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皓月银圆和北斗七星
老者的眼神很奇怪,不像是不悦,也不像是邀请。
如果是那种凶凶的眼神,这是正常的。
如果是想允许爱无忧过去看,那他就应该有点笑容,或者点下头,又或者说句话。
然而,这些都没有,爱无忧就觉得很奇怪。
但无论是什么意思,此时还在这里站着,只会徒增尴尬,爱无忧干咳两声道:“前辈,我去做早饭?”
老者反应很一般,都没抬眼看爱无忧,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老者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和昨天仿佛判若两人,使得爱无忧有些担心。
为防有什么不测,爱无忧遂拿起昨晚放在席边的剑,悬系在腰间,这才去洞外拿煮饭的锅。
爱无忧拿锅回来装米,发现老者还是那样低头看着那张黄纸。
他很想问老者这次煮多少米,以此来试探一下老者的反应,但反复斟酌,又放弃了。
爱无忧端着米转身离开。
就在他出了洞中,老者突然抬头,斜眼瞟了一下爱无忧的背影,嘴角扬起意味深长的无声冷笑。饭很快就煮好。
心不在焉的爱无忧,闻到从锅盖缝里冒出来的米饭香气,也没有任何反应。
把多余的柴火拔出,留着火炭慢慢烘烤着锅里的饭,使锅里的饭不至于煮糊,而又能让饭完全的煮熟。
饭熟了,接下来就是炒菜,但要炒什么菜,还得问问老者。
这是一个借口,但通常也很管用。
回到洞里,发现老者已不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而那把剑和黄纸还放在石桌上。
此时,当然不能走近,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吗。
爱无忧心中疑惑:“他一声不响的离开,会是去哪里呢?”
“前辈!前辈!你在吗?”
小心谨慎的爱无忧扯开嗓门大声的呼唤,目的当然要试探一下。
只有山洞里自己的回音,没有老者的应答。
爱无忧左右四顾一番,想了想,又高声问道:“前辈!早饭炒什么菜?不会又是那个破豆子吧?”
而他的心里却暗道:“你要是在洞里,问这个总该回答了吧。”
声音在洞中环绕,还是没有老者的应答。
爱无忧暗自嘀咕:“这样都不回答,难道糟老头真的出去啦?”
爱无忧还是有点不放心,走到之前进来的那个洞口,瞄了一眼,又喊道:“前辈!饭煮好了!菜放在哪里啊?”
没有看见老者的人影,也没有听见老者的回答。
秉承一惯的作风,爱无忧又来一计,遂着急的大喊:“糟老头!洞里着火啦!快烧到你床铺啦!”
没有任何反应,爱无忧总算放心。
往回走,信步来到石桌前,只看了一眼桌上,爱无忧就把目光收回。
这也是试探,看看这样子能不能引出老者发出一些声响。
爱无忧很自然的围着石桌转个半圈,又很随意的拿起石桌那把剑,笑骂一声:“这死糟老头!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丢三落四的,连剑都不放好就走了!”
连骂带拿,这当然是作进一步试探。
爱无忧侧耳细听,确实没有老者的任何异动之声,眼睛刹时睁亮,好奇而又小心的朝那张黄纸看去。
字迹暗淡,但“九天银河第三式――皓月银圆”这首行字,爱无忧却看得一清二楚。
“嗡!”爱无忧惊得脑子刹时空白,手中的剑差点掉落。
激动、兴奋、伤心、释然……百感交集,把剑向桌上用力一按,爱无忧又恢复了平静。
后面行楷的字体很小: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皓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爱无忧在管家的督促下,十岁的时候,就早已把李白的诗背得滚瓜烂熟。
但是所有的诗,爱无忧明其释义的,却知之甚少,因为管家从来没要求他这么做。
管家不希望他成为诗人,爱无忧也没打算要成为诗人。
李白的诗,知道的人很多;李白是剑圣裴F的徒弟,知道的人就少之又少。
爱无忧当然也知道,知道的还不少,他还知道李白的剑法很不一般。
当然,这一切都是从管家的口中听来的,好管家绝不会骗爱无忧这样一个聪慧的少爷的。
诗句后面的字,爱无忧更加仔细的看:
不求其意,只取其字;不按其叙,只寻其迹;不看其行,琢字而就,贯通释然之。
寥寥二十来字,易读易背,但要究其深意,却似一纸万字,难悟其深奥。