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勇闯地府2
第五十一章勇闯地府2在太师爷和成昆大师两人的合作下,我看着自己的魂魄慢慢的飘离了身子,向着地府漂流而去,按照太师爷对我的吩咐,我知道我的第一关是鬼门关,果真没多大会我的魂魄还真就慢慢的飘到了我们村子的西南方向,人都说人死去西南,还真的有道理。原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村子的鬼门关啊!
要是搁在平时,如果不是黑白无常来勾走魂魄,鬼门关都只是会在中元节的时候打开的,我朝中元节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到了晚上,各家还要在自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活动,所谓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说法,水灯是用来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今天因为是特殊情况,太师爷和成昆大师两人合力才将鬼门关打开了一个缝隙,等我来到这个鬼门关的时候正好看见已经浑身是汗的两位老爷子还在费力的撑着鬼门关的大门,见状我赶紧的飘了过去,两位看着我的魂魄已经进去了便同时收力,鬼门关的大门轰的一下又重新关上了。
和太师爷说的一样,这里面的阴冷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好在现在进来的只是我的魂魄,要不然我还真受不了。太师爷说,阴间鬼门关有守关鬼卒,手执剑戟检验“路引”,无论哪个亡魂来到这里,必遭检查,看是否有通行证。这个通行证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后之魂到阴曹地府报到的凭证。在这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纸上印有“为丰都天子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上面还盖有“阎王爷”、“城隍爷”、“丰都县太爷”三枚印章。凡是人死后,即烧掉它,亡魂就拿着它到鬼门关,经查验无讹后,方能入关。亡魂若进不了鬼门关,就不能投胎转世,只能变成孤魂野鬼浪荡四方。按照太师爷交代的事情,我小心谨慎的走过了鬼门关,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轮回道开始了下一世的轮回。
在我朝,传说人死后,会有阴间的捕快黑白无常来捉拿人的魂魄,把他们带到阴曹地府去接受阴间大法官阎罗王的审判,以决定他们是升天做神仙;或再次投胎做人;还是打入十八层地狱去受苦。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黄泉路一是对这些关和路程的总称;另一种是专指这一路程中的一段叫黄泉路的路。
在黄泉路上有火红的彼岸花。彼岸花是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关于彼岸花,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心心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相见。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见面后,彼发现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样发现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一见如故,心生爱念,便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结果是注定的,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的扼杀了。天庭降下惩罚,给他们两个下了一个狠毒无比的诅咒,既然他们不顾天条要私会,便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只是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
三途河也叫做“三涂川”。传说中,“三涂河”是生界与死界的分界线。因为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涂”。
就像生与死只有轮回可以跨越一样,渡过“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费的,没有路费的灵魂将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会被船夫丢进“三途河”。那些无法渡河的灵魂在轮回欲望的驱使之下,会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没有浮力,而且还具有能够腐蚀灵魂的剧毒。那些下水的灵魂将永远没有上岸的机会了,只能变成“三途河”里的水鬼。永远无法转生的痛苦和彻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对其它还有轮回希望的灵魂产生了妒忌。只要有灵魂落水,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其拉入河底也变成和他们一样的水鬼。
忘川河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
再说这丰都鬼府,通过山门即为大雄殿,殿前有一座石拱桥称作奈何桥,桥下一个石池即为血河池。此奈何桥东首为地藏殿,西首为血河将军殿,相传奈河是鬼魂要过的第一道关。只是这一道关竟然让那么多人都觉得是那么的难过,甚至这一道关就让所有的人你都知道你已经死了,而且如果没有地府的允许,你再也回不去了。只是,这个关卡竟然是一个温和的女人把守,生生世世的把守,直到现在。
