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空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篇文《慕尼黑的暖冬》很短。原因呢,我也大概说过。
当时只是在脑袋里想了个故事,大纲大概写了一点,然后就开始动笔了。
上个故事呢,主要想传达的是妹子们在选择男朋友的时候的观点。
其实门当户对这句古话留到今天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放到现在,我想更多的是因为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形成不同的性格和三观,这一点在找另一半时很重要。
苏碧菡和叶磊的分歧也就在这里。
叶磊自傲又自卑,需要的是一个依赖他信任他崇拜他的姑娘。
碧菡呢,想跟喜欢的人一起奋斗一起成长。
反观苏明远,虽说我文章里设定他家比碧菡家有钱很多,但是他们俩爸妈的教育方法其实大同小异。明远因为台湾女生太嗲,反而喜欢自立自信自强的碧菡,愿意跟她一起愉快生活,共同成长。
这是我想传达的东西,感觉写到了,就收笔了。
当然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会有摩擦,但这些不在我写上篇文的初衷里面,所以就没写那么多,也不愿意为了文章写长故意制造冲突而拖戏。
也是因为我当时的设定挺少挺渣。汗一个先。
话痨了啊,对不起,言归正传。
这篇呢,设定明显好一些,最起码我写了人物卡,划了时间轴,尽量让故事严谨不要有太多BUG。说实话,设定的时候感觉自己像工作时做项目。哈哈。
这篇我想传达的东西很多聪明的姑娘都很早就猜到了,也很开心姑娘们猜出来,说明我想表达的至少有表达出来那么一点。
我是想写中德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想告诉姑娘们,远嫁很辛苦,跨国这么远嫁更辛苦,要有强大的爱情,更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心灵。
想说明,婚姻不像恋爱,光有爱情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有沟通,理解,包容和信任。
当然因为这里是跨国婚姻,这些需要的东西就更多了。
我想以叶恬的视角,说明一个人在婚姻过程中的成长。
不要误会,我没有在文章里宣传外嫁哦!
其实好多矛盾和风险我都给叶恬剔除了。
哎,舍不得虐她的亲妈啊!
比如我刚开始的时候,有设想她流产了。写了个开头,下不去笔。
又比如,有设想艾米丽真的没那么洒脱,勾引丹尼尔,也没下去笔。
还有谢沂蒙,弄个醉酒,友尽,撕逼。
哦,还有杨正霖其实也目的不纯。
。。。。。。
种种狗血我都有想到,但是写不下去!
仔细想下,假如以上的事情发生了,很有可能,叶恬就离婚回国了。
真相永远更残忍。
因为,我们这里传达的是正能量哇!
所以,叶恬在德国的成长,其实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温暖相对安全的环境。
起码公婆还不错,不歧视中国人,包容接纳她以及中国人的思想和习惯,起码丹尼尔很给力,全身心支持她。
文里着重讲的,是叶恬自己内心的成长,在婚姻里的认识,中德文化的碰撞。
笔力有限,还有好多碰撞和困难其实没写出来。
比如,学语言没那么简单。叶恬在德国初期,完全听不懂任何人的话,其实很容易让人发疯,她挺有可能得抑郁症。
这个语言的误会,其实肯定也少不了。因为语言产生误会而吵架,肯定也会有,我这里都淡化了。学语言的路,叶恬还很远。
尽力写得真实,但其实也没有那么真实,我这个心软的亲妈还是给了叶恬很多的关爱。
设定里呢,叶恬就是一个善良单纯心软的萌妹子,被爸妈从小宠到大的。在婚姻中呢,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沟通,学会了想法设法去承担责任。
当然,他们以后的生活肯定还会有摩擦,但是我已经写完了自己预想中叶恬要成长到的那个度,学到的处事方式,处理情绪的方式,也适应了德国这个生活环境。
所以,就收笔了。
希望我有写到这个点。
如果姑娘们喜欢,有点感悟,那我就满足啦!
文章里还有挺多不足的。
每写完一篇文,仔细查看回想的时候,我自己也学到挺多。
比如这个文,我感觉丹尼尔的性格表现得不是很立体。有很多地方我写得不是很到位。
设定还不够完善,故事的起承转合想得也不够仔细。
视角和场景的转换也是我的弱点。
还有文笔,好多时候脑袋里有场景,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去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