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妖族救人
李修先再度苏醒的时候,眼前亦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李修先非常明确,这里不是原来的北方雪原。
一来是因为这里虽然也是冰原,但是并没有飘雪,也没有积雪。
二来是因为他分明的感受出来,这里的气温比北方雪原还要冷冽。
第三则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修先感觉他四周竟然充斥着妖气。
就像是空气一般,这里的妖气充满了整个环境。
如果说在九州大地上行走,感受到妖气属于稀有,那么在这里,李修先这个人身上的气息反而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意识到自己有可能直接被那股凭空而来的陆地龙卷直接送到了八荒中的极北冰原,李修先立刻往自己脑门上贴上了一张偃旗息鼓符。
勉强起身,他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边调动体内的真气促使自己右侧腰上尽快治愈。
外伤容易治愈,但是内伤还是太严重了,现在李修先的战斗力削弱的太多了,他只能小心行事,尽快判断出自己的处境之后,先保证自己的生存再考虑其他。
正当他翻捡几个跟随他一同从龙卷掉落到这里的妖兽尸体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呵斥。
翻过一座小山头,李修先看到一个白甲人类士兵正在用悍刀指着围绕他的三个狼形妖族幼崽。
很显然那三只肩高还没有超过一米的妖族幼崽,被这个全身充满戾气的士卒给吓到了,但是士卒下身被死去的妖族尸体压住无法动弹。
这个皑山雪骑军士卒李修先有一些印象,属于景行军中的一员。
当初挑选第一组悍刀营的时候,他因为腿上旧疾复发,没能进入第一批悍刀营。
在第二批悍刀营也就是三万死士挑选之前,还特地在营地中巡逻遇到李修先说过这事。
这个小伙子好像就李玉斧,双臂天生神力,不过双腿在年幼时被熊瞎子打断过筋。
刚才那一场大战,他的右臂被妖族撕扯掉了,现在只剩下左臂还有一道伤口,加上双腿有旧疾,根本无法从妖族尸体下脱身。
三只妖族幼崽现在被李玉斧一身杀气和手中悍刀威慑不敢向前,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李玉斧的精气神耗尽之后,就会死在幼崽嘴下。
本来应该二话不说直接救人的,但是李修先却没有动作。
因为现在救下李玉斧,之后李玉斧还是会死在这里。
他的伤太重了,根本不可能活过一个夜晚。
而且现在救下来他,李修先就要带着李玉斧一起。
而在之前的战斗中,李修先另外一张偃旗息鼓符也被撕碎,现在他只剩下一张符箓,李玉斧跟着他只会暴露他的位置。
正当李修先纠结的时候,那三只妖族幼崽一个娴熟的配合,躲过李玉斧手中的悍刀,竟然直接使出蛮力,两只幼崽一同将压在李玉斧身上的妖族尸体给向外侧推动了一下。
李玉斧和暗中的李修先都惊呆了,这妖族幼崽竟然不是要吃他的肉,而是要救他!
简直比见到仙人还让李修先惊讶,李玉斧没有再威胁他们之后,三只幼崽果然合力将压住他的尸体推开。
随后李玉斧就看到三只狼形妖族的幼崽,对着那只妖族的尸体像是默哀一阵后,转而跑到了他的身边。
幼崽们在李玉斧身上的伤口处乱舔一通,李玉斧忍着疼痛,过了一炷香时间之后,三只幼崽竟然自行跑走了。
很显然刚才幼崽是在为李玉斧疗伤,现在李玉斧竟然能够缓慢的在地上爬行了。
极北冰原可是八荒之一,这里都是曾经跟人族大战后被放逐的妖族,所以这里的环境自然极其的恶劣。
三只幼崽逃走之后,李玉斧也看中了李修先隐藏的那个小山丘,缓慢的爬到山坡上的时候,回头看到了三只幼崽的母亲。
肩高超过一米五的大型狼形妖族眼神中充满了奇异的色彩,看着在山丘上倒退着向后爬行的李玉斧,没有像战场上其他的妖族一般扑咬过来。
那只母狼妖族带着三只幼崽,到了刚才的妖族尸体附近,先是哀悼一会,然后开始吞噬那具尸体。
兴许是怕那尸体无法填饱这一家四口的肚子,再将矛头转向自己,李玉斧爬的更快了。
但是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李玉斧已经冻烂了的双手,又能逃到哪里?
终于躲到了山丘另一侧的李玉斧,距离李修先只有五六米。
不过李修先本来境界就比李玉斧高,再加上偃旗息鼓符,就算是他躺在李玉斧旁边,李玉斧也发现不了他。
“到底杀还是不杀?他们可救了我的命啊!”
李玉斧相对安全之后,自言自语道。
此时还沉浸在内疚之中的李修先,听到李玉斧这句话之后,竟然直接飞身越出,一刀带着火焰将那母狼斩杀,随后手起刀落将三只幼崽也杀了。
站在狼形妖族一家四口的尸体旁边,李修先愣愣出神。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仿佛是不这样做,自己就要对妖族产生恻隐之心,就会对自己一直以来妖族必须死的信条产生怀疑。
而在山丘上看到这一切发生的李玉斧更是无法形容此时的心情,那三只幼崽虽然也是妖族,但是他们刚刚可是救了自己的命!
如果说悍刀营的总大将李善良将军刚才就隐匿在这里的话,那岂不是说自家的将军都没有救自己,原本敌对阵营的妖族却救了自己?
“为……为什么?”
李玉斧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对着下面的李修先问道。
“妖族必须死!”
李修先说完,也不想再跟李玉斧解释,毕竟他自己也知道,很多东西说不出来,说出来似乎也没有多少说服力。
再次回到山丘上,李修先一边调动李玉斧体内的真气,引导着真气快速愈合李玉斧的伤势,一边对李玉斧说道:
“这里是妖族的地盘,必须隐匿自己的气息,不要被他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