而“孟婆汤”在澜子家一本古书上记载着: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们。
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经过这个地方,我还真就到了太师爷所说的那个宫殿,也就是地狱十层里面的第一层秦广王殿。殿前两棵鲜红的大柱子上面悬挂着在人间很是有名的两副对联,还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人间的好些传说都是真的啊!上联是立德立功双脚平平蹬宝地,下联是存仁存善一心坦坦对青天,横批人鬼初分。看见这幅对联我就知道原来我这是到了秦广王的宫殿了。也就是一殿秦广王。专司人间寿夭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礁石外。正西黄泉黑路。凡善人寿终之日。是有接引往生。凡勾到功过两平之男妇。送交第十殿发放仍投人世。或男转为女。或女转为男,依业缘分别受报。凡恶少者。使入殿右高台。名为孽镜台。台高一丈,镜大十围。向东悬挂。上横七字。曰孽镜台前无好人,押赴多恶之魂。自见在世之心之险。死赴地狱之险。那时方知万两黄金带不来。一生惟有孽随身。入台照过之後,批解第二殿。用刑发狱受苦。
如有世人,不思天地生人父母养身,非同容易,四恩未报,不奉勾帖。擅自轻生,自刎自缢,服毒投水等类。寻死者,除忠孝节义殉难为神之外,若因细小之忿恨,或因犯事发觉,其罪不到於死,或欲延害他人,而弄假成真,轻生气绝。门灶诸神,即解本殿收入饥渴各厂,每逢戌亥,悉如临死痛苦,照样现形。或七十日,或一二年之後。押魂归附寻死之处,毋许受享羹饭纸帛。如知悔藏。不现形影惊人,妄寻替代,俟其遭累人等。各无牵涉之日。门灶诸神。仍将鬼犯解到本殿。转发第二殿,查校功过,从重加刑。另再递交各殿发狱受苦,如有起此等心意,或将此等言语吓诈。虽未至死,即在世往日曾行善事。其诸狱亦概不准减免。凡轻生已死之後。若不形。致惊毙人者,即差青面獠牙鬼役。勾到各狱受苦,满日发入阿鼻大地狱,永远锁吊,不许超生,凡僧道得钱代人拜诵经忏,遗失字句页卷者,至本殿发进补经所,各入黑暗斗室,内藏经忏,其遗失字句之处,概皆签明补诵,设有灯盏,贮油数十斤。只用细线一根燃火,或时时亮,或时黑暗。不能一气即速补足。或系清修僧道贪求供养者,亦皆不免,如若在家男妇。自心自口。拜念一切经咒佛号。即有舛错遗失。重在诚心,而不重在字句。尼姑亦然。佛旨免补。每月初一载录善籍。
世人若於每二月初一日。向西至诚礼拜。将平素念佛及诵经咒暨持戒功德。发愿往生极乐。并立誓精进修特。宏法利生。寿终即蒙佛接引,往生极乐。
好在,这个宫殿就是茅山教祖师爷李英任职的地方,和前辈打了一个照面,就被他拉着来到了宫殿的外面。
“我说你小子怎么那么大胆子啊?好在,现在秦广王正在休息,要是看见了你知道你是来地府找麻烦的,还不撕了你啊?这个宫殿有个偏门,你跟在我的身后,闭上眼睛,不管碰到谁也别说话,只需要在我碰你的时候拼命的点头就可以,听见了吗?”看样子前辈在地府的官职也不高啊,只能听从前辈的了,我赶紧的重重的点了点头,跟在前辈的身后,来到了秦广王宫殿的一个偏门。路上倒也太平,只是遇见了几个鬼差,都是和老前辈请礼的,也没有什么事,倒也很顺利的过去了。
将我送出秦广王宫殿,老前辈站住脚步说道:“小子,你要找的牛头马面在地狱的第三层,牛头马面现在肯定在自己的小宫殿里面,到时候你只需要问问宋帝王宫殿的守卫就行,在你身上我已经放了一个官职的牌牌,到时候大胆的问问他们就行。他们会告诉你,牛头马面的宫殿在哪里,我就不去送你了。好自为之。”说完,老前辈就赶紧的回去了,边走还边不放心的回头看着我,似乎这趟地府之旅在老前辈的眼里并不是那么太平。
有了拉前辈放在我身上的牌牌,我很顺利的就到达了地府的第三层,也就是宋帝王宫殿的前面。宋帝王阳世为人.不思君德最大.膺位享禄者.不坚臣节.士庶不报水土之恩.妻妾负夫主.应爱继与人为子嗣.曾受恩惠.及得过财产.负良归宗归支者.奴仆负家主.书役兵隶负本官管长.伙伴负财东业主.或犯罪越狱.及军流逃遁.因管押求人具保.负累官差亲属等事者.久途而不忏悔.虽作善.发入各重受苦不免.如犯讲究风水.阻止殡葬.造坟掘见棺椁.不即罢垦换穴.有损骨殖.偷漏条粮.遗失宗亲坟冢.诱人犯.法.教唆兴讼.写作匿名揭帖退婚字据.捏造契议书札.收回钱债券据.不注不掣套描花押图记.添改怅目.遗害後人等事件者.查对事犯轻重.使大力鬼役推入大狱.另发应至何重小狱受苦.受满转解第四殿.加刑收狱.世人若於二月初八日.誓愿戒而不犯.即准转发.免进各狱受苦.这些都是太师爷之前告诉我的,只不过走到现在了我还真不知道太师爷告诉我这些事情为了什么。
拿出那个牌牌,我来到宫殿的门口,没想到我刚一靠近宫殿的时候,门口的四个守卫就都同时给我跪了下来。
“不知道谛听老爷前来,小人有失远迎了,我们家老爷不在家,不知道谛听老爷有何吩咐?”
这是怎么回事,这几个人怎么把我看成了谛听了?难道,老前辈给我挂上了谛听的牌牌,也不对啊,这些人在地府那么长时间了,怎么还能看错?罢了,反正看着这个人的身份那么受人尊重,暂时用用也可以,好在我以前对谛听和地藏王菩萨也有过了解,稳了稳声音说道:“地藏王菩萨意欲超渡所有阴间的鬼魂,令世人不再行恶,不再堕入阴间地狱受苦。于是恩准所有的鬼魂,在世虽曾犯过错,如果真诚忏悔、改过,则所做罪业,可以从宽抵罪,免于受诸苦刑。而且,佛教徒给其安上了一个很好的广告词,那就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但是细细想来,确实很矛盾的一句话,地狱之中的幽冥就算都没了,可还有一个地藏菩萨啊,所以地狱永远空不了,他也永远成不了佛,这是后期令佛教徒很烦扰的一件事。同时,在其体系中,地藏更像民间组织,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却管理不了。
今日,菩萨派我来请走牛头马面,想就地府具体的事情问个清楚,看看人世间还有没有冤屈?快快去找来吧!”
说完,几个人答应了一声边快速的跑去殿内,看样子这个伪装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