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陆老爷子
谢灵韵其实并不太喜欢这个书生,就是那种玄之又玄的磁场问题。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师父说,毕竟在他看来,刚才的吃吃喝喝,师父跟这个叫做方世玉的儒生很投缘的样子。
然而当他们到了城主行宫见到了三皇子陈景行之后,李修先说的第一句话就让谢灵韵不再担心了。
“查一下罕丕书院之中有没有一个叫做方世玉的儒生,练气士筑基境,有一定诗才和谋才,他师父在你们皑山王朝做帝师,如果查到没问题的话,此人磨砺两年后可用。”
李修先说完之后,谢灵韵心想,果然还是我师父厉害,根本不用我担心,做事面面俱到。
陈景行听到方世玉这个名字先是一愣,随后惊讶的问道:
“此人确实是个大才,我也早就让荀茧关注他了,李兄是怎么认识的?”
李修先大致说了一下刚才酒楼吃喝的情况,陈景行皱眉说道: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此人现在应该是在西南平原上游学呢,而且他的境界根本没有达到骨气境,半年之前他还是引气境。”
李修先点了点头,陈景行也点了点头达成了共识,这个自己找上门来的方世玉是个冒牌的。
“要不要派人帮你一把?”
陈景行对李修先问道。
“你手头还有高手吗?有的话还是护着你自己比较好,这人来的目的应该不是我。”
李修先打了个哈欠继续说道:
“况且不管他是不是假的,能说出那些话也多少有些真才实学,所以一切咱们静观其变,明天一早我再去会会他。”
次日清晨,谢灵韵还没醒,神威似乎也有些病恹恹,李修先就一人来到了小馆子门外。
果然如李修先所想,这个冒牌方世玉恰到好处的也刚刚要出门的样子,面容似乎还有些宿醉的憔悴。
“哎呦,李兄这么巧?昨天方某真是喝多了,有些口出狂言不自知了,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一番寒暄客套后李修先问道:
“方兄这么急匆匆的是要去哪?今天要是没有什么急事,我倒是可以带你去见我身后那位大人物,如果这次推荐他能够重用你,以后这荣华富贵、庙堂大权……”
李修先故意放下了鱼饵,结果这方世玉反而摆摆手说道:
“李兄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今天有可能要让那位大人物失望了。方某来这里最主要的是要接待一位我师父的故友。”
不上钩?
现在又将师父搬出来了,难不成是真的?
没有人能够半年之内连破三境,但是……一般人也不会是帝师的徒弟啊!
李修先有些纠结,索性问道:
“帝师的故友肯定也是有大学问的,要不然……方兄你看带我去合适吗?”
不管怎样,去看看就能够更确切的判断出真假了,李修先是这样想的,方世玉有些犹豫,似乎在权衡利弊。
“去的话也可以,不过到时候最好别说话,我师父这位故友,比我师父还要古板严厉很多,但是对于纵横捭阖之道颇有造诣。李兄到时候一定要……”
“放心,我绝对比昨天说的还少!只要能让我见到这种大贤硕儒,我李某甘愿为之脱靴!”
曾经有位大儒被大周王朝帝王点评,独占天下八斗风流。
当时那位大儒在皇宫与大周天子对弈,就有力士为他脱靴,有贵妃为他倒酒,成为千古佳话。
李修先说要为这位大儒脱靴,自然是将这位帝师故友比作曾经独占天下八斗风流的大儒,方世玉不管是真是假,都要为这句话而开心。
“陆老先生估计已经到西城外的茶棚,李兄要加快脚力了。”
这是方世玉第一次透露出这位大儒的姓氏,不过李修先对皑山王朝的这些儒家名人也不了解,只是去看看这个所谓大儒到底怎样。
两人匆匆走到西城门外,正好看到一个青山老者头上扎着发髻,用一根与方世玉头上差不多形式的玉簪插在发髻上。
头上插玉、腰间佩玉,性情自然温润如玉,这位老者看起来就颇有文士风流,没有几十年的墨水熏陶,还真表现不出如此不俗的气质。
那方世玉还真有出郭相扶将的感觉,到了老儒生的面前五步的时候几乎就要下跪了。
李修先还好,只是跟在方世玉身后,对这位老儒生神神作了一揖,老儒生则象征性的还礼。
毕竟是儒教门生,无论地位多么悬殊,礼数是不能丢的。
方世玉一边对这个老儒生极尽恭维,一边带着他回到了昨天他们喝酒的小馆子里。
期间两人聊了很多君国大事,不过让李修先更加在意的是,这高高在上的陆老爷子,也会聊一些贴近民生的话题。
因为一开始方世玉对李修先的介绍就是一带而过,所以李修先在这个局面上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这样不仅仅让李修先相对自在,也让他感觉自己似乎也挺安全的。
无论两个精于算计的谋士或者说儒家门生在谋算什么,似乎都与他无关。
陆老爷子喝的是水,李修先和方世玉喝的还是酒,只不过这次有长辈在,方世玉收敛了许多。
期间多次磕碰酒碗都是收着点动作,李修先在陆老爷子聊到尽兴的时候,还有幸跟陆老爷子磕碰了一下碗沿。
一个时辰之后,陆老爷子说是要去南方与南方诸多小国的国公,商谈一个大姓氏从北向南迁移的事情。
这种牵扯到百姓迁徙的事情,往往都是大事。
动辄成千上万的百姓过境或流入,对沿途国家、州郡经济的影响,还有民心稳定的影响都很大。
尤其是最终的定居国家,虽然多了这么多百姓就相当于增加了自己的国力,但是短时间内如何安抚好外来姓氏,如何做到尽快融入,这些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