剩三百多人的村子,又离开了百人左右。
本来剩下的两百余人,似乎也只有等死这么一条路了。
好在,村民们在痛苦绝望之时,一队身穿素白衣袍的道人们来到村子内。
他们自称是黑莲教会之人,在人间修道,所修之法为济世之术,途经兴义县时,发现整个县城范围都有疾疫传播。
他们见不得这般疾苦,便一处一处,走遍了整个兴义县的村镇,救人性命。
领头之人,是一个头发花白,胡须长至胸口的老道人,自称黑莲散人,其余道人称他为教主。
他们到了芦圩村之后,散草药,施符水。
两百多染疾的村民,竟因此有半数多好转活了下来。
只是,其余之人.
仍是撒手而去,尘归尘,土归土。
这也无有办法,草药符水终归并非万能。
黑莲教会之人,布施之后,又去往了别处布施。
当真是慈悲,尤其是黑莲教主,更是悲天悯人。
那时候他看着村民惨状,甚至都不停地滴泪,嘴里颤声念着“天尊慈悲,普救生民”。
到了现今四年过去,兴义县范围,疾疫仍然时而发生,好在这病症也是奇怪,虽染病之前几乎毫无征兆,但却不会传染他人。
使得未曾染病之人,心中稍安。
那时候疫疾刚发生之时,弄得人心惶惶,不过,也许是天道慈悲。
疾疫发生不久,便有了黑莲教出现,济世救人。
经过他们的布施,五人染疾,能有三人好转。
百姓们这才没有大范围离开故土。
而到如今,百姓们倒也并不算太过担心疾疫了。
因为,如今黑莲教修道之士并未离去,而是住在了县城旁的米英山中,但有疾疫爆发,就会有教众出去布施。
而且,黑莲教主每过一段时间,便会到县城施行仪轨,可谓安定了人心。
百姓都传着,老神仙慈悲,救苦救难。
人们自发的去米英山中,为黑莲教建立道观,送去粮油。
百姓们在兴义县中,还建了个黑莲庙,供奉着黑莲教主的画像,香火远比山神庙、水神庙来得鼎盛。
如今,兴义县地界,民众十之七八,都是黑莲教会信众。
如之前陈落二人在避雨亭内认识的张丰收,便是极为狂热的信众,而像他这般的信众,此地界比比皆是。
虽说现在百姓们大抵不太担心疫疾了,算的上心有信仰,安居乐业。
可.身死之人毕竟已经身死。
经过这么些个事,到陈落两人到了芦圩村之时,村中屋舍.大部分都已经长满了杂草,常会有野兔、黄鼠狼之类的,钻家进室,吃草建窝。
没法子,因这些无人居住的破院子,不仅屋外杂草丛生,屋内.亦是杂草遍布。
而在村子后面东侧
坟茔遍布埋葬着那些染病惨死之人。
芦圩村中,陈落牵着毛驴走上前去,到了中年妇人身边,他行了一礼,笑着道:“大姐,请问此地为何处?我与妹妹要走亲戚,路经此地,今日天雨太过猛急,道路难行,不知可否在您这儿借宿一晚?”
陈落声音平缓,神色尊敬,“大姐,您如果方便,小子在这里多谢了,当然了,小子与妹妹不会白住,会支付铜钱,当做住宿费用,我与妹妹只需一个偏房住下便足够了.不知大姐您同意吗?”
他陈某人如今圆滑的很,按着以前肯定得叫‘大娘’,或者‘大婶’了。
到底经历了不少事,人情世故总归懂了许多。
中年妇人一直低着头,此时听到陈落说完,她抬头看向了兄妹二人。
她这一抬头,便将陈落二人惊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