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九州之治 - 大齐狭刀卫 - 浮大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齐狭刀卫 >

第二百五十九章九州之治

在一千年前的末法时代之前,九州大地一直都处在一种混乱与秩序的交替之中。无论是曾经的降神之战还是后来的八荒之战,再大的动荡都没能打破九州天下,这种存在于内核的规矩,而这种规矩最初被至圣先师预料出来后,被视为天地之间最大的规矩。

基于这种混乱与秩序的规矩之下,至圣先师创立了儒教,结合着人性制定了身为人应当遵从的其他规矩,并且也用等身著作来尝试着阐述他所了解的天地之间的大规矩。

儒教的存在,就是为了在天地之间的大规矩自我运作的同时,对大规矩进行一定的调整,让秩序的时间尽量延长,让混乱的代价尽量降低。

最初的道祖坚持无为而治,所以跟至圣先师有巨大的分歧,不过降神之战后,道祖才承认了至圣先师的规矩。

那就是三万面前的降神之战,当时天上众神对于九州天下的生灵压迫达到了极点,于是道祖、佛陀和至圣先师领衔的一场自由之战开启,也象征着那个大混乱的世代到来。

正是那一场大战,那一场大混乱,将原本一整块的天下大陆,打烂成为了现在的九州。

也许现在的灵韵州和大罗神州之间,从肉眼上看是完整的,但是从各自气运气数来看,就已经是独立的了。

这种结果,导致原本凝聚在一起的天下气运被分成九块,九州生灵的命运被分成了九种,之后掌管、维持天下正常运行的人,就要面对九种甚至更多错综复杂的混乱局面,而九州在一起同时迎来秩序时代的机会就少到低于原来的九分之一。

没有秩序就没有发展,九州天下的同时混乱,长久无法安定,原本就分散成了九块的气运再次溃散,那么基于九州存在的六域、七境乃至八荒,也终将灭亡。

道祖与佛陀都认为,只有预先察觉到了这些的至圣先师才能整治分成了九州的天下,所以才会退出九州,将更多的资源让位给儒教。

随后便是两万年漫长的补天,儒教教众都在用自己的学问修行,来以至圣先师建立的规矩,弥补天地之间那个混乱与秩序的大规矩。

一直到八荒之战,在儒教即将补天成功的时候,来自三十三重天外天的域外天魔,失去了天庭众神的防御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于是表面上是争夺九州肥沃土地,实则是抗衡域外天魔与清除九州叛徒的八荒之战开始了。

而八荒之战则是又一个混乱的开启,同时这也让勉强胜利的儒教至圣先师意识到了更大的问题。

等到了末法时代,也就是儒教联合九州其他山上势力暗中进行的清理神灵转世余孽的战争打响后,相当于再次赢来了一个混乱的开始。

从三万年前的降神之战,到一万年前的八荒之战,再到一千年前的末法时代,混乱开始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秩序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

根据最近的天象观测、气运预感、地质勘测与阴阳推演,至圣先师已经预测到了下一场混乱开始的时间。

左边的副教主说到这里便不再说话,下面的一百个小宗主,以及外面通过镜花水月观看的千千万万个山上修士,全部都屏气凝神,严肃且大义凛然的等待着台上三位宣布那个下一场大战到来的时间点。

然而等了良久,左边的副教主都没有再开口的意思,就在观看镜花水月的人有的开始不耐烦的时候,右边的副教主就像是刚刚才拾起了话头说道:

“我们儒教将下一场混乱的大战称为挽天倾,各自作为九州的新锐宗门,都是带着一股九州新气象来的,所以接下来就由老夫来安排一下未来各州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宣布九州天下进入备战状态,儒教也正式开始进入挽天倾世代的九州之治。”

听到右边的副教主宣布后,所有人,哪怕是远在千里观看镜花水月的李修先,都觉得自己能够见证这个历时时刻是非常荣幸的。

但是作为从另一个社会形态更加复杂、思考逻辑也更为复杂的世界穿越过来的人,李修先其实隐约感受到了,儒教这次针对于一百新锐宗门的文庙议事,目的当然是为了挽天倾,但还有两点不了忽略。

第一点就是拉拢、整合并重新分配归纳九州天下的新一批山上势力,他们有可能不是挽天倾的主力军,但绝对是挽天倾的新希望。

第二点就让李修先有些反感了,那就是在他原来世界,每个国家领导人都会想方设法搞的个人崇拜。

刚才两位儒教副教主的话,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拔高至圣先师在所有人心中的地位,毕竟末法时代一千年,很多旧有宗门都快忘了儒教文庙与至圣先师的规矩了,更何况这些新锐宗门?

李修先能够理解,为了应对之后的大事件,为了让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挽天倾成为可能,只有搞个人崇拜,让至圣先师称为九州天下的皇帝,才能将九州资源更高效的利用起来。

只不过也许是在原来世界被恶心的太多了吧,李修先能够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但他就是不喜欢。

于是在碧霞宗的牌坊楼外,六百恭恭敬敬洗耳恭听接下来九州之治的修士中,有一个青衫儒士和一个身形纤长的斗笠男站起身。

他们分开一个个被几句话就洗脑严重的修士,逆流离开了碧霞宗的牌坊楼,背身下山的身影,被碧霞宗的仙人境长律祖师盯了很久。

其实李修先转身就走,从这种行为上看起来很叛逆,但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

毕竟他的先生曾经可是儒教四圣中的仁圣,之前仁圣都一直在鼓励李修先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那么现在李修先不想听接下来的所谓九州之治以及其他的洗脑内容,那么他就可以走了。

即使有些不太尊重文庙,有些不太尊重碧霞宗,但是李修先为什么要尊重这两个连去都没有去过的地方?

尤其是碧霞宗,都到了门口了,都有人进去了,还不让他们这些所谓身份底一些的人进,这种自视甚高的行为,让李修先早就没有待下去的耐心了。

尤其是当左边的文庙副教主,没有将真正会发生挽天倾事件的开始时间说出来,李修先就知道这场为期三天的文庙议事,看起来是下了很多令人震撼的定义,感觉上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其实谈话内容没有任何营养,甚至对于已经知道一些内幕的李修先来说,这就是一场大秀直播而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